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空军第一次轰炸日本,为何带的却是“纸片弹”?不该太仁慈!
创始人
2025-07-10 10:32:25
0

引言

日本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敌人。他们发动的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3500万中国军民为此付出血的代价,用“不共戴天”四个字形容当时的中日关系,是丝毫不为过的。

但是,当时的日本是亚洲军事强国,而我国的发展落后,所以有人也把抗日战争形容为,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对农业国家的碾压和屠杀。日本人在华夏大地上为非作歹,而那时的中国却一直没有威胁到日本本土。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的空军曾在1938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空袭”,覆盖面积很广,整整撒下了200万发“炮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日本在经过这次空袭之后又有何反应?

一、蒋介石的空袭命令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我国沿海诸多城市,甚至制造了“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间惨案。

随着日军侵略的深入,中国军民要面对的不仅是靠着双脚推进的日本步兵,日本轰炸机也出现在了中国上空,咆哮着倾泻炸弹,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日军飞机的干扰之下,我国陆军在正面战场上屡屡吃亏。为了解决这样的局面,蒋介石下令打开空中战场,甚至还想空袭日本本土,以争夺对日制空权。

但是,当时的整个中国仅仅能凑出来600多架飞机,有一定作战实力,能够投入到一线战场使用的,更是仅仅只有296架。

毫无疑问,在那个时期中国的空军是绝对比不上日本的,我们的装备武器上全面落后,对飞行员的培养也是少的可怜,基本不具备在空作战的实力。

所以在与日本的早期空战当中,中国空军损失惨重,绝大多数轰炸机和战斗机惨遭报废,指挥和保障体制都被打乱。

其中能够勉强飞到日本国土,进行蒋介石所谓“轰炸”计划的远程作战机,更是几乎全部被打光,仅仅剩下两架……。

在绝对实力的碾压之下,蒋介石轰炸日本国土的作战计划显然成了泡影,被无限期的搁置下来。

但是,制空权对于中日作战来讲实在太过重要,全面抗战开始后一年,中国形式已经不容乐观,蒋介石没法不考虑自己曾经的空袭日本计划。

这个计划该如何实施?

二、几乎不可能的作战准备

1938年3月3日,蒋介石下达指令,督促国民党高层制定出了一份被称之为《空军对敌国内地袭击计划》的作战方案。

这份计划绝对称不上详细,只是浅浅规定了空袭时间,大约为1938年5月。蒋介石的预期计划当中:中国的空军部队会从浙江、宁波出发,一路飞向日本的保军港和八幡市。

日本保军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日本的一个海军基地,驻扎着大量日军;而八藩市则是日本工业地带的命脉之一,是日本疯狂战争的工业补给站。

这两个地方对于日本都非常重要,如果蒋介石的空袭计划成功,那么对于日本侵略者而言,无疑是迎头重击。但是如果所有战争,都能按照作战计划执行,那么世上就没有难打的仗了。

首先浙江、宁波距离日本八番市,有足足980公里的距离,往返的话也就是将近2000公里左右。

虽然在今天的航天技术下,这样的距离不过几十分钟的时间就能赶到。但是对于当时的世界航天而言,能够实现这种轰炸计划的,只有德国产亨格尔111-A中型轰炸机和美国人所制造的马丁139WC型轰炸机,这样的装备在美国人和德国人手里都是宝贝,怎么可能轻易落在我军手中?

蒋介石尝试过用钱砸出来轰炸机。但是就当时的世界局势而言,美日两国尚未开战,美国自称中立,静待局势改变,根本不可能给中国售卖军火。而日本又与德国有同盟倾向,更不可能帮我国去攻击日本。

正当所有人以为我国空袭日本本土的计划,又要再次流产的时候,苏联却在此时站了出来。当时的日本盘踞我国东北已久,对苏联的远东地区虎视眈眈,苏联人自然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提出对我国进行军事援助。

不过,苏联人给蒋介石提供的只是中型轰炸机,毕竟蒋介石政府与苏联的关系,也处的不怎么样。看来来自苏联的帮助,也并不能让蒋介石的计划成功实施。

此时的蒋介石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其实他的手中还剩下两艘美式马丁139WC轰炸机,这是国军空军最后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蒋介石是绝对不会搬出来的。

但是就现在而言,这两家在抗战之前,就从美国购买的轰炸机,已经成为了蒋介石最后的救命稻草。作战计划终于准备就绪,那么这场轰炸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和结束?

