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设备和技术能为茶叶色选工序带来些什么?投入和收益有多大?7月10日上午,记者深入潮南区红场镇,对该道工序数字化发展的最新情况进行了采访。
茶叶是红场镇的支柱产业,现有茶园1万亩。近年来,该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持续推动茶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其中,引入茶自动化色选生产线,便是这一举措的生动注脚。
走进红场茶自动化色选车间首层,一套崭新的数字化智能生产设备正高速运转,清新的茶香扑面而来。1台5米高的茶叶色选机正不间断作业,不一会儿工夫,机器就高效精细分离出茶叶、茶梗,整个过程几乎无需人工干预。
“我们可以调节设备的参数,让制茶的工艺效果达到最佳。”车间工作人员许镇贞表示,传统生产模式下,茶叶需要运载至潮州、惠来、福建等地进行分拣,不仅费时费力,农户交通住宿成本也高。
在引入价值65万元的茶叶色选机后,这些困扰已成“过去式”。数字化智能设备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促进降本增效的同时,茶叶的品质也有明显提高。
“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一期,该车间于2024年初开始统筹建设,2025年2月安装调试完工,3月投入生产,每天能加工2000多斤茶叶。”红场镇党委书记陈锡波说。
降本增效如何体现?据他介绍,以往10人工作一天的总和,现在这套设备运行1小时就能胜任,一年下来将为全镇2000户茶农节省400万元。
“数字化智能生产设备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切实减轻茶农负担。”陈锡波笑着说,“下半年,我们将提升10%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也增加企业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张伟炜
【作者】 张伟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