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在众多的上将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因为他独特的作战思维,创造出了一场又一场的神奇战斗,不仅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敌我的优劣势态,还能够准确抓住战机,给敌人重击。特别是威远堡的战斗,成为韩先楚一生中最得意的战斗,并且还是一场神仙仗。
1947年9月,韩先楚从原来的纵队副司令晋升为了3纵的司令,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同时也是上级对韩先楚的看重。在韩先楚刚一上任,东北地区就开始了秋季攻势,而这也是由东野发动的,所以上级就命令韩先楚带着三纵,去将驻守在开原县的116师给消灭掉。当时三纵在对敌前做战斗分析后,得到的结果是116师主要负责的就是防御工作,该师的师部则带着347团一部驻扎在威远堡,距离开原县也是比较近的。
至于其他的团也都在威远堡附近的四个点进行驻扎,一方面可以保护师部,另一方面如果遇到危险情况,这些部队也可以向内收缩,以方便之后的突围。韩先楚的部队接到任务之后,罗舜初作为三纵的政委立刻召开了会议,对该战斗进行作战计划的制定。
罗舜初觉得应该对西丰的敌人发起进攻,因为这支部队距离三纵比较近,而且西丰,威远堡以及开原县与沈阳距离都比较近,并且交通发达,而且敌人的部队又都是机械化的,只要我军发起进攻,那么沈阳的敌人就会立刻赶来支援,而且打援的人也只能是我们自己安排,上级并没有给三纵额外派出打援的部队。
虽然罗舜初在三纵是政委,可是之前他也做过军事方面的工作,还曾经是八路军的作战部科长,在八路军的一纵也担任过参谋长,还有山东纵队时,他也是参谋长。所以说在军事方面,罗舜初也是很有能力的,再加上三纵不少士兵还是他从山东纵队带过来的,所以他在三纵的威望也比较高。
罗舜初在说完这个方案之后,也没有任何人反对,都觉得他的方案合适稳妥。而后罗舜初就让韩先楚来讲几句,韩先楚则说自己同罗舜初的意见不一样。然后他又继续说道:如果先对西丰发起进攻,我们一上来打的就是攻坚战,这就会使得三纵打的比较吃力,而且就算是之后打赢了,伤亡也一定不小,而且赢得的战果也不大,对敌人没有造成多严重的伤害。
敌人的116师师部虽然在威远堡驻扎,还有347团与特务连,可他们的防御工事也都是临时修建的,并且守备军也就只有一个,我觉得还不如部队直接攻打威远堡,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将他们的头打掉了,那么其他的部队一定会出兵支援,这个时候我们再在半路上将他们各个击破,不是更好吗?
韩先楚制定出的方案,很惊奇也充满了惊险成分,同罗舜初的完全相反。罗舜初听完韩先楚的计划后立刻表示反对,他觉得如果三纵长途跋涉到威远堡,在半路上遇到敌人的援兵,就不好办了,可能会让战事拉长,对我军很不利。
韩先楚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还说:上级让我们打掉116师,那一定会考虑打援的事情,罗舜初说:虽然东总说是让一纵,六纵支援,可如果任何一方都需要支援,那也就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三纵打援,那么问题就更严重了。
有些人对韩先楚的计划是赞同的,可有一部分是赞同罗舜初的,双方僵持不下,只能让东总来决定,最后上级竟然同意了韩先楚的计划,好在这个计划被顺利执行后,竟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战果,不仅将116师全部剿灭,就连该师的师长也都成为我军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