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逝世3小时,周福明含泪请求为他最后一次理发,中央:同意
创始人
2025-07-10 23:02:06
0

毛主席的卫士有很多,作为中央首长的卫士,本来只是负责照顾毛主席生活的贴身人员,但是他们成为了毛主席最亲近的人。

在早些时候,毛主席最依赖的卫士是李银桥,但是后来为了精简干部,毛主席忍痛把李银桥调到地方工作,李银桥走后,周福明成为了毛主席最亲近的卫士之一。

周福明年纪小,是毛主席在外出差时请来的理发师,不料被毛主席看中,成为了毛主席的“专用理发师”,从他进入中南海到毛主席逝世,周福明陪伴了毛主席17年。

他说他的一生有两难,第一难是第一次给毛主席理发,第二难是最后一次给毛主席理发。

图|毛主席与周福明合照第一个给毛主席理发,仅仅二十出头

周福明是扬州人,说起扬州或许很多人都熟悉,最著名的莫过于“三把刀”:厨刀、剃头刀和修脚刀。

顾名思义就是,扬州的饮食文化、美发文化、沐浴文化十分出名,甚至说代代相传,因适应民众需求而产生,融入民风习俗而衍化。

毛主席认识周福明的时候,周福明就是扬州的一位理发师。

周福明作为“三把刀”其一,在扬州做理发工作,因为年纪小,胆子大,在当地颇有名气。

那是1959年12月26日,周福明正在店里按部就班地工作,突然店里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周福明上下打点了一下,从衣着看起来像是个领导,便微微说道;“您等我一会儿吧,现在排队呢。”

这个客人显得非常着急:“你一般理发要多久?半个小时可以搞定吗?”

周福明点点头,他已经做理发好几年了,半个小时应该不是问题。

他说:“可以的。”

这个领导说道:“请你马上收拾一下,请你给一个重要领导理发。”

南屏晚钟

周福明匆匆忙忙完手头的工作。

这些年需要上门理发的人也有,一般都是大户人家。周福明心里一阵高兴,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坐上车后,周福明被带到了杭州王府附近的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是杭州的著名景点,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这里山清水秀,以美景著称。

毛泽东来到杭州后,就下榻在南屏晚钟景区之内,这天正好是毛主席的生日,本来要理发的,但是毛主席的理发师临时生病了。

不得已,工作人员这才去地方上找到了周福明。

周福明来到这里后,越来越感觉到奇怪,甚至突然紧张了起来。他大胆地说:“请问,咱们到底去给谁理发?”

地方领导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从北京来的毛主席。”

毛主席?

周福明吓了一跳!他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讲述毛主席的故事,现在给毛主席理发?周福明心里除了不相信,还是不相信。

一路上,周福明在做着巨大的心里斗争,这是他第一次见毛主席,见到毛主席应该怎么称呼呢?

父亲曾告诉过自己,见到长辈要叫叔叔,比父亲大的要叫大伯。

他思来想去觉得都不妥,索性直接问来接他的地方领导,领导说:“你别想那么多,就叫毛主席就行了。”

就这样,周福明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毛主席暂住的房门之外,他沉了口气,推开了门,被工作人员带了进去。

毛主席穿着一个睡衣,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工作人员小声说:“主席,理发师来了。”

毛主席放下手头的书本,起身走了过来。这是周福明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他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毛主席快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他终于开口了:“毛主席好。”

没有想到,毛主席居然亲自握住了周福明的手。

“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周福明”

“哪三个字?”

周福明想了想说:“周是周总理的周,福是幸福的福,明是光明的明。”

毛主席一听就笑了:“你这个名字不错啊,既有福了,又前途光明啊。”

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笑了。毛主席并没有着急理发,而是吩咐周福明把包放下,然后坐在沙发上。

周福明端端正正地坐着,毛主席便打开了话匣子:

结婚了没有?家里几口人?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

周福明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但是面前的毛主席就像是一个长辈一样,对自己嘘寒问暖。

周福明也十分紧张,毛主席问一句他说一句,但是周福明却感受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

因为他也上门给很多大户人家服务过,别说这样亲切了,就是让周福明坐下来聊聊天的事情都很少。

毛主席抽了一支烟,然后说:“我们开始吧。”

周福明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决定拿出自己最好的心态来做这项工作。

周福明经验丰富,很快就给毛主席剪完了头发,接下来就是修理胡须。

但是毛主席下巴有一颗痣,这反倒让周福明无从下手,手劲小了刮不动,手劲大了怕刮出伤来。

周福明想了想索性就直说了:“主席啊,您不要憋着气,您随意点吧,我要刮哪里,手指就会移动到哪里。”

毛主席一听便放松了下来,笑着说:“要的要的。”

周福明的效率很快,不到半小时就帮助毛主席修理完了头发和胡须。

因为毛主席接下来打算去游泳去,行程也很满,理完发,工作人员付了费用,然后就把周福明送走了。

对于周福明来说,这次上门理发,是人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次经历,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

周福明回到家后,马上和家里人说;“我去给毛主席理发了,毛主席还和我握手了呢。”

家里人虽然也为周福明感到高兴,但是又都认为:那怎么可能呢?

