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酒的名字竟然是从饭馆传出
创始人
2025-07-10 22:02:35
0

历史名酒“赖茅”的名称来历居然与赖毛相关?这究竟是为何?

初入酒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开设“天福公”字号的总经理周秉衡与贾文钦等组织的股东生意因经营破产,周秉衡找赖永初求援,以图合作

此时的赖永初经营银号,资金积累盛丰,拥有巨资,早有兴办实业,发展经济之意,遂同意出资6万大洋作为投资股金,周秉衡将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茅台“衡昌烧房”入股成立了“恒兴实业公司”。赖永初出任公司经理,周秉衡任副经理。1941年时周秉衡因经营问题导致公司亏空,只能把“衡昌烧坊”卖给赖永初抵债。

扩建厂房,提升酒质

赖永初独资接过“衡昌烧坊”后便改名为“恒兴酒厂”

经营“恒兴酒厂”的第一件事,赖永初是先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马上增资扩建、改造厂房。恒兴酒厂内有大小酒窖17口,其中大窖6口,能容高粱30石(每石600斤),小窖11口,能容料20石,两条火烧烤灶分别置于两个烤酒车间厂房内还有宽大的晒槽,有石磨2副、马8匹,用于推磨

虽然产量提了上去,可酒质还未提升,销量还是未见增长,当时厂内设经理1人,工人20多人,后勤10余人。第一位经理为葛志澄,第二任为杨瑞五,第三任为韦岭至解放后,酒师叫郑义兴。当时的酒的质量不是怎么好,赖永初让葛经理,郑酒师把新酒、老酒、爆酒等各种轮次的酒运到贵阳,他自己研究、勾兑,经过二个月再勾兑,又请很多懂酒的人品尝,才把酒的品质兑好,然后把兑酒的方法告诉厂里的经理及酒师,照他的办法兑好后又运一部分到贵阳,再请其他人品尝,直到自己认为合格为止,此后就照此法办理,然后经过他在全国各地的庄号开拓市场,至贵州解放初期,其年产酒量达10万多斤

“赖茅”品牌的诞生

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期,茅酒的赝品充斥市场,华家“成义”生产的“茅酒”和赖永初“恒兴”生产的“茅酒”亦受到影响。赖永初对此深为关注,有意更换商标,另立酒名。

一次赖永初到遵义办事处考察业务,并深入市场了解时,偶见车站附近一家餐馆门前挤满了人看两个醉汉打酒官司,其中一人骂到:“儿 罗,输不起,变狗爬,你还划什么拳?”另一个涨红了脸,口沫四溅,拍桌大嚷:“老子赢你的‘快发百万’,硬要赖毛,是哪个龟儿子输不起?”赖永初一听“赖毛”二字灵感喷涌,劝他们不要吵,帮他们把这一桌的酒菜饭钱付了,他想:我姓赖,在茅台镇开厂烤茅酒,若将恒兴茅酒改叫‘赖茅’,岂不是一语双关,雅俗共赏,既明白易懂,宣传起来又容易上口。

赖永初回贵阳后,把这个想法告诉负责贵阳经理处(总号)汪大年等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大家一听,都拍掌大笑,认为既有趣,又切中酒名,真是难得的巧遇。赖永初马上把商标寄到香港印制了20万套,加上科学研究几个字,并注册,又请了一个律师马培忠为常年法律顾问,每年付他500大洋的保险费,由律师登报申明以负法律责任,如察觉伪造,即由律师负责,并装了一批小瓶赖茅酒,通过庄号在全国各地的机场、码头等地赠送,扩大影响(当时,赖永初派驻全国各地庄号的经理多达106人)。自此,“赖茅”之名一炮打响,因酒质酱香醇郁,开瓶飘香满堂,久而不散,入口丰满,虽醉而不感口干头晕,在省内外和国际上享有盛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佛慈制药:公司目前已在兰州市投...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在健康茶饮市场方面,公司和全球各家奶茶店有合作关系吗?有...
原创 王...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在他辉煌的战功背后,隐藏着一个让秦始皇心疼而又无奈的秘密——一个“恶...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做到友谊的了解。”这是林徽因的父...
原创 为... 我国古代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就是科举考试制度,它始于隋朝。有了这个制度,做官不再是被推荐或者家族传...
原创 清...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充满曲折和悲情。在晚清时期,实际上的统治者是慈禧,她...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创立了不同的学派,培养了众多的门徒,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原创 宋... 公元976年10月20日,赵匡胤被发现于万岁殿内离奇猝死,一天之后,赵光义在没有任何文字遗诏的前提下...
原创 为... 宋朝曾有两次结盟灭敌的尝试,却在这两次行动中引火烧身,导致最终被对方所灭。 第一次是金国和北宋的“...
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以善终的三位... 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能够全身而退、得以善终的将领却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三位这样的名将——王翦...
原创 刘...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于华夏大地,并相互争斗的历史刻画的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