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传国玉玺,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曾是封建时期至高权利的图腾与象征,代表着一个朝代国运的更迭与传承。
传国玉玺的前身是和氏璧,完璧归赵的典故也正来源于此。和氏璧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楚国一名叫卞和的玉匠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将它献给了楚厉王和楚武王,然而经过玉工两次鉴定,都只认为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卞和也因此被砍了两只脚。直到楚文王继位,剖开玉璞,最终得到了一块世所罕见的美玉,并以卞和之名将美玉命名为和氏璧。这就是和氏璧的由来。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国,和氏璧落到了秦国的手中。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随后嬴政建立了秦王朝,自称秦始皇,中国至此进入封建王朝时代。
秦始皇自认为文治武功,开天辟地,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命人将和氏璧雕成玺状,并让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雕刻了‘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后续又由制玉大师孙寿加工完成,至此一代至宝传国玉玺终于面世。
直至秦二世而亡,子婴在咸阳被攻破时把这枚玉玺交给了刘邦,从此传国玉玺便在汉王朝的手中开始代代相传。直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在索要玉玺时,老太后捧起玉玺重重摔在地上,摔坏了传国玉玺的一只角,后来王氏兄弟用最珍贵的黄金对玉玺进行了镶补。
到了公元23年,王莽新朝被覆灭,公宾将玉玺献给李松,李松不敢要又转送给刘玄,后来刘玄被赤眉军抓住,玉玺又辗转落在了傀儡皇帝刘盆子手里。当刘秀大军杀来,赤眉军大败,就这样玉玺落到刘秀手中,重回了汉王朝。刘秀也借此创建了东汉王朝,史称汉光武帝。
转眼又是200多年过去,到了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军阀董卓进京,汉少帝携带玉玺逃亡,虽然被董卓追回,但玉玺却在逃亡中不知去向。直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在一口枯井中意外发现了一个盒子,打开后竟是失踪了的传国玉玺。
孙坚去世后,孙策将玉玺交给袁术,换来了兵马和自由身。而袁术以为得了天命,竟自立为帝,也因此引来了杀人之祸。后玉玺被曹操所得,曹丕为了取代汉王朝称帝,又在玉玺肩部刻下了‘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字。
到司马家族篡魏而建立西晋,玉玺再次易手,之后便是动荡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但玉玺两晋时期一直都在司马家的手中。
公元589年,杨坚统一中原,得到了玉玺。但却昙花一现,随着唐王朝的建立,玉玺再次落到了李唐的手中。直到唐末黄巢起义,玉玺在后唐废帝手中下落不明,北周建立后曾多次找寻未果,只能仿制一枚假玺代替。后来北宋建立,到了宋哲宗时期,传国玉玺被以农民发现交给了朝廷,这才重现天下。但此时传国玉玺的真伪,已经无人可知。
到公元1126年,金人灭了北宋,掠走了玉玺,从此传国玉玺便不知所踪,此后近千年时间,传国玉玺就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有过几次玉玺现世的传闻,但都是假的。真正的玉玺,早已没了踪迹。也许被深埋在某处地下,也许被扔在某处深水,谁知道呢。但如今祖国昌盛,国泰民安,虽然传国玉玺的身上隐藏了太多华夏历史,可若说传国玉玺代表了国运的传承,想来也不过是一场空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