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台儿庄战役中,池峰城率领三十一师坚守台儿庄,与日军激战十余昼夜,不退半步。关键时刻,他命令炸毁运河上的浮桥,背水一战。午夜时,他组织敢死队数百人反冲锋,成功夺回四分之三的阵地,迫使敌军退守北门。这一胜利为次日合围日军奠定了基础,最终赢得了“台儿庄大捷”,但也付出了惨痛代价......”
傅作义是我国著名的“善守将军”,以1927年的“守涿州之役”以少胜多,以弱制强,从而名声大噪。
他本人也非常“高傲”,对其它一些国军名将不屑一顾,却唯独敬重池峰城,台儿庄一役后,称其为:“中国战史上一神人也,他镇守台儿庄,堪称史无前例,我若遇之当以师礼相待。”。
就连蒋校长在台儿庄战场视察时也对池峰城说:“你长官说你是忠勇之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今天我们来走进池峰城的一生,看看他当年在台儿庄是如何抗击日寇,拿下首功的。
解放之后他的结局如何?
池峰城(1903年-1955年),字镇峨,又名池凤臣,河北省景县人。
他出生贫困,于1920年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先后担任排长、连长。
1927年后,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营长。
中原大战后,担任国民党政府军陆军第二十六军第三十一师师长。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此时,华北战场面临严峻的形势,蒋介石任命孙连仲为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团司令,令其率部北上支援29路军作战。
师长池峰城率领第31师参与战斗,然而,由于对日军的不了解,31师在8月5日遭受日军进攻,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好在,师长池峰城英明指挥,部队坚持了两天,但由于损失过重,被迫撤往涿州休整。
池峰城接受了守卫涿州的任务,在军官会议上,他下达了坚守涿州的命令,然而,高级军官蠢蠢欲动,尤其是第92旅旅长刘德恒表示强烈反对。
随后,刘德恒擅自率领部队撤出涿州,导致涿州在孤军奋战一天后沦陷。
池峰城手下也只有一支第91旅。
为了挽回“颜面”,孙连仲下令逮捕刘德恒,准备报请军法执行总监部批准枪决刘氏以肃军纪。
然而,池峰城在孙连仲面前为刘德恒求情,将其救下,但第92旅的番号被取消,改称第93旅。
在9月15日,31师防御阵地被敌冲破,孙连仲被迫转进冀西南,撤至石家庄一带休整。
随后,30军在抗日战场上接连奋战3个月,仅剩1800人。
经过河北、河南保安团补充,30师和31师分别达到近万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全是新兵蛋子的部队,竟然在台儿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
次年春,日本华北军占领山东衮州和青岛,计划通过速攻台儿庄来图谋徐州,推动灭亡中国计划。
3月16日,矶谷师团放弃解围临沂的坂桓师团,孤军向台儿庄进攻。
李宗仁急调第二集团军的孙连仲驻守。
孙连仲令三十一师池峰城在台儿庄主阵地布防,二十七师和三十一师守备东西两侧。
当时的作战计划是,池峰城的31师吸引日军主力,而汤恩伯则率领20军团正面迎战。
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形成牵制。
为支持第五战区,朱德总司令调遣三个师从南北方向攻击日军,干扰其合围计划。
濑谷支队在1938年3月24日才抵达台儿庄,根本没有将31师放在眼里,认为两天可南下攻占徐州,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此时中国军队在单兵素质和实力上已经得到巨大提升。
3月25日早6时,池峰城指挥铁甲第3中队突袭日军阵地,取得小胜。
当日军反应过来时,铁甲队已返回南岸。
上午10时,日军以重炮和坦克向台儿庄城全线发起进攻,中国守军抵抗。
下午4时,日军继续进攻台儿庄,城墙悉数被摧毁,中国守军奋起反抗,成功歼灭逼近的日军。
激战中,2百名日军被困泰山庙附近,最终在晚上8点被中国守军歼灭。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31师在此战中俘获5名日军,极大的鼓舞了战士士气。
