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政治家李德裕,长期地方任职政绩突出,入朝后成万古良相
创始人
2025-07-10 08:01:58
0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晚唐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李德裕。他曾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前期因受到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长期赴地方任职,但他在所任之地政绩突出。

李德裕后来终于在唐武宗朝代,被征召入朝当了宰相,他不仅辅佐唐武宗,开创了会昌中兴,而且他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的绝唱。被人们称赞为“万古良相”。

下面就来说说李德裕的传奇经历。

一。受党争排挤出京,地方任职政绩突出

李德裕出身名门,是唐朝元和名相李吉甫的次子。他从小胸怀大志,饱读经史,尤其精通《汉书》、《左传》,但他却不喜欢参加科举考试。 因父亲李吉甫担任宰相,李德裕先补任校书郎,到元和(唐宪宗年号)年间,为避嫌疑而到藩镇任职,他常为各藩镇办理文书之类的事务。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继位。穆宗对李德裕非常器重,不仅召他入翰林院,充任翰林学士,还常让他起草朝廷的诏制典册。李德裕也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他曾针对当时外戚干政的现象,上疏给唐穆宗建议纠正,得到唐穆宗的赞同。并改任李德裕为考功郎中、知制诰。

然而,好景不长,李德裕很快就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并长期被排挤出京,贬至地方做官。先是牛党之首李逢吉拜相,担心李德裕会破坏同党牛僧孺拜相,便将李德裕外放为浙西观察使。

李德裕并没有因此抱怨,他到任后革除陈规陋习,以儒家伦理道德教化百姓,并对不接受教育者绳之以法。几年之内便使得江南弊风尽除。李德裕还依据方志,整顿当地祠庙,保存供奉前代名臣贤后的祠庙,将其余四郡淫祠1100所全部拆毁,同时又拆毁私邑山房1460处,以肃清盗贼。受到当地百姓得拥挤与爱戴。

长庆四年(824年),唐敬宗继位。因年少而奢侈无度,虽曾敕令各地不准进贡,但不久便派使者往各地征收贡品。李德裕曾两次上疏,以太宗命李大亮停献名鹰、玄宗禁止在江南捕鴶诸鸟的故事为鉴戒,极力劝谏敬宗要以太宗、玄宗为榜样,学习汉文帝简朴的风尚,请求停止纳贡。唐敬宗终于采纳。但因当时还是李逢吉篡政,让李德裕始终不能回朝效力。

宝历二年(826年),唐文宗继位,看重李德裕的才华,加授他为检校礼部尚书。太和三年(829年),李德裕被召拜为兵部侍郎,裴度还打算推荐他为宰相。但吏部侍郎李宗闵(牛党代表)因得宦官之助,抢先拜相。他担心李德裕威胁自己的地位,将他外放为郑滑节度使。后被改授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使、西山八国云南招抚使。

再次因党争被排挤出京的李德裕,针对当时西川正值南诏入侵之后,民不聊生,而前任节度使郭钊却因病难以理事的现状,一到任后即着手整顿边防。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当地的山川、城邑、道路、关隘,进行调查研究,并绘制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

同时,李德裕又派遣使者入南诏,请求南诏遣返被俘的工匠。南诏遂将俘获的僧道、工匠四千余人放回唐朝。 他治理西川两年,西拒吐蕃,南平蛮蜒,境内安宁,使得民生略有恢复。

唐文宗后期,对李德裕还是比较信任的,他曾召李德裕入朝,拜为兵部尚书,后又拜相,加授同平章事,还免去李宗闵的宰相之职,让李德裕接任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

但后因唐文宗患病,曾向他献药的李训、郑注嫉恨与排挤李德裕,从而使得李德裕第三次出镇浙西。后来,李宗闵、李汉因结党被贬,王璠、李训也在甘露之变中被宦官处死。唐文宗这才对前事有所醒悟,知道李德裕是在党争中受到了诬陷。

