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和孙膑,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觉得才华不如孙膑,于是对孙膑痛下毒手,孙膑脸上刺字,挖去髌骨,坎掉双脚,导致他终身残疾。
孙膑装疯卖傻逃离魏国,在齐国助大将军田忌在马陵一战中杀掉了庞涓,终于报仇,一雪前耻。“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桂陵之战”,让孙膑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在庞涓看来,他们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但仍旧讲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这一套。而此时孙膑已经是受刑之身,不会有国家用孙膑,哪怕他才华横溢。但他怎么都没料到,齐国会重用他,才有后来孙膑在齐国当谋士,用计把庞涓射成筛子。
韩非和李斯也是师兄弟,师从大儒荀况。两人都聪明好学,但韩非的学问才学都在李斯之上。学成之后,李斯去了
秦国,做了吕不韦的门客,后来成了秦国丞相。
而韩非回到韩国,由于国君的猜忌再加上他口吃,表达不畅,韩非得不到重用。韩非书写能力强,把自己的治国方略写成书籍《韩非子》。秦始皇偶然得到这本书,大家赞赏,召见韩非,而李斯害怕韩非到来之后被他超越,相位不保,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丞相位置,他才不会拱手让人,于是李斯借机进谗言害死了韩非。韩非惨死狱中。
庞涓和李斯都心胸狭窄,不容别人在自己之上。但李斯比庞涓更狠,庞涓给孙膑留下了一条命,而李斯也许吸取了庞涓的教训,没有给韩非留任何后路。
究其原因,和他们的生长环境有关。
庞涓出身贫寒之家,长于野草之间。既不是富二代,又不是官二代。他什么都没有,只有满腔热血和满腹才华。可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仅仅靠才华是不行的,没有好的出身怎么会轻易被人任用呢?
而李斯也是平民出身,年轻的时候只是在乡里做一个小官吏,平平淡淡过着自己的生活,直到看到粮仓里和厕所老鼠的区别。李斯曾给老师这样写过:地位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潦倒是最大的悲哀。
可想而知,一旦他们得势,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更不允许别人强于自己。
这也是两个人在历史上留下的败笔。
而孙膑和韩非呢?一个是孙武的后代,一个是韩国公子。他们出身优越,毫不担心无进阶之梯,更没什么后顾之忧。
其实,出身高低,并无什么大碍,就怕出身贫寒而得失之心又重,胸怀不够宽广。这样就容易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