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将北洋水师交给左宗棠来管理,是否能避免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呢?
创始人
2025-07-12 15:02:48
0

甲午中日战争已经过去了一百三十多年之久,但每一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恐怕都不会对这段历史感到陌生,反而是在国家强大的时候越发的希望我们可以一雪前耻,振兴这个民族和国家,所以历史之中产生的经验和教训其实是相当重要的,这场战争抛开国家体制不谈,到底是不是在用人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失策呢?

土洋结合战备收复新疆

左宗棠筹划收复新疆之战的时候距离甲午战争的爆发其实还有二十年左右都是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之中的清朝是一副中兴的局面,这个时候的洋务运动还才刚刚起步,就遭受到了一些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扼杀,他们自己急于内战争夺世界的权力,所以就开始培育代理人在中国各地制造不稳定因素和分裂局部战争。

面对这场来自于阿古柏战争威胁,清政府可以说是有心无力,朝堂之中对于是防御海洋还是防御内陆都是争论不休,最后是左宗棠做下了保证说自己来筹备大部分军费,同时防备海洋和内陆地区。

这才有了之后的战争收复,这一次战争最大的难题就是解决钱财的问题,历史之中的左宗棠找到了好友胡雪岩,通过他个人的积蓄和找外国人借钱,筹备了3000多万两银子备战。

左宗棠采办军队武器同时吸收了中国和西方之长,因为他知道这一次的战争风险很大,朝廷经过慈禧同意之后也只不过是给了几百万联银子,这是根本不够的,所以在军事武器上面必定就是捉襟见肘的,为了省钱,但又不能完全省钱,所以左宗棠采办军事武器的时候,是“土洋结合”为主的。

这种结合的体现是相当鲜明的,一方面军队主要都是来自于湖南地区,因为左宗棠自己就是湖南人,当时中国境内湖南湘军是最能打的。

整体人数7万人之多只有2万多人装备了同时代的后膛枪,这是收复新疆轻型火力的主要装置,重火力上面以便于运输的“劈山炮”为主,剩下的湘军大部分都是使用本土生产的老式火枪和刀剑等武器,当然也有大量的中国土枪土炮。

收复新疆之战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军事人才,来自于湖南的湘军军事素养再一次的得到了肯定,果然当年可以镇压太平天国的湖南人就是彪悍,左宗棠先生的风骨和勇气也是让后人佩服不已,但他的眼光和格局更是让人无比敬佩。

因为出发之前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所以他在中国西北的西安和兰州等地设置了工业军事制造局,从沿海招募人才培养当地人为制造军事火药武器作长期准备,这种军事工业为战争服务的理念影响了中国未来近半个世纪。

李鸿章和左宗棠遗产之间的对比

李鸿章和左宗棠是清朝后期的两个名人,被誉为是同治光绪以来的中兴四大名臣,剩下的两个分别是曾国藩和湖北的张之洞,左宗棠的年纪比李鸿章稍微大一些,早年间的时候曾经见到过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当时就被誉为是天下英杰。

在收复新疆的时候,李鸿章和左宗棠发生了巨大的争执,因为李鸿章主张以沿海为主,左宗棠则是主张海洋和内陆并重。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无奈的争斗,因为这个时候的清朝政府钱财收入一年下来就只有那么多,大部分的钱财都被中间的官员贪污掉了。

李鸿章心中也是知道这是中国的老传统了,没有这个东西在哪里办事情都不方便,所以只能是舍弃当时的新疆,但幸好是有左宗棠出手了,两个人的结局也是差别很大,李鸿章死后留下了千古骂名,而左宗棠则是被看成是民族英雄。

左宗棠老先生在甲午战争爆发的前几年就已经去世了,不然他在的话,整个战争的局面或许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当时左宗棠死后的历史记载,他的几个儿子在清理父亲留下来的遗产的时候,发现仅仅只有2万两银子,这笔钱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因为今天不怎么使用黄金白银作为货币,所以现代中国人不知道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数目。

其实要知道这2万两银子的购买力到底是多少,换算到今天就可以知道了,换算成为今天的人民币大概是200万元钱左右,这和左宗棠老先生的身份是极其不符合的。

他是清朝武将之中的第一人,身上担负着国家安危,却只给后人留下这么一点钱财,相比之下李鸿章就不同了,李鸿章去世的时候给家族子孙留下了足足4000万两白银,两个人之间的对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左宗棠以他当时的地位和身份,其实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大笔钱财,一点都不是什么困难当时事情,就他留下来了2万两银子对于李鸿章来说,可能就是给李莲英的一个小红包。

