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荐你|文【全文1753字,图片7张】
如果你是孙权,关羽真心投降却遭满朝文武反对,你会怎么做?
公元219年,关羽成了三国最靓的仔,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都准备迁都来避其锋芒。
但很快的,队友糜芳背叛了他,盟友孙权又从背后给了他一刀。
关羽瞬间从天堂掉到地狱,进退不是,败走麦城。
在关羽困守麦城的时候,诸葛瑾前来劝降,关羽说了一段话: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其实这段话,是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为了更突出关羽的“义绝”给他加上去的。在真实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诸葛瑾是否曾经去劝降,都没有记载;关羽是不是说了这句话,更是无从知晓。
主动请降的关羽
真实历史上,关羽在困守麦城的时候,是主动向孙权请降的。
据《三国志吕范传》记载:
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竞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话耳。”
吕范说关羽是假降,是为了麻痹孙权然后逃跑,那关羽是真降还是假降呢?
历史上关羽被抓后,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因为没有记载。但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这样说的:
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一种说法认为关羽的确是假投降,是为了给自己逃跑拖延时间。从关羽后来的逃跑,可以看出吕范的判断是对的。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关羽是真投降,就跟当年他投降曹操一样,作为一只困兽,他除了投降没得选择。当然正是因为孙权的拒降,才导致困兽犹斗,关羽出逃。
当然关羽当时的想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他终究是死了。历史书上只有一句冷冰冰的文字:
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为何满朝文武都反对留下关羽?
“关羽虐我千百遍,我待关羽如初恋”,这是孙权的真实心声。
孙权和刘备是曾经的盟友,一起大败曹操于赤壁。但最后,出力多的孙权却没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反倒了出力少的刘备捡了个大便宜。双方的联盟关系,随着后来刘备取益州,孙夫人回娘家,早已变得名存实亡。
其实对于孙权来说,他自始至终都是很弱势的一方,他甚至一直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孙刘联盟:
把妹妹嫁给刘备,刘备不待见,孙夫人被迫回东吴;又派使者来关羽这里,和关羽联姻,结果被关羽骂出“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样的话来。孙权虽然恼火,但还是为大局考虑,在关羽和于禁大战襄樊之时,孙权更是第一时间派人给关羽帮忙,结果关羽不仅不感激,还显孙权派的人不中用,说出“等我拿下樊城,我就灭了你”这样的话来,孙权也没跟他计较。
据《典略》记载: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铬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关羽被抓后,孙权第一时间并没有要杀关羽,而是想接纳他,让他继续镇守荆州,抵抗曹操和刘备。
据《蜀记》记载: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看得出来,尽管关羽看不起孙权,但孙权还是挺看得起关羽的,正所谓良将难求。那些支持杀掉关羽的人提供的理由,则是把关羽看成另一个吕布,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关羽的个人能力和吕布接近,但是个人品格和吕布却相差甚远,他们真正要杀关羽的理由,恐怕是关羽的“刚而自矜”的性格吧?
总结
关羽如果真心实意的投降,孙权还真舍不得杀,但是又不得不杀,总不能因为一个人,得罪满朝的文武大臣吧?
关羽天大的才华,和他拙劣的性格,非常不匹配,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当然,人无完人。如果你是孙权,面对关羽一而再,再而三的辱骂,在他最失意落魄的时候,你会接纳他吗?
关羽如果不死,会不会因此而改变他的性格,成为一个真正完美的“武圣”呢?
本文系“豫荐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豫荐你,百万爆文作者,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人类历史讲述者,关注我,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