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识人术:从4个方面看格局大小,一看一个准
创始人
2025-07-12 16:34:09
0

曾国藩有云: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凡成大事者,先要识人和识事,并以才干辅助,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汉高祖刘邦,安邦治国不如萧何,出谋划策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但他却懂得识人,并网罗天下将才唯他所用,最后成就一番霸业。

所以曾国藩认为会识人很重要。

曾国藩在识人上,堪称伯乐,曾提拔过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一批晚清重臣。

李鸿章在淮军建立之初,曾在选将上拿不定主意,于是带了三个人去拜见恩师曾国藩,让其帮忙看看。曾国藩并没有直接接见三人,而且让李鸿章将三人带于屏风之后。

正当李鸿章要开口介绍时,曾国藩将其打断,直接说道:第一个人见我不敢仰视,说明其性格谨小慎微,给予一般的官职即可。

第二个人獐头鼠目,偶尔间会有左顾右盼,其必定是阴奉阳违之人,不可重用。

第三人目光凌然,身姿挺拔,有大将之才,可重用之。

?李鸿章按照恩师的指点,一一照做。

果不其然,第一个人成为了后勤的一把好手,办事精练,勤勤恳恳。第二个人后来因为中饱私囊,被革职查办。第三个人被李鸿章重用,这位可用之才就是淮军将领刘铭传。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曾国藩在识人上有着很多过人之处,他在识人方面,有四点看人之术,接下来给大家一一分解。

观人忠义见信用

常言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世上从不缺乏聪明的人,但事事守信之人却少之又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诚信,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需要诚信,事业上的成功更离不开诚信。

无信之人不可交,因为信用是判断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无信之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讲信用的人不轻易许诺别人,一旦许诺,他必然言行一致。

讲信用的人说实话、办实事,为人实在。

讲信用的人光明磊落,从不暗箭伤人。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秦末时期,楚地有一人,名曰季布。早年间曾拜入项羽帐下,后来被刘邦所俘,后在夏侯婴说情下,拜其为郎中。

季布在年轻时,喜欢结交各路英雄好汉,为人礼贤下士,仗义疏财。凡事有求于他,他必竭尽全力。因此,季布在江湖上声名远扬。

在楚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以证明其为人。

观人品行见官气

何为“官气”?见权贵之人低三下四,见穷困之人趾高气昂。

一个人的高贵与否,不在于其财富,更不在于其地位。而是在于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李鸿章曾说过:得失常事,不足虑,总以发奋读书为主。

人的一生总有起起伏伏,得失乃是常事,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任何人都值得我们以礼相待,这才是智者所为。

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叫做朱买臣的人,家里非常的穷,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读书,到了四十岁时,仍一事无成,无奈之下,他和妻子搬到了人烟稀少的深山里,搭个茅篷居住。

夫妻二人每天在山上砍柴,挑到山下卖掉,以此维持生计。在挑柴途中,朱买臣总喜欢读书,很多人都在背后笑话他,一个砍柴的装什么读书人。

妻子在一旁很难堪,于是也劝他不要挑柴看书了,耽误时间不说,还沦为了别人的笑柄。

朱买臣性格倔强,别人越这么说他,他读书的声音越大,引来了更多人的围观。

他的妻子受不了了,直接跟他离了婚,离家而去。自此,朱买臣更加勤奋读书,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入朝为官,在官场一路平步青云,官职位列九卿。

他又将前妻接回了府中,但此时的府上已有了正房,前妻追悔莫及。

观人学问见条理

说话要“言之有理”,这里的“理”有两层意思,一是道理,二是条理。

一个言谈有条理的人,说话主次分明,分得清主要和次要,逻辑清楚,简单易懂,让听者豁然开朗。

没有条理的人,说话总是抓不住要点,含糊其词,听众云山雾绕。

其实,说话有条理的人,其大脑中一定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有学问的人说话不一定有条理,但说话有条理的人一定有学问。

在三国时期,刘备给大家的印象是:军师说得对。其实,刘备是个非常会说话的人。

比如曹操煮酒论英雄,说天下英雄,我曹操算一个,还有一个是谁呢?

