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瑞上书大骂嘉靖帝,嘉靖怒火中烧,却为何不敢处死海瑞?
创始人
2025-07-11 09:02:10
0

《大明王朝1566》之中海瑞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向嘉靖上了一道奏疏:奏疏之中海瑞大陈嘉靖帝在位期间的弊端,可以说把嘉靖骂了个狗血淋头。

由于皇帝是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因此很多时候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能承认,海瑞的这番话不但是把所有人吓了一跳,也等于是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事实上,当嘉靖皇帝看到这封奏折的时候对于海瑞也非常生气,下一刻恨不得把海瑞杀之而后快。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海瑞的这惊天一骂不但没有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反而因祸得福晋升为“二品大员”。

那么一向喜怒无常的嘉靖帝为何最后会对海瑞网开一面呢?

海瑞是比干,可朕不是商纣王

根据历史记载,当海瑞这惊天一骂的时候,宦官黄锦就在身边,看着这个奏疏,黄锦担心嘉靖会生气便说道:

“这个人向来有愚名。听说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他自己是不会逃跑的。”

面对黄锦的话语,嘉靖帝朱厚熜默默无言,最后说了一句:

“这个人可与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

其实事实上,嘉靖帝虽然善于玩弄权术,可是事实上嘉靖帝朱厚熜确实不蠢,可惜的是他就是没有将这些用在正道之上,因此导致大明江山每况愈下。

你要说,嘉靖皇帝不想杀海瑞肯定是不现实的,他曾经就向海瑞抱怨道:

“海瑞一天到晚都在揭我的短处,还骂我!我真想杀了他”

可是事实上就算嘉靖皇帝如此痛恨海瑞,他也不能杀他,对于嘉靖这个人来说他实在是太看重自己的名声了,面对海瑞的“苦口良药”,他如果杀了海瑞的话,那么在历史上必定也会留下一个恶名,反而留下海瑞的名声。

也正是因为如此,就算海瑞的话语是如此的难听,可是他也不敢下定决心杀他,一旦杀了海瑞后世史官必定会将嘉靖帝大骂特骂,所以他不想背负这个骂名。

再者,海瑞清贫的名声在民间百姓那里可谓是家喻户晓,大明百姓都知道大明朝有一个“海清天”,而一旦杀了这样的官员,那么就证明大明朝已经听不进去忠言逆耳了,到时候必然会掀起一股新的波澜,这又是朱厚熜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就算嘉靖帝再怎么样恨海瑞,他也不敢下手杀海瑞,为江山社稷为自己着想他都只能让这个海瑞活着。

海瑞之骂切合实际,嘉靖帝没有杀他的理由

或许很多人以为,作为皇帝是高高在上的,可是事实上皇帝有时候也不能随心所欲,因为朝堂的政治环境是很复杂的,所以作为皇帝做事更得讲究名正言顺。

而海瑞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了这份奏章,把嘉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可是海瑞的每一点都切切实实的骂在了嘉靖帝朱厚熜的心头之上。

嘉靖帝宠幸严嵩导致其祸乱朝纲二十余年是真事,嘉靖帝为了修仙炼丹二十余年不上朝也是真事,嘉靖帝生活奢靡等一系列事件都是真事。

这些事情都切合实际,对于这些事情其实满朝大臣包括嘉靖自己都心知肚明,可是由于早些年有些大臣因言获罪导致朝臣都选择闭口不言,哪知道碰上了这个天下第一杠的海瑞,因此才有这惊天一骂。

对于君王来说,他们高高在上容不得半点差错,因此有时候也需要一面镜子来找出他们的瑕疵,唐朝魏征,宋朝之包拯就是如此。

对于嘉靖帝来说,他虽然昏庸,可是他也迫切需要一面镜子来指出他的顽疾,海瑞虽然说话不好听,性子又非常刚,可是恰恰是最好的人选。

而且海瑞之骂切合实际,外加上他平素良好的名声在外,就算嘉靖皇帝想要杀他也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理由。

因此这就是嘉靖不杀海瑞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今儿咱们得聊聊一位名叫唐瑜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啊,简直比小说还精彩,但又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想象...
原创 《... 导读:在康熙时代,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层出不穷,每个阿哥府都是一个潜在的继承人培养的地方。而其中,康熙...
原创 外... 大多数人提起蒙古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但是别忘了,在我国北边还有一个蒙古国呢!两者既然都和“蒙古”二...
原创 《... 电视剧《山河月明》正在北京卫视播出,开场就是洪武北征,推算一下时间和地点,应该是明太祖时期的第二次北...
原创 贵... 贵人晋升为嫔,为什么都心花怒放?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清朝建立于1644年,标志着清军入主中原...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乡。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
原创 她... 慈禧是一个长寿皇太后,她是晚清时期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活了七十多岁才去世。她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
原创 两... 洪武三十年三月一日,南京贡院街上人山人海,举目无边。这一天,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举...
原创 中... 对党史军史研究越深,心中的困惑就越多。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厘清了“中央军委”和...
原创 “... 作者:桅杆 前面写了红军“草地分家”的两篇文章,引出一个话题,即张主席出走一事。 193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