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电影的上映,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
更为直观地体会到了当年长津湖一役究竟有多艰难,远赴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为打败敌人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
为致敬那些曾经在抗美援朝时期征战前线的战士,有关部门还特地送了电影票给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
而在山东的一家电影院中,一个受邀观影的93岁老汉看完《长津湖》之后,泣不成声地指着屏幕说:
我就是伍千里
。那么这位老汉到底叫什么名字,战事结束之后他又有何际遇?
“伍千里”
这个老汉的名字叫
李昌言
,是1928年生人,都说山东大汉性情豪爽,受脾性的影响,战事来临时很多山东汉子都参军入伍,他们为国家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际,身为解放军一员的李昌言
原准备转业回家
,但当他所在部队接到紧急调令时,李昌言还是果断随行伍出征,他在位于上海的军营中休整了数月之后,
与战友们一起登上铁皮火车,奔赴朝鲜作战。
新兴里战斗模范连
李昌言部因为是紧急调往前线的,这就导致他和战友根本无法得到充裕的后勤物资。面对朝鲜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
,李昌言强忍寒冷,和其他战士们领命前往新兴里,
围歼“联合国军”主力部队。
到达预计地点后,李昌言谨遵上级指令,带领战士们趁着夜色快速翻越山坡,侦察敌情。
向来自大的”联合国军”
坚信中国军队不会介入战争
,在夜晚降临的时候,他们的士兵惬意地守在帐篷中,李昌言部队趁美军毫无防备之际迅速发动突袭,虽然成功击杀了多名美军,但因为战士们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也
未能阻止敌人传递讯息
。
闻讯而来的敌军与李昌言部队发生激烈的冲突,为了争夺几栋民宅,李昌言部和敌人展开数次拉锯战,最后终于成功攻下了民宅。
这些民宅早早就被敌军改造成了军事据点,李昌言部将其中的资料、弹药整理缴获之后,继续向指定前线挺进,一路上枪响声不断,身边的战友时不时就会倒下,但这些始终没能阻止部队的脚步,
李昌言率众歼俘敌几十人
,还缴获了一定数量的战备物资。
因为在首次作战中表现不俗,李昌言部被授予
“新兴里战斗模范连”
光荣称号,他本人也是备受上级嘉奖。
而《长津湖》电影中的多个场景,都让彼时已经93岁的李昌言“重回”当年,他
想到了朝鲜泠冽如刀的寒风,想到了侵体难耐的冷冰,还有再也没能回来的战友
,随着电影的推进,李昌言泪流满面,
表示自己就是影片中的“伍千里”
。
往后际遇
李昌言在朝鲜战场上摸爬滚打,荣誉伴随着满身的伤病,
1952年时,李昌言领命撤回国内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尚未结束,李昌言虽然回到了故乡,但他放弃了此前转业的想法,
果断留在部队中担任教官
。
后来战事结束,国内事宜欣欣向荣,李昌言选择去往山东辽宁鞍山的基建企业工作,默默融入了国家建设的群众“洪流”之中。
生活回归平凡之后,李昌言从未向身边人隐瞒过自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但对于个中细节他却是讳莫如深。
每每有人请他讲一讲当年的故事时,李昌言总会目光悠远地望着远方,讲自己的战友在战场上是何等英勇。
若非《长津湖》电影的上映,或许没有人会知道这位山东老汉,便是吴京饰演的,令观众们泪流不已的“伍千里”。
李昌言老人只是当年远征朝鲜的志愿军中很小的一份子,如同他一样为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术不胜枚举。
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战士们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代价,如果没有他们,中国的后续发展不会顺利。
在我们看来,
不管是早早马革裹尸的烈士,还是载誉而归的战士,他们都是祖国和人民的英雄。
不过对和李昌言一样的老兵而言,自己并不能算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早已长眠,而他们不过是承载着战友希冀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小结
这些最可爱的人啊,他们值得后辈永远的尊敬,他们的事迹或许在蒙尘,可总有人愿意继承他们的精神,寻找和还原他们的过往经历。
李昌言老人虽然默默无闻多年,但
他和老部下亲手带领和立下赫赫战功的那支部队,如今仍然活跃在解放军编制体系中
,而他和战友们的经历,也因为电影被更多人知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定不能没有英雄,英雄就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能够延绵数千年,生生不息,不就是因为我们有无数像李昌言这样平凡却又伟大的英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