三、特殊的轰炸

虽然轰炸机和轰炸路线都已经准备就绪,但是这场空袭行动,却依旧像儿戏一般。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当时的轰炸机载弹量不是很大,想要对城市或者港口进行轰炸,一般是需要集群出动,才能获得效果。

但是当时的中国只剩下两架能够飞抵日本的轰炸机,这样的数字显然是不够的。

而且,中国空军还必须考虑油耗的问题。对日本进行轰炸之后,日本人自然是不可能开放机场,让中国空军补好油再飞回来的,所以这场行动必定是没有任何补给的,一次往返飞行。

虽然蒋介石的两架远程轰炸机,可以飞行大约2000公里的距离,但是这也就意味着飞机必须满油出发,并且尽可能少携带弹药,以此来保障行动的成功进行。

最终这么一算:每架轰炸机只能携带,不超过500公斤的炸弹,两辆飞机加在一起,连一吨的炸药都没有。

虽然一吨炸药,这个数字听起来非常庞大,但放在战争当中却是九牛一毛。用数据举例:日本在当时所使用的主要轰炸机——97式轰炸机的最大载弹量是1000公斤。

也就是说,我国的两架飞机载弹量加在一起,才能比得过日军的一架飞机。而且,日本的飞机在轰炸时,必须成群结队的出动,十几架甚至几十架飞机一起盘旋投弹,才能达到战略效果。

反观我国空军的两架飞机,1000公斤的载弹量,实在是有些过于寒酸。显然,这1000公斤的炸药,就算能够成功投掷到日本本土,也不可能掀起什么波澜,最多就是让日本人更加变本加厉的报复,不可能影响战局。

那么,这次空袭到底是炸还是不炸?

显然,炸是要炸的,但是不能用炮弹来炸。既然无法保证效果,就没必要给日本人“挠痒痒”,这次既定的炸弹空袭,也在空军的商讨声中,逐渐变换了模样。

最终,我国空军决定让两架飞机投下宣传单,当做精神上的炸药。当时的日本国内,极度奉行军国主义,在教育和社会宣传上,蒙蔽普通日本国民的双眼。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很多影视作品当中,都有过对这段历史的反思。那时的日本国民,缺少对世界局势的正确认知,被政府哄骗成了一个又一个战争狂魔。

所以,如果能够让日本民众接受到,在东亚战场上真实发生的故事。那么对于日本人的后续军队凝结来讲,无疑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如果发挥得当,其效果不亚于将日本的海军基地和工业基地进行轰炸。

两架轰炸机只能投下一吨的炸弹,但是它们却能装载足足200多万张宣传单,这样的效果,绝对是令人可以接受的。

就这样,我国空军对日本的反战宣传,在1938年5月19日下午正式开始,负责整场行动的徐焕升带领着飞行员飞向了日本。

后来,这场行动被称之为“人道远征”。

四、人道远征的成功收官

我国的空军在5月19日下午14点正式起飞,带着满满两飞机的宣传单,跨过大洋,飞向日本。

之所以选择下午起飞,是因为我军想要趁着夜色完成这次行动。按当时飞机的飞行速率来看,从宁波到日本至少要花费13个小时,所以等到我国空军抵达日本时,已经是五月二十日的凌晨。

这次行动出乎意料的顺利,两架飞机在黑夜当中闪转腾挪,在日本上空下起了一场传单雨,覆盖面积极广。熊本,福冈,长崎等日本主要城市,在那一夜过后都被中国反战传单覆盖。

虽然这次行动看上去很轻松,但背后暗藏的危险却极大。日本在军国主义的影响之下,举国戒备森严,即便在黑夜里也有防空部队巡逻。我国的飞行员在出发之前,经历了两个多月的保密系统培训,这才成功绕过了防空部队的眼线。