二。辅佐武宗,开创会昌中兴

开成五年(839年),唐武宗继位,李德裕苦尽甘来,终于等到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武宗特别器重李德裕,将他从淮南召回朝廷,拜为宰相,授其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即位之初的唐武宗不理朝政,屡次出猎玩,直至深夜方才还宫。李德裕诚恳加以劝谏,得到武宗称赞,册拜他为司空。之后,他尽力辅佐唐武宗,开创了会昌中兴。

李德裕坚决反击回鹘,他征调六镇兵力,让石雄奇袭乌介可汗,并将太和公主夺回;采用分化瓦解的方略,孤立泽潞镇,同时又征调成德、魏博、河东等藩镇兵马,合兵进攻泽潞,最终平定泽潞之乱;为了加强相权,他提出“政归中书”,保证宰相确有辅佐之权,但又认为宰相在位时间不宜过长,建议限制宰相的任期。 他还恢复了中书舍人参与台阁常务的权力。

李德裕还曾与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商议,不许监军宦官干预军政,并限制其卫兵人数。这让武宗一朝,宦官始终不能干政;为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李德裕命吏部郎中柳仲郢裁减州县官吏,罢斥冗吏两千余人。

为国库储备足够的物资,李德裕曾建议设置备边库(后改名为延资库),户部每年储入钱帛十二万缗匹,度支使司、盐铁使司每年分别储入钱帛十三万缗匹,到第二年则减少三分之一,各道进奉的助军财货也一概储入,并以度支郎中主管此事。

特别是李德裕大力支持唐武宗的禁毁佛教行动:在会昌灭佛中,他的态度坚定而严厉。当时五台山僧徒多拒绝还俗,逃奔幽州。李德裕向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施压,张仲武只得严禁“游僧入境”。主客郎中韦博认为毁佛太过,也被外放为灵州道节度副使。

三。再贬至死,百姓惊骇,后皇追赠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病逝,宦官拥立皇太叔李忱为帝,是为唐宣宗。唐宣宗素来厌恶李德裕,亲政次日便免去李德裕的宰相之职,将他外放为荆南节度使。因李德裕执政多年,位重功高,时人闻其罢相,都非常惊骇。

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李德裕在崖州(今海南海口东南)病逝,终年63岁。 咸通元年(860年),唐懿宗为称赞李德裕辅政时的功勋,遂恢复李德裕太子少保、卫国公的官爵,并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

总之,晚唐时期的政治家李德裕,他曾经历六朝皇帝,前期因受到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长期赴地方任职,但他在任地方之职时政绩突出。后来终于在唐武宗朝代,被征召入朝当了宰相,他不仅辅佐唐武宗,开创了会昌中兴,而且他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的绝唱。被人们称赞为“万古良相”。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值得称赞,对国家忠诚无比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佛慈制药:公司目前已在兰州市投...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在健康茶饮市场方面,公司和全球各家奶茶店有合作关系吗?有...
原创 王...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在他辉煌的战功背后,隐藏着一个让秦始皇心疼而又无奈的秘密——一个“恶...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做到友谊的了解。”这是林徽因的父...
原创 为... 我国古代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就是科举考试制度,它始于隋朝。有了这个制度,做官不再是被推荐或者家族传...
原创 清...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充满曲折和悲情。在晚清时期,实际上的统治者是慈禧,她...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创立了不同的学派,培养了众多的门徒,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原创 宋... 公元976年10月20日,赵匡胤被发现于万岁殿内离奇猝死,一天之后,赵光义在没有任何文字遗诏的前提下...
原创 为... 宋朝曾有两次结盟灭敌的尝试,却在这两次行动中引火烧身,导致最终被对方所灭。 第一次是金国和北宋的“...
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以善终的三位... 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能够全身而退、得以善终的将领却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三位这样的名将——王翦...
原创 刘...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于华夏大地,并相互争斗的历史刻画的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