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视察工厂,全场工人都未开口,仅有一位女工大喊:毛主席好
创始人
2025-07-13 00:32:06
0

1958年2月23日,春节刚刚过去不久,沈阳机床电器厂已经按时开工了

,当时作为配电厂的女工苏玉春,来到车间才刚刚打扫好卫生,就被主任叫去开会了。

听车间主任的意思

晚一点会有一位重要的首长前来视察工作

因此要求大家一定好好表现,不过毕竟沈阳机床电器厂本身就是先进企业,时不时的就会有上级领导前来视察,工人们对此也没什么大的反应。

或许是为了加强一下纪律,紧接着主任宣布,

“所有人保持原地工作,不能胡乱走动,不能主动和首长搭话,等诸如此类的....”

就这样,持续了20分钟的会议最终还是得以结束,只是在回到车间后,苏玉春多少有些好奇,

究竟是什么样的首长要来呢?这一次纪律竟然这么严肃,还蛮神秘?

作为装配工,在车间里苏玉春一直负责的工作就是给铆工准备配料,本身她怀着身孕,厂里的领导有意批她产假,但是为了养家,为了稍微锻炼一下自己,她还是选择了一直坚持上班。

平日里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是今天厂里有“首长”要来,铆工间太吵了,为了不出什么岔子,主任就安排苏玉春到条件稍微好点的大车间工作。

本身这一举动,也没考量过太多东西,但是任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调动,竟然使得苏玉春有了一次极为特殊的体验。

回到各自的工位之后,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地干活,若是平时苏玉春自当也是全神贯注,只是今天因为实在太过好奇,时不时的她就会往门外看两眼,有点期待那个主任所说的首长到底会是哪位。

大概是上午8点多,突然一群前来参观的人就这样毫无预兆地来了

,苏玉春认真看了一眼,发现确实还挺多干部的,只是当她把目光聚焦在中心位时,当即就震惊了,

“毛主席,真是毛主席,主席竟然来了!”

她在心里有些惊喜的暗暗呐喊道。

因为之前在报纸、画报等很多地方都看过毛主席的画像,苏玉春十分确认自己看到的就是主席,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她就赶紧跟身旁的工友说道,

“你看,真的是毛主席啊,认真看,他真的来了。”

一直忙于工作的工友并未抬头,似乎是并不相信主席会亲自前来,也因此听了这话,只是对苏玉春漫不经心地讲道

,“说什么呢?怎么可能,赶紧干活吧,还有这么多事呢!”

“你看啊,你看,怎么可能会错,是真的!”

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工友抬起了头,然后仅仅是一眼,就和苏玉春一样兴奋了起来,毕竟大家一直都是在电视上,画报上看过毛主席画像,任谁都还没亲眼见过真人呢。

只是车间主任之前开会再三强调纪律,也因此两人即使心里十分激动,面上也没敢再说什么,手上更是不停地认真工作。

主席进入车间,虽然身旁有一行人簇拥,不过还是在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着、看着,大概就快要走到苏玉春这边时,他突然问道那边的一个工人,

“你们厂长是谁啊?”

本身这样的询问理应收到答复,但是因主任之前的交待,工人们甚至头都不敢抬,更别说什么答话了,一时间气氛不由得有些尴尬,不过主席倒也没再多说什么。

这怎么能行呢,怎么可以这样?苏玉春在心里默默地想,主席都问了怎么还能不答,真的是有点太没有礼貌了吧。

这边,毛主席还在走着,快到苏玉春旁边时,不知为何她突然一下就站了起来,而后声音响亮地说道,

“毛主席,您好!”

见此,主席尚未答话,一旁的车间主任就着急了,甚至有点恼怒地喊道,

“苏玉春,你干什么呢?赶紧给我坐下。”

听了这话主席似是有些不悦,他转头看了一眼,主任没敢再说什么,之后,面对苏玉春的问好,毛主席很高兴地和她握了手.....

