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烈身为当时响当当的军阀首领的儿子,本该是一生富贵命,安逸享受一辈子,为什么会选择投身革命事业,并且在抗日战争打响之后,为了能够上战场消灭敌,主动请求降职呢?这得从他的父亲杨森说起。
01
军阀公子初成
由在一开始,杨森并没有让杨汉烈成为自己接班人的想法,而是着重培养长子杨汉忻,但是由于杨汉忻的做法屡次触及到了父亲杨森作为军阀的底线,参加地下工作被杨森逮到,所以杨森放弃让长子接班,
转而培养次子杨汉烈
。
杨汉烈本来可以从小锦衣玉食,潇潇洒洒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杨汉烈并没有选择这条路,反而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清楚的明白,自己的祖国已经进入了危亡时刻,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同仇敌忾,站在同一战线,这也就是他率部起义的原因。
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多数军阀世家对自己的子女都是过于娇生惯养,过于溺爱,但是杨汉烈的父亲杨森却不一样,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亲自经历过历练,
而且必须从最基层做起,才有资格成为他的接班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杨汉烈的第一个职务仅仅是一个见习参谋,他无法上战场进行作战,后来杨汉烈主动降级成为排长,从基层做起,只为上战场,在这个过程中,杨汉烈赢得了父亲的满意
,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军阀公子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02
投身革命事业
杨汉烈在读书的时候,战争爆发,但由于当时杨汉烈只有14岁,年龄不够,所以只能跟随老师同学们参加长城劳军团,而无法参军上战场救国。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愈发嚣张,
杨汉烈已经无法满足于仅仅在长城劳军团了。
尤其是杨汉烈看到祖国同胞遭受侵略者地践踏,而且战争零零星星地越来越多,
他痛恨侵略者,他渴望上战场消灭敌人
,而不是选择安逸地做个军阀大少爷。
在杨汉烈16岁那年,他无法等待,所以立刻向自己的父亲杨森提出了想要参军的想法,由于杨森对子女的要求严格,所以不愿给杨汉烈一个虚位军职,而是让杨汉烈从最基层做起,这也是我上面所说到的,
杨汉烈的第一个职位仅仅是个见习参谋。
在军中,杨汉烈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军阀的儿子而认为自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来不摆架子,一直都是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军中严守纪律,作风优良,通过自己的努力,
也在慢慢的成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时,杨汉烈无法接受自己只是一个见习参谋而无法上战场,杨汉烈很多次提出自己想要上前线,上战场,都被父亲杨森严词拒绝,理由是杨汉烈没有去过真正的军校学习,没有一个军人基本的素质。也有对自己儿子人身安全的担心。
即使杨森极力反对,他心中消灭敌人报效国家地烈火仍在燃烧,杨汉烈仍不放弃自己能上前线的决心,他一直刻苦学习,立志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在军校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在他19岁那年成功考进了中央军校,
成为第1总队骑兵队的学员。
军校的日子里,杨汉烈刻苦训练,提高自己的军人素养。1938年,21岁,杨汉烈学成毕业,为了能够上战场消灭敌,能够早日的带兵打仗,杨汉烈在一毕业就主动向上级请示,能够将自己的军衔降级,
自愿从一个小小的第133师搜索连的中尉排长干起。
这个职务可以说是十分危险的,而且还十分的辛苦,既要侦察信息,又要去搜集情报,但是杨汉烈毫无怨言,并且乐在其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杨森对杨汉烈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
杨汉烈在军中也是越来越得军心。
当时是全民族抗日阶段,共产党和国民党暂时冰释前嫌,进行合作,一致对外,共同战斗,一起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战斗,
这场战争终于取得胜利。
在这期间,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
杨汉烈先是被提拔为第20军骑兵连上尉连长
,开始了保卫军部安全的工作。接下来两次与日军进行交锋,杨汉烈都表现得临危不乱,英勇无畏,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大败日军,保护了国家的安全,积累下作战的经验。
在经历了作战之后,杨汉烈由于自己出色的表现,成功升官为第133师398团上校团长。
后父亲杨森因担心杨汉烈的人身安全把他调到贵州省保安部队去担任教导团上校团长
。
从战场前线转到后方部队,杨汉烈心中虽然千般万般地不愿,但杨汉烈当时凭借自己无法与自己的父亲作对,只好听从父亲的安排,
在教导团担任了三年的上校团长。
03
率部起义
但在全民族抗战结束之后,国民党一派发起了内战,把枪口对准刚刚并肩作战的兄弟,国共两党矛盾激化,战争又是一触即发,
杨汉烈内心是十分渴望和平
,尤其不愿看到国人手足相残,刀兵相见。
1949年,杨森的精锐部队在战争中受挫,几乎全军覆灭,杨森没有办法,只好在逃跑之前把部队交给儿子杨汉烈,并且任命他为20军团长,当杨汉烈和解放军正面交锋之时,杨汉烈深思熟虑,他
决定起义率部投降,随后加入解放军队伍之中。
对他来说,参军作战是为了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同胞不受侵略者的践踏欺压,率军投诚也是为了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手足不再相残。
所以对他来说,主动投诚是最好的选择。
杨汉烈从小就保持着自己清醒的头脑,所以他注定不会一直被父亲所左右,他希望的是中国回归和平而非其他,所以总的来说,
他和父亲杨森的想法是有冲突的。
04
总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是军阀留给我们地最刻板的印象,但是杨汉烈让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军阀都如此,至少他杨汉烈曾在战火纷飞下放弃安逸,主动降级上战场消灭敌,放弃亡命台湾,而率领军队起义成为解放军。
杨汉烈这个军阀公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百姓的未来,他主动降级,他起义投降,他生在军阀之家,心怀地确实百姓天下,
这都足以证明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