在我军飞机想要离开时,日本地面部队终于发现了异常。当时的天空已经蒙蒙亮起,日本人发了疯似的爬上军舰,调整高射炮角度发动进攻,甚至还从台湾调用了战斗机,对我军这两架飞机进行拦截。

日本人之所以作出如此巨大的反应,是因为这是整个日本,有史以来第1次遭受到外国飞机的“空袭”,虽然我们给他们带去的是精神攻击,但这无疑也是一种耻辱。

虽然日本人大力阻挠,但是我国空军在最后还是成功返航,顺利结束了这次任务。“人道远征”的初步计划已经完成,而至于这场心理战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效果,也就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了。

五、做人不能太心软

中国的这次人道远征结束之后,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轰动。各大外国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毕竟在这之前,还没有任何一架外国飞机能够成功“轰炸”日本本土。

有趣的是,正是因为我国空军在最后放弃了使用传单,而不是炸弹,这样的做法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认可。

美国著名报刊《华盛顿邮报》,甚至将我军的这次空袭和日本的大屠杀相比,并称中国让日本无地自容。

的确,虽然一吨炸药并不能掀起什么波澜,但是如果放在平民区,也绝对能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伤,也算是报了南京大屠杀之仇。

不过,中国人打仗并不是为了屠杀,而是为了胜利和属于自己的主权,因此我们也绝对不会像日本干出那样屠杀平民,视人命为草芥的荒唐行径。

这场事件在国际舆论场上发酵的越来越厉害,但是在日本本土却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这不仅体现在前线日军的凶残和野蛮上,同时也体现在日本国民对战争的默默支持上。

在战争时期,绝大部分日本国民缩衣节食,自发为军队提供军费,家中父母督促孩子走向战场,甚至有些日本女人自愿成为军队慰安妇。

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如果没有举国之力支撑,他们又怎能抽出百万人的军队,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鏖战?当时的绝大部分日本国民和日本政府一样,都做着日本统一东亚走向世界的春秋大梦。

这场人道远征最终也不过是对牛弹琴,日本并没有在正面战场上有丝毫收敛之心,而是继续涂炭生灵,无恶不作。

现在看来,我们当时还真就应该扔下几枚炮弹算了,面对这样的禽兽之徒,我们真的不应拿出任何的仁慈之心。

参考资料

徐秉君.空前绝后的人道远征:"纸片轰炸"日本[J].文史月刊, 2016(3):9.

刘荷芬.抗战"飞将军"苏光华与震撼世界的人道远征[J].铁军, 2015(10):2.

陈亮,毛梦,卜一峰.空中"人道远征"--中国空军轰炸日本始末[J].海事大观, 2007(7):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天下长河征文# 很明显,皇帝对陈天一的态度变了。 没有了以前的容忍,也没有了从前的信任。看向陈天一...
原创 隋... 世人都说乱世出枭雄,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动荡不安稳的时期,三国和隋唐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期间,涌现出很...
原创 俄...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从现代的地图...
原创 人... 鬼谷子,本名王诩,因隐居鬼谷,故称鬼谷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神秘色彩的一个人物。 两千多年来,兵法...
原创 刘... 公元194年,曹操因为父亲被徐州陶谦手下给杀害了,所以开始大肆攻打徐州,来势凶猛,发誓要血洗徐州。当...
原创 清... 能被称作书法大家的人,通常会被认为家庭肯定富裕,才能够供得起他上学读书;或者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学历。然...
原创 晚... #深度好文计划#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踏足中国,权力格局被重新洗牌。清朝江山岌岌可危,皇...
原创 大... 在风起云涌的明末乱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不胜枚举。不过曾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扮演重要角色的要冲险隘...
原创 用... 用一首诗就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之冠 唐代历史上,“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
百余文物展现滇缅抗战历史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7月30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云南省保山市文物局主办,保山市博物馆、山西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