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鹤滨: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后来进入核工业部,毛体书法名誉主席
创始人
2025-07-10 12:33:34
0

在毛主席的保健医生中,王鹤滨应该是最特殊的一位,他的身份也是最多的。

王鹤滨是毛主席在建国后的第一位保健医生,后来又去苏联深造,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过核工业部安全防护卫生局局长、神剑文学艺术学会副主席、毛体书法研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经历非常丰富。

王鹤滨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在他13岁那年,日寇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王鹤滨的学业也不得不终止,开始投入到抗日斗争中。

1941年,王鹤滨被晋察冀军区的白求恩医校录取,学习医术,1943年春天,日军针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根据地,发动了更残酷的扫荡,白求恩医校就搬到了延安,被编入延安医科大学,王鹤滨也跟着一起去了延安。

让王鹤滨想不到的是,在他抵达延安短短数月后,他就见到了自己神往已久的毛主席。

1943年秋天,一辆吉普车载着毛主席等人,驶进了延安医科大学,然后,毛主席前往学校小礼堂,为全校师生作演讲。

王鹤滨非常幸运,当时坐在第一排,看着台上的毛主席,虽是粗衣粗布,但目光坚定,语调激昂,特别是他演讲的主题“小米加步枪,也可以打败敌人的飞机加大炮”,更是深深地印在王鹤滨的脑海里,很多年都记忆犹新,直到晚年时还回忆说:“那天的小礼堂热闹极了,人山人海,我们都从晋察冀刚来没几个月,就见到了毛主席,着实让人激动不已!”

抗战胜利后,王鹤滨从延安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军委卫生部工作,除了做眼科医生外,他还负责一些首长的外围保健工作。

1946年夏天,中央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找到王鹤滨,对他说:“小王医生,待会儿跟我一起去王家坪,为毛主席检查视力。”

听到这个消息,王鹤滨一下子紧张起来,傅连暲也看出了他的担忧,就安慰他说:“小王同志,别紧张,就跟平常出诊一样。”

当他们赶到王家坪的毛主席住处后,毛主席还在伏案工作,一看到他们来了,就放下手中的笔,笑着说:“连暲同志,你来了啊,今天准备做什么呀?”

傅连暲说:“主席,今天给您检查视力,由卫生部的小王同志给您做。”

毛主席笑着说:“好好好,今天又辛苦你们了。”

随后,王鹤滨对毛主席的双眼进行了一次详尽细致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得出的结论是毛主席的双眼患有轻微的近视,于是,王鹤滨就建议说:“主席,您看要不要配副眼镜?”

毛主席觉得轻微近视不要紧,就笑着说:“看东西还清楚得很,也不妨碍工作,我看就不用了。”

1949年8月,傅连暲突然去了王鹤滨的住处,对他宣布说:“鉴于你优秀的工作成绩及坚定的革命信仰,组织决定由你担任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并同时负责另外四大书记的保健工作。”

王鹤滨心里明白,这是组织对他的认可和肯定,既是光荣,也是责任,便欣然应允。

尽管以前跟毛主席打过几次交道,还多次为他检查过身体,但王鹤滨此时的心情,除了紧张还是紧张。当他来到菊香书屋前,恰逢毛主席和几位领导人刚从屋里走出来,王鹤滨连忙说了声:“主席好。”然后就把介绍信递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接过来后,看了几眼,笑着说:“好啊,王医生,欢迎你来丰泽园工作啊,今天我要去开会,没时间了,等以后有时间啊,我再找你。”

几天后,王鹤滨被卫士王振海请到了菊香书屋,毛主席还是如同在延安时一样,桌上摆满了需要处理的文件,一时间没有觉察到王鹤滨的到来,当他抬头一看,笑着说:“王医生来了啊,别站着,坐嘛坐嘛。”

王鹤滨连忙答道:“没事的主席,站着就好。”

放下桌上的文件后,毛主席向王鹤滨走了过来,说:“我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别拘束,以后工作上的事,有什么就直说。”

毛主席这一番话,让王鹤滨紧张的心情缓解了不少。

开国大典前一天晚上,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过一次盛大的宴会,在宴会开始前,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处长汪东兴、副处长李福坤,专门找到王鹤滨,说:“王医生,明天就是开国大典了,今晚的宴会可不能出任何岔子。”

汪东兴说完后,王鹤滨一脸不解,李福坤就解释说:“就是说让你帮忙配几副解酒药,给毛主席、朱老总等人服下去,以免影响明天的开国大典。”

一听到“解酒药”,王鹤滨有些犯难了,因为古今中外的解酒药,都不可能在服用过后就立马见效,况且还有许多未知的风险。

思虑再三,王鹤滨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红茶代替葡萄酒,用白开水代替茅台,两者颜色相近,不会让人起疑。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同意。

那天晚上,毛主席端起一杯特制的“茅台”,先是抿了一口,愣了一下之后,很快就明白过来,然后一饮而尽,还对大家说:“这味道又让我想起了红军长征时,打下贵州遵义城的情景,这么多年了,茅台还是没有变啊。”

事后,毛主席知道了那杯特制“茅台”是王鹤滨的主意,就在一次检查身体时,开玩笑地说:“王医生,你酿制茅台的手艺,不比那些酿酒老师傅差哟!”

1954年底,王鹤滨告别毛主席,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列车,去苏联留学深造。

在出发的前一天,王鹤滨又来到菊香书屋,向毛主席告别,毛主席有些不舍,问他:“王医生,去苏联学习几年啊?”

王鹤滨回答说:“主席,去苏联学习的话,读博士恐怕得要六年。”

毛主席沉吟道:“六年啊,时间怎么这么长啊?”

听到毛主席的反应后,王鹤滨说:“主席,读博士的话,时间的确有些长,我打算去读研究生,满打满算一共三年。”

毛主席一听这话,高兴地说:“好,那我们就说定了,你去读研究生,三年后回来,继续来我这里工作。”

王鹤滨也坚定地说:“会的,主席,回国后,我一定来您这里报道,继续做您的保健医生!”

1958年,王鹤滨学成归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能兑现那个承诺,没能再回到毛主席的身边,成为他的终身憾事。

此后,王鹤滨担任过核工业部安防卫生局局长、苏州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离休后,还担任过毛体书法研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过《毛泽东的保健生活与养生之道》《紫云轩的主人——我所接触的毛泽东》等作品。

2018年9月11日,王鹤滨老人因病离世,享年94岁高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佛慈制药:公司目前已在兰州市投...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在健康茶饮市场方面,公司和全球各家奶茶店有合作关系吗?有...
原创 王...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在他辉煌的战功背后,隐藏着一个让秦始皇心疼而又无奈的秘密——一个“恶...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做到友谊的了解。”这是林徽因的父...
原创 为... 我国古代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就是科举考试制度,它始于隋朝。有了这个制度,做官不再是被推荐或者家族传...
原创 清...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充满曲折和悲情。在晚清时期,实际上的统治者是慈禧,她...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创立了不同的学派,培养了众多的门徒,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原创 宋... 公元976年10月20日,赵匡胤被发现于万岁殿内离奇猝死,一天之后,赵光义在没有任何文字遗诏的前提下...
原创 为... 宋朝曾有两次结盟灭敌的尝试,却在这两次行动中引火烧身,导致最终被对方所灭。 第一次是金国和北宋的“...
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以善终的三位... 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能够全身而退、得以善终的将领却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三位这样的名将——王翦...
原创 刘...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于华夏大地,并相互争斗的历史刻画的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