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世项羽”高敖曹的战死为什么间接改变了北齐的国运?
创始人
2025-07-12 13:02:17
0

在元象元年(538年),东魏的实际最高统治者高欢麾下的大将、被誉为“当世项羽”的高敖曹,在河桥之战中被西魏斩杀。尽管河桥之战以东魏获胜告终,高敖曹的战死当时对东魏尚未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高敖曹的战死却在间接改变了北齐的命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正光四年(523年),北魏爆发了影响深远的“六镇起义”。尽管这场起义最终被北魏平定,但六镇军通过这场起义崛起,成为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战略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北齐的创建者高欢和北周的创建者宇文泰都出身于六镇。由于各种原因,六镇军的绝大部分都受到了高欢的控制,而宇文泰手中的实力相对较弱。六镇军的掌控使得高欢在军力和声望上超越了宇文泰,东魏(北齐)的整体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超过了西魏(北周)。可以说,东魏(北齐)的建立几乎是在六镇军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导致六镇军在东魏(北齐)内部占据主导地位,甚至能够左右北齐皇帝的归属,例如高演和高湛的登基。

然而,对于高欢和北齐的君主们来说,六镇的垄断地位也存在着两大重大隐患。首先,这妨碍了汉化的进行。在北魏汉化过程中,六镇因受到损害而抵制汉化,坚持鲜卑化,导致北齐一直无法赢得汉地民心。其次,六镇的垄断地位严重威胁着皇权,导致北齐君主不得不时刻在制衡六镇军队,引发了严重的内斗。最终,北齐灭亡于汉化受阻和内部矛盾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成也六镇,败也六镇”。

然而,高欢曾经有过一个改变六镇垄断地位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大将高敖曹。高敖曹,即高昂,字敖曹,出身于汉族世家渤海高氏。在孝庄帝被害后的普泰元年(531年),高敖曹投奔了高欢。当时,高欢试图向高敖曹调动一千多名鲜卑兵,结果被高敖曹拒绝。高敖曹与六镇的鲜卑化基本不是一路人。再加上他那强悍的战斗力和刚烈的性格,导致他完全不顾及六镇将领的感受。六镇将领的代表、高欢的好友刘贵曾在高敖曹面前说:“头钱价汉,随之死”,结果差点被高敖曹砍了脑袋,险些引发了东魏内战。鲜卑化的六镇军人对高敖曹既恨又惧,不敢在他面前抗议汉化。由于六镇一直坚持鲜卑化,高欢一般都用鲜卑语对军队发布命令。但只要高敖曹在场,高欢就会切换到汉语,对军队发布命令。可以说,高敖曹是东魏当时唯一能够对抗六镇的汉族大将,而高欢为了制衡六镇而纵容高敖曹与六镇对抗。如果高敖曹能够活到北齐正式建国,那么凭借其卓越的战绩和汉族世家的身份,很可能成为改善六镇垄断问题的政治力量。这样一来,北齐或许就能够避免国运短祚。

在历史的长河中,高敖曹的一生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的去世却在无形中改变了北齐的命运。他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一位英勇而坚定的将领,他的存在与去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或许,在人们回顾历史时,更应该关注那些在战乱纷飞中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英雄们。

文/扒拉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非... 引言:时代在更迭,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不过我们应该铭记的是,我...
原创 大... 《资治通鉴》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自古功臣,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原创 诸... 十年传成癖,搰搰闭门读。高志尊所传,而肯曲从俗。抱此奇特操,平步可金玉。况复同窗友,槐庭秉钧轴。事有...
原创 为...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其实就是要以最少的配置,最高的效率,完成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原创 被...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英雄。在英雄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人。就拿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说吧,他在刘备...
原创 做... 中华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一,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文化方...
原创 石...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19世纪中叶爆发的最大反清运动,是农民阶级追求救国道路的伟大尝试。尽管最终以失败告...
原创 面... 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封了6公28侯,总计34位开国功臣。 但是在随后的23年时间里,共有2...
原创 刘... 刘邦在西入秦关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秦兵作战互有胜负。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时候秦军的实力还很强大,...
原创 马... 导语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