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商颂·长发》
对于全世界来说,水患都是一个大灾难,这种灾难往往十分迅猛,让人措手不及。
因此,从古代开始,治理洪水就成为了历朝历代都要必经的过程。
而我国治理水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鸿蒙时期,但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于水患通常没有更好的办法。
因此,每年都有无数人,葬身于汹涌的洪水之中。
而我国第一次在水患治理方面,颇有成效的便是“大禹治水”。
大禹敏锐的察觉到,对于水患是堵不如疏的,所以他带领人们,花费了多年时间去修渠排水,最终保得了一方平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禹的功绩是值得立碑写传的,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这样纪念大禹。
但是非常让人不解的一点是,在漫长的考古历史上,学者们都没有发现相对应的“证据”。
这不禁让人怀疑,大禹治水是不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
就在众说纷纭之时,一个俄罗斯的学者,却站出来为大禹说话,他声称找不到历史痕迹,是因为大禹压根不是治理的黄河?
那么他说得是真是假呢?大禹治水背后又有着着什么秘密呢?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就是夏朝。
但是在夏朝之前,其实中国经历了更长时间的原始社会,那是一个构建人类秩序的年代。
在原始社会的末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极为统一的社会价值观了。
在这种价值观的催生下,中国也就诞生了领导者,而在这些领导者里,尧无疑是最为优秀的一个。
但纵然是他,在黄河水患的治理上,也无计可施,大水会冲垮人们的房屋,淹死人们的牲畜,使百姓民不聊生。
对此,尧只好向一个叫做鲧的下了命令,要求他治理好水患。
对于治理水患,鲧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筑建更高的堤坝来拦住洪水。
可是这种办法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果,甚至于鲧治理了水患九年,越治理越严重。
以至于后来洪水把堤坝冲毁了,灾情变得更加严重,而百姓们的生活,也被水患侵蚀的更加艰难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尧因病过世,把位置让给了舜。
舜一上任,就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把鲧斩杀了。
随后把治理水患的任务,交给了鲧的儿子大禹,对于大禹来说,父亲的下场,让他心惊胆战。
于是他极为聪明的改变了策略,对于洪水不再“围追堵截”,而是进行有序的疏通。
为了建立合理的疏导方式,大禹开始组织当地的百姓修建水渠。
通过水渠等建筑,洪水不仅没有毁坏人们的梯田,甚至转而为百姓所用,百姓们可以用疏导来的洪水灌溉、生活等。
在大禹治水的十三年里,他什么都肯做,但是唯独回家看看,他做不到。
甚至于好几次他路过家门,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无法进门享受家庭之乐。
但是,他随后想到受苦受难的百姓,于是还是忍痛离开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编成话本,流传了下来。
但是也就因此,现代人们诞生了一个疑问?
如果大禹真的做过这么多事情的话,那么为什么一整条黄河上,都没有大禹留下的痕迹呢?
对于郭静云来说,尽管自己不是中国人,但是她却对中华民族的泱泱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对于大禹治水,虽然在中国流传下来的青铜器上都有记叙,但是无数专家,几次勘察了黄河,都没有找到大型的、经过人工雕琢的工程。
由此,这样成为了一个考古界的难题。
这样一个难题,对于热衷中国上古文化的俄罗斯专家——郭静云来说,实在是太有挑战性了。
在翻阅了相关古籍和实地勘察后,她提出一个极为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大禹的确治水了,但是治理的却并非黄河水。
郭静云认为,在古代,中国黄河上游的水患并不严重,因为上游的山地多,可以把河水很好的分流。
而黄河中下游,尽管有比较严重的水患。
但是基于当时黄河流域的社会治水技术,以及和书中记载的水患规模不同,大禹也不可能在这里治水。
那么,唯一一个可能性就指向了,大禹并非在黄河治理水患,而是在长江治理的。
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是有的。
因为在5300之前,长江流域就发现了大型的水利建筑,这无疑是表明了,在尧舜时期,长江流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治水技术。
而且相比于黄河流域,显然长江流域的人们分化没有那么严重,对于治水,可以动员起足够的人力。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郭静云这只是一个观点,并没有实际的证据做支撑。
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新思路,对于我们研究古代的风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水患尽管依旧是一个重大危害,但是人们已经可以利用科学手段,来预防、减少水患带来的损失了。
在我国,建设水库是一件极为重要的要紧事。
利用水库提前进行洪水的积蓄,譬如著名的三峡水库,它累积储蓄了300亿立方米的洪水。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让洪水错峰流动,最大程度上,减轻应对水患的压力。
当然对于我国的抗洪思路来说,除了疏,自然也要堵。
就譬如在198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后,我国就着手修建了长江大堤。
和古代不同的是,如今我们修建堤坝的能力和材料都大大加强了。
在这些科技的加持下,我们为原有的堤坝加上了一层“铜墙铁壁”,可以进一步抵挡洪水的侵袭。
事实上,不论是在什么时候,治水最终指向的都是人,只有人存在,才能阻止“洪水猛兽”。
几千年前的大禹是这样,几千年后军人们也是如此。
正是有了他们的守护,我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越过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