随后,池峰城采取防守策略,181团、185团守势坚定,186团撤回城内加强防守。
中国守军英勇抵抗,暂时阻止了日寇步伐,但随着敌军战车抵达,31师陷入困境。
战至27日,台儿庄战局仍处于僵持,濑谷启开始着急了,计划投入全部兵力攻台儿庄,但因担心枣庄方向安全而撤回命令,失去了攻城最佳时机。
当天,李宗仁命令汤恩伯主力南进,放弃枣庄、峄县计划,以消灭台儿庄敌军。
28日上午,日军再次猛攻台儿庄北站,在坦克和重炮掩护下攻入城内。
第31师伤亡惨重,城内防线崩溃,王祖献带领战士们拼死抵抗,在夜色下与敌人肉搏,几乎全营战死。
29日,台儿庄仍在我军手里,矶谷廉介给濑谷启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尽快拿下。
随后,四面八方的援军对第31师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池峰城致电孙连仲,请求部队撤至运河南休整。
但此方案被驳回,孙连仲继续要求死守台儿庄,同时要求第二集团军实施外围反击,减轻正面压力。
在当时的力量对比下,31师能坚守至今已经是“奇迹”。
但军令不可抗,随后池峰城传达了死守的军令,令人震惊的是,31师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杂牌军”了。
他们决心誓死抵抗,势必要与阵地共存亡。
兵员不够,炊事员、师部参谋人员都拿起枪上了战场。
池峰城下令炸毁浮桥,带领31师自断退路,决意背水一战。
面对当前战局,汤恩伯提出转移阵地,关麟征表示反对,这样可能对整个战局不利。
汤恩伯细致思考了关麟征的建议,重新评估敌情并进行新的部署。
他决定通过第85军假装进攻的方式制造敌方的错觉,并同时做好迅速准备援军的准备。
在濑谷支队全力发起最后一波强攻台儿庄的同时,周围的国军也积极调动,汤恩伯的主力部队南下并成功收复沿途村庄。
在31日,他成功与孙连仲取得联系。
此刻,汤恩伯的第20军团与第75军团围击了南下支援的坂本支队,彻底扭转了台儿庄的战局。
随后,31师展开大规模反攻,以西北军为代表的敢死队“53壮士”奋勇贴身搏杀,只有13人生还。
孙连仲奖赏每人30块大洋,但领头士兵拒绝:“我们是为国家、人民而战,不是为了金钱。”
据统计,当时共有329名壮士报名敢死队。
随后,第二师计划围剿濑谷支队,但日军增援迫使我军转变计划。
濑谷亲自督战夺取大半个台儿庄,第27师伤亡惨重。
4月6日黎明,汤伯恩率部奇袭敌人后方,与李宗仁夹击,日寇已经陷入困境,物资匮乏,战车悉数被摧毁,全军士气低迷,最终台儿庄战局峰回路转,我们胜利了......
池峰城师长在战场上流连数日,捡拾着士兵残骸,泪流满面......
4月7日,城内日军全部被肃清,这一战成为抗战全面爆发以来的首次大捷。
第30军伤亡10000余人,日军伤亡7000余人。
战后,军委嘉奖田镇南、张金照、池峰城等高级将领。
不过,台儿庄一战后,第30军元气大伤,尤其第31师战斗兵不满千人。
尽管如此,第30军还是奉命参加了武汉会战......
池峰城于1939年3月成为30军军长,率领的31师在战场上多次击败日寇。
可惜由于国民党内部政权争斗,31师在血战台儿庄后被军政部解散,原部队被打散,30军也被调至胡宗南指挥。
解放战争时期,池峰城不想打内战,便辞去一切职务,选择在北平安居。
1949年北平和平起义前夕,他策动军统局北平站长徐宗尧少将及特工人员举行起义,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4月1日,池峰城将军因“历史遗留问题”受审,关键在于副官李颖的“诛心”伪证,指控池峰城与徐宗尧勾结,等待蒋介石回归。
1955年3月16日,池峰城在北京狱中病逝,家人被拒收尸,仅留衣冠冢。
后查明,李颖的伪证纯属私情,与池峰城长期通奸,并生下一女。
池峰城去世后,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1955年,李颖因违犯党纪、欺骗组织被开除党籍,被评为“品质恶劣”,最终退休到北京某附中担任干部。
80年代,李颖对池峰城的儿子池皓表示,“只有等台湾解放了,池峰城的问题才能澄清”。
90年代,李颖向采访者声称当年曾多次为池峰城喊冤、说情并请求收尸,但都被上级拒绝....
好了,以上就是“战神”池峰城的全部内容,大家看完有什么想说的呢?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