殊不想,不到三个月,那个领导又来找周福明了。周福明想着,这一次一定和毛主席多说几句话,或者要个签名也行啊,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给毛主席理过发了。

没有想到,这次见面后,毛主席直接说:“小周啊,我想把你带到北京去,成为我的理发师,你愿不愿意啊?”

周福明听到毛主席这句话,整个人都听傻了。

“主席,您说的是真的吗?我愿意,我愿意。”

毛主席笑着说:“不要着急吗,你愿意可不行,你回去请示一下你的家人,如果他们都愿意才行。”

周福明太高兴了,他马上和理发店的领导说了这件事,也和家里人说了这件事。

当然都是同意了,谁会耽误这个年轻人的大好前程呢!

在这年四月,周福明跟随毛主席来到了北京,第一次走进中南海,那一刻他的眼眶湿润了,他心里发誓:这辈子一定要给毛主席理好发。

有人曾问过他:“你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

周福明也不知道,他认为这不是运气,他从小性格就外向,给毛主席理发虽然也紧张,但是心态很好,所以毛主席才会看中他。从理发师到卫士,周福明和毛主席的故事

周福明到了中南海,给毛主席理发的次数实际上并不多。

首先是平时理发,一般是隔半个月理一次发。理发的时候,毛主席一般会不会指点,都是周福明看着来,毛主席十分信任他。毛主席说:“我办我的工,你办你的工,我们互不打扰。”

毛主席和周福明

第二就是会见外宾的时候,周福明会给毛主席梳理一下发型,但是大体一般不会改动,做好均匀好看就可以了。

第三是在开重要会议的时候,周福明也会给毛主席梳理发型,因为会议要摄影记录,如果发型不好看,拍出来的照片就不太好看。

虽然工作时间不大,但是这份工作却十分重要,为了保证不出错,周福明在家里贴了很多毛主席的照片,他从照片和画像,每天琢磨怎么给毛主席理发。

给毛主席用过的理发用具

当然,除了给毛主席理发,有时候毛主席也会让周福明给孩子们理发。但是这和化妆师不同,不必要每天工作。

所以有一天毛主席就说:“小周啊,理发也不用每天理,要不这样,你帮我管理点工作行不行?你跟着卫士长学习值班吧,锻炼一下自己。”

周福明当然愿意,他连忙答应了。

就这样,从毛主席的“专用理发师”成为了贴身卫士,这样他对毛主席的工作和生活就更了解了,就更容易为毛主席服务了。

也正是有了这个机会,让周福明对毛主席更加的了解和敬佩了。

毛主席在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爱好,他喜欢雪,喜欢梅,喜欢竹。

让周福明印象深刻的就是,每当到了下雪天气,毛主席就会特别高兴,甚至要到雪里去踩两脚。

图|毛主席和周福明(左二)

1962年的冬天,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周福明早上值班的时候见到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把丰泽园装扮得洁白无瑕,屋顶上都有大片的雪花。

周福明看到,这就像是一个洁白的童话世界,他赶紧走向菊香书屋,等待着毛主席醒来。

毛主席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主席,外面下雪了。”当他听到周福明说外面下雪了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

“走,出去看看。”

毛主席连睡衣都来不及换,登上布鞋就往外走,周福明跟着毛主席的后面,踩着那刚下的雪,尽管天气很冷,但是他的心里却十分温暖。

毛主席像个孩子一样,在雪地里走来走去,周福明问毛主席:“您为什么喜欢雪呢?”毛主席笑着说:“下雪好啊,一下雪,对人的健康有利,对庄稼有利,有了这场大雪,明天就是丰收年了。”

周福明听了毛主席的这句话,竟然有点想哭了。毛主席他老人家一生为国家为民族操心,唯独没有为自己考虑过。

毛主席的生活极其节俭,周福明对此深有体会。

在主席身边工作17年,对主席的着装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毛主席的衣着穿戴十分简朴,从不讲究。

他的一双棕红色的旧皮拖鞋,一直穿到破得连鞋匠都不愿意花工夫来修补,一件棉毛衫,缩得穿不下了,可主席还不让淘汰,只好拿出去请人在棉毛衫两边各加一块接着穿,他穿破的睡衣连洗衣房的同志洗的时候都感觉非常困难,害怕从水里提衣服时一使劲儿把衣服拽坏了,可主席仍不让扔,补了又补继续穿。

周福明说,毛主席虽然是一国领袖,但是却和普通人一样。

毛主席在开会途中休息

就是这样一个好领袖,于1976年永远地离开了大家。那天周福明得知毛主席逝世后,泣不成声。最后一次给毛主席理发

从周福明第一次给毛主席理发,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他在17年的时间内,为毛主席理发1800余次,他和毛主席的感情日久年深。

