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秦国得以统一六国,嬴驷、嬴稷、嬴政三个阶段可以说最为重要。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那么,嬴驷、嬴稷、嬴政组建的团队,那个实力更强,那个更加完美呢?
我们先来看下各个团队的基本情况。
秦惠文王嬴驷23岁登基,执政的28年间,政由己出,因此嬴驷团队全是自己一手组建、一手掌控的。
而秦昭襄王嬴稷和秦王嬴政却不然。
虽然嬴稷登基时已经19岁,但其母宣太后代为主政长达41年;而嬴政登基时年仅13岁,其父嬴楚更是指定了辅政大臣吕不韦,直到秦王政8年才加冠亲政。
因此,嬴稷和嬴政,亲政前的辅政团队和亲政后的执政团队,从各方面来说都完全不一样。
秦惠文王嬴驷团队
核心成员:嬴驷、张仪、樗里疾;
军事骨干:公子华、司马错、魏章、甘茂等;
嬴驷时期,记录简陋,目前只能找出这些人。
此时,秦国疆域还仅限于关中平原和河西高原,晚年即使征服巴蜀,也未设郡县,因此,政务方面基本由嬴驷亲理;
而战国中期列国争雄,合纵连横纷繁复杂,外交任务既重且繁,因此张仪的主要精力都在外交斡旋上;
而军事方面虽然频繁但大战还不多,公孙衍主持过数年,樗里疾中后期开始独当一面,魏章、甘茂辅助;司马错征伐巴蜀后开辟对楚第二战场,较少出现在中原战场上。
秦昭襄王嬴稷团队(前期)
核心成员:宣太后、嬴稷、魏冉;
军事骨干:司马错、白起、王龁、王陵等;
重要成员:将军蒙武、斯离、向寿;华阳君芈戎、高陵君嬴悝、泾阳君嬴芾;纵横家韩聂;蜀守张若等;
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基本是宣太后当政,魏冉主政;接下来的5年里,秦王嬴稷才逐渐参与真正的决策。
而这40年里,也是国内国际形势最为复杂的时期,合纵连横逐渐白热化,战争规模逐渐升级,因此从嬴稷的前期团队中也得到了体现,军、政、外交三个方面的分工越发明显。
首先是军事方面的增加,除了军神白起,还有至少6位将军活跃在前线,长期担任军事主帅;司马错在攻楚大败之后逐渐淡出,张若接替为第二战场的军事主帅和巴蜀政务长官;
同时,内政方面,宣太后负责之下,还有魏冉总理政务,芈戎等人辅助;外交方面也有韩聂等人活跃在战国舞台,同时秦国注重对外援的培养,赵国韩徐为、韩国公仲朋等人也是连横秦国的重要支柱。
秦昭襄王嬴稷团队(后期)
核心成员:嬴稷、范雎;
军事骨干:白起、王龁、王陵、郑安平、张唐、司马梗、杨摎等;
其他成员:蔡泽、胡伤(一说胡阳)、王绾、李冰等;
经过数十年的合纵连横,等到嬴稷亲政后,秦国一家独大的战国形势已经确立,因此外交家已经不能左右一国存亡了,取而代之的是疆域扩张后的内政治理和军事攻伐。
因此,嬴稷的后期团队中,军事骨干是人数最多的。大型战役一般由白起主持,但王龁、张唐、王陵、司马梗、杨摎等人作为主帅,发动了多次10万规模以上的中型战役,还有范睢推荐的郑安平、军事后继人才胡伤等等。
而越来越繁重的政务,使得忙于决策的嬴稷、范雎难以兼顾,因此出现了蔡泽、王绾、李冰等专门从事政务方面的官员,他们很少出现在战场上,但却在秦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秦王嬴政团队(亲政前)
核心成员:吕不韦、嬴政、昌平君熊启;
军事骨干:蒙骜、麃公、王龁、长安君成蛟、昌文君;
其他成员:张唐、蔡泽、樊於期;
从嬴楚去世到嬴政亲政仅仅八年时间,但几乎每年都在发生战争,因此嬴政的这个前期团队也是不能忽略的。
但由于是吕不韦辅政,所以这是个有点不伦不类的草台班子,吕不韦掌握相对大权,但嬴政扶持发小昌平君熊启担任右相分权,以助自己掌权,因此吕不韦并不能完全决策;
