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天子为何把土地都给了诸侯?同施行分封制,汉朝为了不灵通
创始人
2025-07-10 12:33:36
0

全文共1806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西周天子提出的分封制,一直延续至秦朝建立以前。周武王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后,就把土地都分配给了各诸侯,企图靠分封土地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嘉奖有功之臣并笼络人心。

但这种做法难免会造成诸侯势力的崛起,所以后来国家一片混乱,皇权毫无威信可言,中央集权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册封有功之臣为异性王,并给了他们土地。

就相当于把权势亲自送到了他们手上,诸侯们也不傻,纷纷培养自己的势力开始自立为王,完全无视了中央的领导。毕竟是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人,所以起初周天子对诸侯还是比较信任的。

虽然这些土地还是属于朝廷的,但在封地内这些诸侯有绝对的话语权。再加上有了商纣王朝的前车之鉴,所以周天子才格外重视对劳苦功高的大臣的嘉赏。

但这种不亏待近乎讨好,给了他们土地和权利,有野心的自然会利用这个机会。后来分封制也使得国家愈发混乱,逐渐造成了分裂的局势。虽然出于好心,但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分封制且没有完善律法的支撑,显然是漏洞百出的。

一、何谓分封制

始于商代的分封制是针对诸侯册封的制度,最早只有侯和伯两个称号。西周建立后,总结了商代覆灭的经验,开始优待一众劳苦功高的大臣,意图安抚人心。

于是便有了后来把手中的土地都分发出去的举措,把大片大片的土地及人民和房屋,都一并赏赐给了他们。直观的来看诸侯就是封地中的王,甚至比皇帝还位高权重。

而这片土地的所有收益都归诸侯,只要按时缴纳朝廷要求的税收和朝贡即可。但各诸侯具有保护周室安全的职责,所以“烽火戏诸侯”时,只要周王点燃狼烟,各路诸侯就必须赶往国都。

但是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意识到了分封制所具备的局限性,所以就废除了原来的分封制,开始推行郡县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汉朝的分封制为什么行不通

有了先前朝代的教训后,汉高祖也有过推行分封制的想法,并总结了周武王时期分封制的优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分封制是导致西周混乱的直接原因。

但分封制刚刚施行的时候,还是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社会得以暂时稳定。可汉朝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反而演变出了许多的社会矛盾。

汉朝的分封制有异性王和同性王两种,后者则是为了制衡前者的势力而存在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性,但并不影响他们培养各自的势力。

在各诸侯的权势成长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威胁到皇权的地位,慢慢的就出现了和周朝类似的结局。但汉朝推行分封制所取得的成效,远远不及周天子时期。

同样都是结束了乱世建立起的朝代,但周朝是一次沿用前朝的尝试,而汉朝却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毕竟先秦采用的是郡县制,以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为中心,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加强。

但汉朝却改变了人民早已习惯的郡县制,改为实行弊端非常明显的分封制。诸侯把控着各方势力,汉朝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了。

三、分封制对周朝产生的影响

分封制确实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稳固,但也给周朝带来了长期稳定的和谐局面。在得到了皇帝封赏的时候,许多大臣都是感恩戴德的。

所以周天子推行分封制,确实达到了笼络人心的目的,而且有效的稳定了政治局势。也得益于分封制,各地开始推崇周朝文化,在扩大了文化覆盖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稳定性。

无论哪个朝代,国家疆土的面积越大,对各地区的管治越乏力,所以大多会分开管理。分封制虽然是把土地分配给了各诸侯,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达到了分开管理的目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控。

为了更好的连接各地之间的联系,于是全国的交通路网开始逐步完善,为贸易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的基础。

起初的各诸侯还没有叛乱的想法,一切以中央领导为主,所以为了讨好周天子,各诸侯都在积极的发展封地。作为国之根本的农业自然是重中之重,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各种各样的的农具横空出世,为农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水利设施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使奴隶制经济有了繁荣的基础。

分封制在原来商代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将地方政权与中央统治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同时,分封制也促进了诸侯国的迅速发展。

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虽然各地文化各有差异,但是互相排斥的情况得到了缓解,甚至出现了有序的文化渗透。

周朝能顺利的推行分封制,得益于前朝商代的前车之鉴,而汉朝没能将分封制进行到底,也多多少少与秦朝施行的郡县制有关。两个国家虽然都实行过分封制的政策,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发展情况还是时代背景,都有极大的差异。如果汉朝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可能就不会出现七国之乱的情况了。

参考文献:《史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今... 在浙江金华的朱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岁月风霜的宝物,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朱先生的爷...
原创 孔...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的时代,诸侯之间从未停止过的战争透着几分诡异,政治家、军事家蜂拥而出,给后世...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前三名皇帝是谁? 第三名,明思宗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原创 治... 关于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第二主角陈潢,笔者已有文章《清朝治河名臣陈潢,许诺过三十年黄河清,为何最终...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帝的大臣们在称呼皇帝时常用“万岁”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真的能够活万岁。皇...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李世民破釜沉舟,在玄武门除掉了对手李建成与李元吉,逼迫李渊禅位,一...
原创 孙... 战国时期的天下就像一盘大棋,各国诸侯就像下棋的人,每一次的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国家的兴亡,为了手中掌控更...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整个清朝铁帽子王都享受着很多的特权。但是在清朝覆灭之后,这些一直被大清...
原创 一... 一代名相陈廷敬,一代廉吏于成龙。清朝之时山西多富商,山西乔家更是富贵之名响彻整个大清。但是山西也多清...
原创 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千古大帝李世民已经处于人生的最后阶段。 一、 临死前,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