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秋天,毛主席的表侄文九明来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文九明是毛主席外婆家的一个表侄,从小就对毛主席非常崇拜,小时候还当过儿童团团长,建国后成为当地农村合作社的社长。
这次进京,是文九明几十年后第一次去看表叔,因此,必须要重视起来,带什么礼物好呢?
文九明心想:表叔现在是国家主席了,什么没见过?自己带什么都拿不出手,不如就带点家乡的特产吧,什么特产呢?就是酸豆角和火焰鱼。
不过,妻子却表示反对,说人家表叔现在吃的都是龙肝凤胆,你带这点酸豆角和火焰鱼,连下人都不吃,别去丢人了!
那么带什么好呢?最后夫妻俩就决定,带一条大熏腊鱼,虽然也不算什么名贵的东西,但是尺寸够大,在当时也算是很难得的了。
于是,文九明就狠狠心,花钱买了一条大熏腊鱼去了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文九明一进屋,毛主席就看到了那条硕大的熏腊鱼,愣了一下,但也没说什么。
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问文九明:“这次农村土改,你们家是什么成分?”
文九明说:“是贫农。”
毛主席又问:“你现在是什么职务?”
文九明说:“我是农村合作社的社长,负责征粮工作。”
毛主席意有所指地说:“你通过征粮,贪了不少吧?”
文九明一听这话,感觉有点不对味儿,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时,毛主席指着放在地上的那条大熏腊鱼,说:“你要是没捞好处,能有钱买这么大的熏腊鱼吗?”
文九明这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连忙说:“表叔,你可别冤枉我!我要是贪污了一点东西,就让我不得好死!这条鱼是我自己花钱买的,可没花公家一分钱!”
毛主席听后,这才放心了,笑着说:“好,我相信你。现在是新社会,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千万不要有仗势欺人的思想,一分钱也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文九明连连点头,说:“表叔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然后,毛主席又说:“你们家也不富裕,下次来就不要带礼物了,要带就带点材料给我。”
什么材料呢?毛主席说:“农村土改出现了哪些问题,你回去多收集一些材料,寄给我也行,下次来带给我也行,这可比你的熏腊鱼好多了。”
文九明连忙答应下来,说回去一定做好这个工作。
文九明回去后,很快就收集了很多材料,发现了不少问题,于是就向毛主席写信说,因为情况比较复杂,希望能当面向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看到信后,给他回了一封信,请他到京面谈,在信的最后,毛主席还特地加了一句话:“不要带任何礼物,至嘱。”
毛主席之所以要特地加上这句话,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再过两个多月,就是毛主席的六十大寿了,家乡人肯定会给他祝寿,托文九明带很多东西来,因此,毛主席特地加上了那句话,“不要带任何礼物,至嘱”。
文九明也是一位有志青年,理解毛主席的心思,就什么礼物也没带,只带着农村工作的材料去了北京,向毛主席汇报了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毛主席也很高兴,说:“这是来自最基层的意见,是难得一听的真话,我要听的就是这些实话!”
那么,毛主席的六十大寿那天是怎么过的呢?
1953年12月26日,世界很多国家的团体和个人都给毛主席发来了贺电,热烈祝贺毛主席的六十大寿,但是,毛主席一封贺电也没有看,并特地下令,这些贺电一律不准登报。
那天早上,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来祝贺他生日快乐,毛主席的心情也很好,就吩咐厨师多做几个菜,大家一起吃个饭,还特地吩咐说,要把烧锅炉的工人也一起请来。
就这样,毛主席跟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吃了一顿便饭,没有叫其他人,连他的亲人都没有叫。
吃完午饭后,毛主席就开始收拾东西,去杭州视察。
这就是毛主席的六十大寿,没有收任何礼物,也没有叫亲朋好友,只是跟身边的工作人员吃了一顿便饭,然后就继续工作,完全不像一个“六十大寿”该有的样子。
(参考资料:《毛泽东家风》《毛泽东家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