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官养成记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的为官之道?
创始人
2025-07-12 07:32:35
0

清廉耿介之士,担当任事之官。情怀深沉之子,古今吏者之师。魏晋时期的司马昭曾经就“为官之道”说道,“为官长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自秦皇开制,相传百于年,历朝历代中能臣干吏无数,同样腐败蛀虫也不少。吏治问题自古以来都是摆皇帝面前的一到难题,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位却是皇帝口中评价最高的一位。他是康熙皇帝口中的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更百姓口中念念不忘的于成龙,于大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于成龙的清官养成记!

说到于成龙,我第一次认识他,还是在央视热播剧《于成龙》中。剧中的于成龙凭借着一身清廉正气,昂首阔步的行走在危机四伏的官场之中,他不惧权贵,为生民立命。被皇帝称赞,为万民所敬仰。历史中的于成龙生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八月二十七日,他是父亲于时煌与原配田氏所生的次子。在于成龙出生不久,母亲田氏就病逝,父亲又取了李氏。在于成龙的成长之路上,与继母关系很融洽,家庭和睦。于成龙从小勤俭节约,恪守孝道。他的祖上从元顺帝至正年间就在朝廷为官,一直到明朝景泰年间,累官至巡抚。

在漫长的一百五十年里于氏家族人才辈出,于成龙也是在崇祯二年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省城太原考场考官公然行贿受贿,徇私舞弊。于成龙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直抒胸臆。结果正榜无名,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副榜贡生也就相当于备取考生,不算中举,但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父亲年老为借口,辞去做官的机会,回到了家乡来堡村。清朝入主中原后,于成龙致力于应举,但是都不幸落榜,不就长兄于化龙离世,父母以后花甲之年,再加上长子和三子需要上学,一下子家庭的重担就都落在了于成龙的身上,他一边为生活忙碌,一边致力于科举考试,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入国子监学习,结业后准备出仕。

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不顾众人反对,抛妻弃子,决心要完成清廷交给的任务,于是于成龙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来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当时的广西罗城局势动荡,毕竟天高皇帝远,再加上清廷政权刚刚稳定,茅屋数间,在艰苦的环境下,于成龙迈开了他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果不其然,三年之间就让原本荒凉动乱的罗成变了模样,百姓安居乐业。康熙六年被两广总督金光祖推荐获得广西省唯一的“卓异”,升任湖北黄州同知,在黄州同知任上,由于政绩卓著,被湖广巡抚张朝珍,再次被举“卓异”。康熙十六年,再获“卓异”。升任武昌知府,三藩之乱,紧急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招抚刘浮君匪首,平叛其他叛匪余部。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

仕途平坦的于成龙一路从湖广下江防道道员,福建按察使,直隶总督,皇帝对他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清官第一”,下赐帑金、御马,并御制诗歌赠送给他,以示宠幸,旋升为两江总督,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十八日,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

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四十四岁出仕,为官数载,终日克勤克俭,嫉恶如仇,惩治贪官污吏,守我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

作为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加封太子少保,谥号清端。雍正年间入贤良祠。总结来于成龙的为官之道,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方得士民爱戴。

感谢支持青年讲历史,一路走来与你相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导语: 在肃宗欲命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元帅时,李泌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在唐前期,太宗、高宗、玄宗等都...
原创 统... 唐朝时,在青藏高原兴起了此处数千年历史上最强盛的政权: 吐蕃帝国 (公元618年至公元842年)。其...
原创 云... 2004年的一天,在云南省龙陵县的山道上,行走着一位中年男子。这位男子名叫方军,是一位作家,他此行的...
原创 隋... 世人皆知隋唐英雄多如繁星,可曾听说过那位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第六条好汉?他身高一丈,腰粗十围,手执二...
原创 秦... 高渐离,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战国时期的燕国人,也是荆轲的好友。他是乐器筑的演奏家,曾在荆轲出发秦国时,...
良业科技申请多模态具身交互的文... 金融界2025年7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多模态...
历史的车轮 邮政的变迁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黑龙江邮政的故事,是一幅跨越时代的画卷。 新中国建国初期,黑龙江逐渐增设自行车邮路...
原创 别... 一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听得人荡气回肠。看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也看得热血沸腾。真的觉得康熙确实是位明君,确...
原创 蒋... 枪林弹雨中的和谈:蒋介石与毛泽东的政治博弈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政治家...
原创 北... 北魏和北周灭佛仅仅只是手段不同,方式不同,但起因都是一样的,由于沙门僧尼不织不耕,不必徭役,不必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