或许是因为心情太过激动,握手的时候全程苏玉春笑得都很开心,能和毛主席握手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任谁都应十分欢喜。

一般身居高位者,总是气场很强大,毛主席当然也不例外,但对于当时的苏玉春而言,她感受到的更多反而是主席的亲近。

握完手后,毛主席就站在苏玉春的后面看她干活,看了一会儿,主席便问道,“你这主要是做什么活?”“给铆工配料呢”,苏玉春大大方方地说道。

“在这里做工热不热,感觉能行吗?”主席继续问道,苏玉春答

,“可以的主席,热的时候一般会打开窗户通风,您放心吧!”

这时,只听“咔嚓”一声,这历史性的一幕就被记者定格下来了,苏玉春有些震惊,她在心里激动地想,好像自己和主席合影了....

和身旁的人又说了几句话,毛主席就又继续往前走了,虽然苏玉春还在做着工,不过她有留意到,好像从始至终,主席只跟自己讲了话,并且其他同事多数都没有抬头。

这之后,毛主席一走,整个车间迅速出现了一阵骚动,很多人都问道苏玉春,

“你怎么那么大胆,竟然还敢主动跟主席搭话?”

苏玉春笑了笑,只是说

,“其实我当时主要是太激动了,一下子什么都给忘了...”

本身按照厂内的规定,无视纪律,有很大的可能要受到处罚,不过可能是因为苏玉春和主席的聊天比较愉快,也没有人多说什么。

那天一回到家,苏玉春就迫不及待地跟自己的丈夫分享,说是今天见到了毛主席,一开始她的夫君还不相信,不过后来听大家都说了,也就自然而然信了.....

因为和毛主席会面是一件很不容易且值得骄傲的事,那在回家之后,2月13日这一天就显得更是特殊,甚至于为了留个纪念,苏玉春还将那页日历纸撕了下来,留存多年。

苏玉春和毛主席握手、合影的事情被流传开来之后,时不时地就会有人前来苏玉春家拜访,不少工友更是直接表示,十分羡慕她,竟然有机会近距离和主席说话。

对苏玉春而言,能见到毛主席,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同理,对沈阳机床电器厂全场职工而言,这一次主席的视察,无疑也是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以及感动,缘于此,

该厂厂名直接变更为“沈阳二一三机床电器厂”。

1970年,为了响应国家搞“三线建设”的号召,很多工业企业都迁移到了内陆,当时沈阳二一三机床电器厂同样也不例外。

或许是因为对毛主席充满感激,那时苏玉春在得知这一事情后,就主动提出愿意前去西部,要知道,当时的她可是厂里的第一个人。

其实就苏玉春本身来讲,她是完全没有必要前去西部的,毕竟他的丈夫就在沈阳财税部门工作,各方面待遇什么的都挺好。

可是一心前去西部的苏玉春,

不仅说服了自己,而且还成功动员了丈夫

,让他陪自己一同前去甘肃天水市...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苏玉春很傻,放着好好的福不知道享,反而要去找罪受,可她本人并不这样想,她总觉得自己好歹是受过主席接见的人,国家有困难,怎能不前去支援?

和想象中的一样,天水的工作环境的确十分恶劣

,那时候厂里的选址就在一片荒地上,连同苏玉春在内的工人整整忙碌了一年多,才顺利将工厂分厂顺利建了起来。

因为彼时苏玉春已经有了5个孩子,家庭琐事也比较多,再加上昼夜两班倒的工作让她体力不支,差一点她就放弃了...

可每每此时此刻,她心里想的都是主席曾经和自己的交谈,怎么说也是受过主席关爱的人,怎能轻易退缩?就这样,凭借顽强的毅力,通过持续不停的努力,最终苏玉春不仅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还被厂里多次评为优秀职工。

基本上每年2月13日,厂里都会举行一场会议,以此来纪念当年毛主席前来厂里视察,这个时候,苏玉春总是受邀要做一场与主席谈话的报告,算下来已经有很多年了,可每次提起毛主席,苏玉春还是非常感动。

1976年,在周总理、朱老总相继离世之后,毛主席于9月9日也离开了人世,当时在得知这一消息时,苏玉春一度不敢相信,她怎么也想不到主席怎么就这样突然的走了...