而军事方面似乎也并不完全受吕不韦领导,而是地位超然的存在。蒙骜、麃公、王龁是老将,基本听从吕不韦的领导;而成蛟、昌文君明显是年轻嬴政提拔的少壮派。
而张唐、蔡泽等人明显也是高位显爵,然而具体做什么却语焉不详,大约是在政务上辅助吕不韦。
秦始皇嬴政团队(亲政后)
核心成员:嬴政、李斯、尉缭;
政法骨干:王绾、冯去疾、冯劫、隗林;
军事骨干:王翦、王贲、桓龁、杨端和、蒙恬、王离;
外交骨干:尉缭、顿弱、姚贾;
其他成员:蒙毅、赵高、韩非、蒙武、辛胜、羌廆、赵亥、侯成、冯毋择、王戊、杨摎、赵婴等;
相对于前面的几个团队,嬴政组建的这个团队相对记载最为丰富,而且分工最为细致和明确。
决策层中,嬴政为主,政治家兼法学家李斯、军事谋略家兼外交家尉缭为辅;
而最重要的仍然是军事方面,王翦父子和桓龁杨端和主要负责对六国作战,王翦父子为帅,桓杨等为大将;而随着秦的强大和帝国的建立,北部匈奴的压力渐大,因此嬴政组建了北方军团,蒙恬主要负责对北方战事,后期王离也是骨干成员;
内政方面,除了决策层嬴政和李斯,开始出现了一个专门的内政及法律团队,王绾、冯去疾、冯劫、隗林等人主持,赵亥等人大约也是其中重要成员;
嬴政还重新重视起外交团队的组建和维护,顿弱、姚贾等人除了像纵横家张仪、韩聂一样,为秦国摇旗呐喊防止被集火攻击外,进一步开发出离间各国君臣、瘫痪各国内政的新模式,为秦统一六国扫除了最后的障碍;尉缭既是外交家,也是军事谋略家,但却未上过战场,应当属于嬴政军政决策层中的军事智囊型人物。
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央集权的越来越集中,和皇帝政务的越来越繁重,嬴政身边另外一类人,以蒙毅和赵高为代表的近臣,权柄越来越重,而事实上,他们主要负责的不过是上通下达。
综合实力谁更强?
由于秦惠王、秦昭王、秦始皇时期的战国形势大有不同,嬴驷、嬴稷、嬴政组建团队的初衷和目的,所能选拔人才的基础和范围等也是大相径庭,实际上我们很难比较其中优劣强弱。
如果我们从军政外交三个方面来比较,三位秦王亲政的团队:
内政方面,嬴政的亲政团队最为完备和细致;军事方面,嬴稷和嬴政的亲政团队都很强大;而外交方面,嬴驷的团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最为优异,而嬴政团队次之。
因此,综合来说,嬴政团队的执行力和综合实力看起来是最为强大的。
然而,嬴政团队却有一个,前两个团队都没有的致命弱点。
嬴驷的团队中,樗里疾、公子华都出身王室,因此嬴驷能够很好的平衡朝野,不至于大权旁落。
嬴稷的团队中,看似没有外戚和王族。但事实上,嬴稷虽然罢黜了母系外戚楚系集团,但却并没有赶尽杀绝,而且从芈戎后裔阳泉君和华阳夫人来看,嬴稷还保留了他们相当的地位和权力,这样官僚团体虽然受到重用,但仍旧没有实力颠覆王权。
而因为种种原因嬴政的团队,则一味注重提拔外来的能才干将,而将嬴氏宗族和外戚集团,完全排除在权力系统之外,虽然这保证了嬴政的意志可以得到绝对的贯彻,但这同样给了野心家们巨大的机会。
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如果官僚集团联合起来,要架空皇帝也不是不可能,而没有了权柄的皇族和外戚,只能眼睛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而无能为力。
而项羽、刘邦的上位,正是这一致命弱点的最坏体现。
所以,最完美的实际上是嬴驷的团队,虽然行政效率不是最高的,军事能力也不是最突出的,但嬴驷团队平衡性最好,既能保证秦国向前发展,也能保证国内稳定繁荣。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