1976年9月9日凌晨0点10分,毛主席在北京逝世。

毛主席逝世前,身边的工作人员都陪在毛主席的身边,9月8日晚上,毛主席和往常一样服用安眠药睡下了,没多久监视器就发现心脏异常情况。

殊不知,这竟然成为了周福明和毛主席最后的一面。

毛主席晚年

当天,中南海的气氛极其紧张,华国锋在紧急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毛主席的后事。

当时,华国锋找到了医院的徐静医生,询问了关于遗体防腐问题。徐静告诉华国锋,做好15天的防腐是没有问题的。

紧接着,华国锋和叶剑英等进行了一场大讨论,最后决定不火化,而是永久保存毛主席遗体。

尽管这个决定有违毛主席生前的愿望,但是大家一致认为,保留下来可以让后人世代瞻仰。

正巧这时候,周福明提出了申请,要为毛主席最后一次理发。

因为当时大家很忙,这个请求一直没有得到中央的回复。周福明想到自己和毛主席17年的感情,泪流满面,他多次向领导提出这个愿望。

凌晨3点,也就是毛主席逝世3个小时后,汪东兴批准了周福明的请求。

周福明收到回复后,擦干眼泪,带上自己的修理工具,直奔菊香书屋。周福明来过这里很多次,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内心沉重。

当时毛主席因为病重已经三个月没有理发了,躺在床上的毛主席,面容慈祥,周福明说:头发有点凌乱,我知道这是主席病重期间,医护人员用剪子剪的。

当时周福明为了更好地找好角度,跪在了毛主席身边,为毛主席进行人生最后一次理发。

毛主席躺在那里,是那么的安详,我怎么忍心打扰他呢?

周福明那一刻,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他弓下身子,手中的推子在毛主席的头上慢慢地、轻轻地移动。

当时周福明的状态如何,多年后他这样回忆:

我的眼睛就像是过电影一样,回忆着和毛主席朝夕相处的情景,我的眼泪都流干了。

周福明说:“主席,您就安心地睡吧,我不会打扰您的。”

头发理完,周福明端来一盆热水,用热毛巾敷在毛主席的头发上,这么多年,毛主席适应什么样的温度,周福明用手一试就知道了。

这是毛主席人生最后一次理发,也是周福明一生中,最后一次为他老人家理发。

周福明拿着和毛主席的合影很激动

9月11日凌晨,周福明跟着警卫员一起,把毛主席遗体从“202”抬了出来,做了最后的告别。

毛主席逝世后,周福明并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调到了警卫局办公室工作,他说他留在北京,就是想去毛主席纪念堂看看他老人家。

每年周福明都会去毛主席纪念堂:主席,您安息吧,我们国家今年做了一件很大的、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的事情。什么事情呢?我们国家开了奥运会,残奥会也正在进行,我向您老人家汇报。

其实周福明内心是最感恩毛主席的,周福明和别人不同,如果不是毛主席,或许周福明还是街上的一个理发师,是毛主席改变了周福明的一生。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福明已然成为了一个老人,在他的住所,收藏着很多毛主席的照片。

他说,我时常会回忆起给毛主席剪头发的情景。毛主席说:“我办我的工,你办你的工,我们互不打扰。”每当看到毛主席的照片,毛主席的话就会在他耳边响起。

周福明说:“毛主席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开... 当战火终于熄灭,一切重回宁静,中华大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在经历了几十年生与死的斗争之后,中国共...
外媒:考古学家在哥贝克力遗址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希腊城市时报》7日报道,考古学家在土耳其的哥贝克力遗址发现了1.2万年前的日...
原创 苏... 三十年前,更确切地说是1991年12月25日,正当苏联人民庆祝西方圣诞到来之际,电视里突如其来的一条...
原创 所... 在韩国,最风光的职业是总统,但最危险的职业也是总统。历史上,韩国总统不是自杀,被暗杀,就是坐牢,流放...
原创 既... 文/糯米糍 既生瑜何生亮家喻户晓,却不知还有下半句,体现了周瑜的真正为人 我相信读过书而且接受过教育...
原创 他... 专注历史大义,弘扬中华国学。 开文启言:从古到今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到即名垂青史,又很难找出一点瑕疵,在...
原创 满... 我们在一些清宫戏,或者某些史料中能够看到,清朝皇室实行“满蒙联姻”,奉行满汉不能通婚的政策,也就是作...
长安风云再起,唐朝诡事第三季海... # 唐朝诡事录# 长安风云再起,唐朝诡事第三季海报震撼曝光!盛世之下暗流涌动,这次又要火遍全网? 在...
原创 畏... 导言:在古代,能够赢得公主的芳心,迎娶公主实属人生一大幸运。这不仅意味着逆袭成为皇亲国戚,更是直通人...
原创 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同时在政治制度上也经历了一些重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