听苏玉春的儿女讲,那几天,苏玉春每天都吃不下饭,尤其是提起毛主席,甚至不由自主地就会掉眼泪,要不是身旁一直有人陪着,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一直以来,苏玉春都知道当年自己和毛主席合了一张影,只是多年以来,她从未见到过,那在主席逝世之后,她更加迫切的想要找到这张照片,为自己留一个念想。

当年主席在厂里视察工作,并没有留影,只是和苏玉春说话时,拍了一张照片,也因此它的珍贵度就显得更加的高。

因为这张照片从未在公开的地方发表过,所以一开始并不好找,不过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努力,最终还是顺利被找到了。

当时沈阳二一三机床电器厂有人于1978年在中央档案馆找到了那张苏玉春与主席的合照,只见照片上苏玉春正坐着工位上工作,笑得还挺开心的,而主席在一旁站着,看起来也是非常和蔼可亲。

不管是对苏玉春,亦或是沈阳二一三厂,这张照片都具有非常与众不同的意义,后来经由各方申请,多方审批,最终这样照片被顺利带回了厂里。

成功打印出来之后,厂里的很多地方都挂上了这张照片,苏玉春自然也拿到了一张...

匆匆之间,20年就这样悄然而过,虽然毛主席已经走了,但是苏玉春有着这张照片,就好像主席一直都还在鼓舞着她。

要说起来,苏玉春是有着很高品性的人,即使说这些年因为和毛主席有一张合照,可能她本来可以享受到一些什么优待,但是她从未这样做过,也从未想过将其当作护身符。

家里一共有5个孩子,尤其是丈夫离世之后,经济也不是非常富裕,然纵使如此,她一个人再苦再累,也从未提过想要什么帮助。

闲暇的时候,苏玉春总是会给孩子们讲一下曾经和主席讲话的故事,虽然说现在的她已经年纪很大了,但是每每提及此事,能感觉到她还是发自内心的十分喜悦。

退休之后,苏玉春平日里多是带带孙子、孙女,然而就算是这样,她还是会保持着每天都将自己和主席合照的镜框擦一擦,不厌其烦,一遍接着一遍....

就像是苏玉春说的那样,

“如果早一点,或者晚一点,我都是没有机会和主席见面的,托主席的福,我这一生平安,过得也很不错,难道不应该心存感激吗?都是应该的!”

现在甘肃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也发展得愈来愈好了,看着厂里生产的新产品,苏玉春不由得有些感慨,时间可过得很快啊,不知不觉间,多少年已经过去了....

或许这就是毛主席的独特之处吧,他的精神永远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谨以此文章,向那个年代的老一辈工人致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瓦... 在1792年9月20日爆发的几乎兵不血刃的瓦尔米战役中,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保证了法国大革命最后的成...
原创 消... 我们纵观历史的大潮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情都淹没了,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和人,只能通过...
明理丨红军总部通令全军向个人学... 【编者按】一件件革命文物见证着一段段历史,一位位英雄身后流淌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睹物思人,学史明理...
原创 我... 朱德,我们都喜欢尊称他为朱老总,因为 他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而且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一直都 ...
老子党和儿子党! 众所周知,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人建立政权以来,莫斯科始终坚持对外输...
最任性的“土皇帝”!吴三桂在云... 吴三桂这个名字始终与权谋、背叛、野心紧密相连。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云南的统治时期,更是达...
原创 2... 《鲁语》:“憔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中国曾经把黑人称作憔侥氏,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黑人的记载,春秋战...
刘备的四大谋士:徐庶、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成功离不开身边众多谋士的辅佐。其中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这四...
原创 戚... 其实,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人,都是明朝中后期的边关大将,一个镇守蓟镇,一个镇守辽东,同样是战功赫赫,也同...
原创 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用这句话来形容杨广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干了很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