这之中的原因其实是个人的性格修养决定的,左宗棠早年之间受到林则徐和曾国藩的影响很大,一直都是以清廉持家,认为留下大量的家产只会是害了自己的子孙,子孙后代如果有能力,自然是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李鸿章就不同了,作为清朝政府的一个代表,他手中经过的钱财,每年又何止千万银子之后多呢?他持家的手段我们今天是难以知道了,但就从他给后人留下如此巨大的钱财而言,似乎从精神角度上来说就已经输给了左宗棠他们,气概上不如了,而且双方之间的清廉程度其实也体现了治军水准。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本质

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经验总结,其实在我们的历史教材课本之中已经写得很清楚了,那个时候的甲午战争失败直接就标志着三十年洋务运动的破产,很多人其实都没有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内斗其实是非常严重的,对于慈禧等人来说,甲午战争失败与否是不重要的,甲午战争失败只要没有动摇他们的统治权就行了。

甲午战争爆发的前夕慈禧做的事情其实从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体现慈禧其实根本不想让这场战争获得胜利,失败了固然会丢掉一些面子,但如果打赢了的话,那李鸿章就会成为下一个尾大不掉的曾国藩。

到时候慈禧等满洲集团的统治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为何精通政治,用人得当的慈禧会在那个时候犯糊涂,其实就是为了借日本人之手削弱李鸿章等“汉臣集团”。

甲午中日战争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终究是输掉了,其实针对这场战争很多人都是没有看明白的,觉得甲午中日战争之中的中国是在海战上输给了日本人。

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甲午战争的关键不是输在海洋之上,关键的甲午战争输在了陆战之上。因为不管日本人的海军如何强大,军舰总不能上岸行走吧?陆地上的军队稳如磐石。日本人难道还能飞过来不成?

极少一部分人研究历史之中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对于历史提出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就是左宗棠如果在那个关键的时候没有去世,而是活着主导了整个甲午中日战争。那中国会不会就不会失败了呢?

其实海洋之上的战争该输的还是会输,因为北洋水师的太过强大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外的日本,还有国内的慈禧等人。左宗棠老先生最好的结局就是保持陆地战场是不失败,这样就对日本就可以保持胜利或者持平的战局。

结语

可惜的是历史可以假设,但却回不到假设时候的那个局面。很多英雄人物对于华夏历史影响深远,但他们却都一个个英年早逝,或者在国家民族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撒手人寰。

左宗棠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要是清末那年的甲午战争朝鲜战场之上是他主导的那该多好啊!中国未来的历史走向会不会不一样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祖居地,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隐地龙潭村的隐地自然村,原名阴地村,因为村中原有四棵...
孙犁和日记——纪念孙犁先生逝世... 孙犁先生自己不写日记,但对日记颇感兴趣,阅读颇多,购买清末民初的日记文本亦颇多。他曾夫子自道:“我一...
原创 小...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八十七)高欢(下) 上回说到,尔朱荣死后,北魏再次陷入权力真空,尔朱荣的侄子尔朱...
原创 打... 历史书上对两个时期讳莫如深,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在这段兵荒马乱、生死流离的昏暗历史...
雅利安人有多厉害?如果没有商朝... 公元前13世纪,雄霸欧亚的雅利安人正迈向新的征服目标: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地。 作为“文明粉碎机”的他...
永远的怀念——纪念革命烈士杨敦... 【开栏的话】 潮汕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近现代以来,革命先辈们以满腔热血、铮铮铁骨,凝聚成一段段刻...
原创 1... 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在接到中国代表团后,提前从北京出发飞赴香港。 下午一点,地面...
原创 溥... 溥仪获得自由后,到北京见到自己的叔叔,为何在饭桌上留下了泪 作为清朝最后一代朝廷统治者的这个男人,他...
原创 黑... 在殖民贸易时期,黑奴贸易成为一种合法的商业活动。欧洲国家纷纷把目标市场投放到非洲这一个黑奴生产基地中...
原创 民... 1930年底的一天,陈布雷来到南京,拜会了时任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二人之前都曾在上海办报,私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