原创 秦国用这两次反间计拿下了赵国?
创始人
2025-07-13 01:02:03
0

秦国和赵国其实本来是一家,他们的祖先都是商朝末年的大将蜚廉,这个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他的后代建立了秦国;一个叫季胜,他的后代建立了赵国。到了战国时期,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后,实力一跃成为列国之首,而赵国自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改革以后,实力也跃居成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国!为了争夺利益,两国之间多有战争,虽然历史上一直都是记载“秦强而赵弱”,但是实际上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国是奈何不了赵国的!秦国后来之所以在能够顺利吞并赵国,除了使用超强的武力外,计谋的运用可以说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两次反间计的实施成功让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了秦国。

下面我们来看看秦灭赵过程中秦国所使用的这两次反间计:

第一次反间计是长平之战时期,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攻占了韩国的野王,把上党和韩国本土的联系彻底切断,秦国本来是坐等韩国主动割让上党郡或是让上党郡主动投降。结果上党郡守冯亭却将上党地区十七座城池拱手献给了赵国,由此而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秦赵对峙了三年,老将廉颇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固守不出,秦国方面也是无何奈何,前进又前进不了,后退就觉得很没面子。此时秦王就想到了一招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人最害怕的事情是用赵奢的儿子赵括取代廉颇,如果赵括一上来秦国就恐怕要失败了。结果赵王果然上当,一来廉颇坚守了三年,三年不打,赵国国力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二来赵括的确年轻有为,谈论兵法时几乎无人能及,他的父亲赵奢当年就是主张“狭路相逢勇者胜”才在阏与之战中一举打败秦军的。

赵括上任后,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却不小心中了秦将白起的埋伏,四十万大军被秦国军队包围,虽然赵括多次率军强攻,但是始终没有办法入围,连赵括也在冲锋中阵亡。赵军被围四十多天后,不得不选择投降结果全部遭到了白起的坑杀。

第二次反间计是在赵幽缪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29年,秦国派两路大军进攻赵国,连战连捷,兵锋直指赵国都城邯郸。这时候赵国派出李牧率军迎敌,在李牧的出色指挥下,秦军严重受挫,两军又进入了对峙阶段。

和上次一样,秦王拿出一万两黄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离间赵王和李牧的关系。郭开接受好处以后,果然和秦国一起伪造证据,陷害李牧,糊涂的赵王不分青红皂白就撤了李牧的职位,而郭开则趁李牧不备时杀害了李牧。就在李牧遇难不久以后,秦军长驱直入,很快就攻取了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灭亡。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秦国和赵国的这两次对峙中,反间计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大大加快了秦国吞并赵国的进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瓦... 在1792年9月20日爆发的几乎兵不血刃的瓦尔米战役中,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保证了法国大革命最后的成...
原创 消... 我们纵观历史的大潮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情都淹没了,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和人,只能通过...
明理丨红军总部通令全军向个人学... 【编者按】一件件革命文物见证着一段段历史,一位位英雄身后流淌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睹物思人,学史明理...
原创 我... 朱德,我们都喜欢尊称他为朱老总,因为 他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而且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一直都 ...
老子党和儿子党! 众所周知,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人建立政权以来,莫斯科始终坚持对外输...
最任性的“土皇帝”!吴三桂在云... 吴三桂这个名字始终与权谋、背叛、野心紧密相连。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云南的统治时期,更是达...
原创 2... 《鲁语》:“憔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中国曾经把黑人称作憔侥氏,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黑人的记载,春秋战...
刘备的四大谋士:徐庶、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成功离不开身边众多谋士的辅佐。其中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这四...
原创 戚... 其实,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人,都是明朝中后期的边关大将,一个镇守蓟镇,一个镇守辽东,同样是战功赫赫,也同...
原创 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用这句话来形容杨广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干了很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