刘备深知曹操在说自己,却回答:袁绍?吕布?袁术?他有意在回避话题。

曹操回道:唯使君与操耳。刘备谦虚的回答:不是我,我哪能称得上英雄。虽然刘备嘴上这么说,但心里一直想成就一番霸业,野心不比曹操小,只是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已。

曹操是在测试他的野心,一旦暴露,曹操定不容他。说罢,刘备急忙在酒局中跑了。

还有一次,吕布被曹操所擒,曹操这个人非常爱才,欲将吕布招致麾下效力,但又怕吕布忠心度不高,反受其乱。

曹操左右不定,便问刘备: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置吕布?

刘备与吕布有私仇,因为刘备多年流离失所,好不容易在小沛落脚,后来看吕布可怜,收留吕布,没想到吕布恩将仇报,鸠占鹊巢,趁刘备外出,将小沛占为己有。

所以,刘备打心眼里恨透了吕布,又不能在明面上直接建议曹操斩了吕布,以免让曹操认为刘备是在公报私仇。

刘备只回答了一句:曹公,你忘了当年的董卓和丁原了吗?

确实,当年董卓和丁原都收留过吕布,但下场非常的凄惨,刘备是在暗指:曹操你想成为下一个董卓、丁原吗?

此言一出,直中曹操要害,吕布卒。

观人眼界见过往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个人的经历越多,见识的越多,他的眼界就越广。只有历经坎坷,见过大世面,人才会有一定的格局。

一个有眼界的人,对待生活的得与失,看的很坦然,对待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和追求。这样的人往往看的更高,走的更远。

秦末时期,有一个名叫吕公的人,家境富裕,因为躲避仇人,举家乔迁至沛县,并设宴款待当地的牛头马面。

在宴席中,沛县县令欲与沛公结为亲家,亲上加亲,但被吕公拒绝。此时,有一个名叫刘邦的人不请自来,呜呜渣渣就坐在了主桌上,这样的人在东北有一统称,叫“街溜子”。

因为刘邦当时很落魄 ,县令认为他就是来蹭饭的,所以对他不屑一顾。

吕公闯荡江湖多年,见此人相貌非凡,而且为人爽快,因而比较敬重他。后来吕公还将自己貌美如花的女儿吕雏许配给了他。吕夫人很不情愿,对吕公还发了脾气,这不是将姑娘往火炕里推吗?但吕公却不为所动,坚持将女儿嫁给了刘邦。

多年后证明,吕公没有看错人,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女儿吕雏也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吕后。

总结

曾国藩的四个识人之术,观其忠义、品行、学问、眼界,大家学会了吗?

识人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适应陌生环境。

识人可以帮助我们不被小人蒙蔽。

识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与身边的人合作相处。

一般人的人生是用来经营事,有远大理想的人是在经营人。人生在世,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

在有清一代,朝中重臣都是满洲贵族出身,曾国藩却打破常理,提拔了李鸿章、左宗棠等一大批肱骨汉臣,足见其眼光之独特。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非... 引言:时代在更迭,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不过我们应该铭记的是,我...
原创 大... 《资治通鉴》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自古功臣,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原创 诸... 十年传成癖,搰搰闭门读。高志尊所传,而肯曲从俗。抱此奇特操,平步可金玉。况复同窗友,槐庭秉钧轴。事有...
原创 为...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其实就是要以最少的配置,最高的效率,完成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原创 被...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英雄。在英雄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人。就拿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说吧,他在刘备...
原创 做... 中华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一,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文化方...
原创 石...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19世纪中叶爆发的最大反清运动,是农民阶级追求救国道路的伟大尝试。尽管最终以失败告...
原创 面... 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封了6公28侯,总计34位开国功臣。 但是在随后的23年时间里,共有2...
原创 刘... 刘邦在西入秦关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秦兵作战互有胜负。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时候秦军的实力还很强大,...
原创 马... 导语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