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禹治水这么大工程,为何找不到一点痕迹?俄专家:治的不是黄河
创始人
2025-07-10 03:32:06
0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商颂·长发》

对于全世界来说,水患都是一个大灾难,这种灾难往往十分迅猛,让人措手不及。

因此,从古代开始,治理洪水就成为了历朝历代都要必经的过程。

而我国治理水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鸿蒙时期,但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于水患通常没有更好的办法。

因此,每年都有无数人,葬身于汹涌的洪水之中。

而我国第一次在水患治理方面,颇有成效的便是“大禹治水”。

大禹敏锐的察觉到,对于水患是堵不如疏的,所以他带领人们,花费了多年时间去修渠排水,最终保得了一方平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禹的功绩是值得立碑写传的,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这样纪念大禹。

但是非常让人不解的一点是,在漫长的考古历史上,学者们都没有发现相对应的“证据”。

这不禁让人怀疑,大禹治水是不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

就在众说纷纭之时,一个俄罗斯的学者,却站出来为大禹说话,他声称找不到历史痕迹,是因为大禹压根不是治理的黄河?

那么他说得是真是假呢?大禹治水背后又有着着什么秘密呢?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就是夏朝。

但是在夏朝之前,其实中国经历了更长时间的原始社会,那是一个构建人类秩序的年代。

在原始社会的末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极为统一的社会价值观了。

在这种价值观的催生下,中国也就诞生了领导者,而在这些领导者里,尧无疑是最为优秀的一个。

但纵然是他,在黄河水患的治理上,也无计可施,大水会冲垮人们的房屋,淹死人们的牲畜,使百姓民不聊生。

对此,尧只好向一个叫做鲧的下了命令,要求他治理好水患。

对于治理水患,鲧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筑建更高的堤坝来拦住洪水。

可是这种办法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果,甚至于鲧治理了水患九年,越治理越严重。

以至于后来洪水把堤坝冲毁了,灾情变得更加严重,而百姓们的生活,也被水患侵蚀的更加艰难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尧因病过世,把位置让给了舜。

舜一上任,就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把鲧斩杀了。

随后把治理水患的任务,交给了鲧的儿子大禹,对于大禹来说,父亲的下场,让他心惊胆战。

于是他极为聪明的改变了策略,对于洪水不再“围追堵截”,而是进行有序的疏通。

为了建立合理的疏导方式,大禹开始组织当地的百姓修建水渠。

通过水渠等建筑,洪水不仅没有毁坏人们的梯田,甚至转而为百姓所用,百姓们可以用疏导来的洪水灌溉、生活等。

在大禹治水的十三年里,他什么都肯做,但是唯独回家看看,他做不到。

甚至于好几次他路过家门,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无法进门享受家庭之乐。

但是,他随后想到受苦受难的百姓,于是还是忍痛离开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编成话本,流传了下来。

但是也就因此,现代人们诞生了一个疑问?

如果大禹真的做过这么多事情的话,那么为什么一整条黄河上,都没有大禹留下的痕迹呢?

对于郭静云来说,尽管自己不是中国人,但是她却对中华民族的泱泱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对于大禹治水,虽然在中国流传下来的青铜器上都有记叙,但是无数专家,几次勘察了黄河,都没有找到大型的、经过人工雕琢的工程。

由此,这样成为了一个考古界的难题。

这样一个难题,对于热衷中国上古文化的俄罗斯专家——郭静云来说,实在是太有挑战性了。

在翻阅了相关古籍和实地勘察后,她提出一个极为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大禹的确治水了,但是治理的却并非黄河水。

郭静云认为,在古代,中国黄河上游的水患并不严重,因为上游的山地多,可以把河水很好的分流。

而黄河中下游,尽管有比较严重的水患。

但是基于当时黄河流域的社会治水技术,以及和书中记载的水患规模不同,大禹也不可能在这里治水。

那么,唯一一个可能性就指向了,大禹并非在黄河治理水患,而是在长江治理的。

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是有的。

因为在5300之前,长江流域就发现了大型的水利建筑,这无疑是表明了,在尧舜时期,长江流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治水技术。

而且相比于黄河流域,显然长江流域的人们分化没有那么严重,对于治水,可以动员起足够的人力。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郭静云这只是一个观点,并没有实际的证据做支撑。

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新思路,对于我们研究古代的风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水患尽管依旧是一个重大危害,但是人们已经可以利用科学手段,来预防、减少水患带来的损失了。

在我国,建设水库是一件极为重要的要紧事。

利用水库提前进行洪水的积蓄,譬如著名的三峡水库,它累积储蓄了300亿立方米的洪水。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让洪水错峰流动,最大程度上,减轻应对水患的压力。

当然对于我国的抗洪思路来说,除了疏,自然也要堵。

就譬如在198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后,我国就着手修建了长江大堤。

和古代不同的是,如今我们修建堤坝的能力和材料都大大加强了。

在这些科技的加持下,我们为原有的堤坝加上了一层“铜墙铁壁”,可以进一步抵挡洪水的侵袭。

事实上,不论是在什么时候,治水最终指向的都是人,只有人存在,才能阻止“洪水猛兽”。

几千年前的大禹是这样,几千年后军人们也是如此。

正是有了他们的守护,我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越过越安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技之长大胆做个人IP自媒体:... 最早注意到"能量"这个词,是在4年前。 那时候为了做好自媒体,我拜博士茶馆幕僚专家张铭博士为师。 在...
郑州人民公园聚众打人事件已抓获...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日,多名网友发文称,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发生聚众殴打他人事件。网传视频显示,夜晚...
原创 包... 从几何时,我们的各种传说,戏剧都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惩恶扬善,嫉恶如仇,明察秋毫,铁脸无私。这个...
原创 殖... 从中世纪开始,人类文明蓬勃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血腥和暴力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
原创 1... 1937年四行仓库保卫战堪称一曲悲壮之歌。虽然当时外界宣称“八百壮士”鏖战于小仓库内,实际人数仅为3...
原创 华...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发动雷霆攻势,一举逮捕“四人帮”主要成员,稳定了上海和国内的局势。 事后...
原创 明... #深度好文计划#南海诸岛,自古便是华夏之疆土。纳土纳群岛,曾是我国先民建立的家园,历史长河中,这片土...
原创 唐...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唐朝襄州襄阳人,是我国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 张柬之大器晚成,步...
原创 秦... #深度好文计划#秦朝覆灭,功臣多遭厄运,唯王翦明智,舍弃权势,隐退山林,子孙因而昌盛。其后人分衍两大...
原创 “... 为了使军队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现代化,在经过慎重考量之后,我国在1988年决定恢复军衔制度。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