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以后,为何明廷不让太子继位反而立郕王朱祁钰为新君?
创始人
2024-11-15 22:54:46
0

原标题:土木堡之变以后,为何明廷不让太子继位反而立郕王朱祁钰为新君?

土木之变是指明朝英宗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的兵败事件。此役英宗被俘,二十余万大军损失惨重几近全军覆没,明朝因此由盛转衰。

明英宗御驾亲征时留下的政治格局是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郕王朱祁钰留守负责监国之事。

按理说一般皇帝御驾亲征,是皇太子留下来监国。

像明英宗的爷爷明仁宗没登基之前就是这样,身为战争狂人明成祖的儿子,仁宗在皇太子期间干的最多的应该就是成祖御驾亲征之时留守后方负责监国了。

但英宗御驾亲征时皇太子朱见深未满二岁,虚龄勉强二岁而已,根本履行不了监国之事。

所以明英宗的异母弟,仅比他小一岁的郕王朱祁钰留守负责监国之事。

即使如此,按照正常继位程序也是朱见深继承皇位。

但历史很多时候是捉摸不透。

土木之变以后,英宗被俘,朝野人心惶惶,瓦剌大军直逼北京。(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明庭之内大臣徐有贞以星象有变的理由提出南迁,一时之间很多大臣都同意南迁回到明帝国最初的都城南京,这时候负责兵部的兵部左侍郎于谦开始发话了,坚决反对南迁,并且力主抗击也先的瓦剌大军。

明朝的兵部也是一个实权部门,有着兵权。当时兵部尚书邝埜随着明英宗御驾亲征战死于乱军之中,身为留守北京负责主持兵部工作的于谦自然是拥有很大的发言权。

于谦力主抗战,先后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和内阁学士陈循等大臣的支持。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也肯定了他的主张,因此抗击瓦剌大军的决策定下来了。

在于谦的反对之下南迁作罢,正面刚瓦剌大军开始。

于谦也升任为兵部尚书。

这时候新的问题来了,南迁作罢,明英宗被俘于也先的瓦剌大军之中,也先肯定会借着英宗的名义骗开关防,明庭又不想坐以待毙,所以自然要选择一位新的皇帝。

在这种危机时刻,两岁的太子朱见深自然不合适主持大局,两岁的孩子在平常登基都是危险,更何况在这种紧要关头更是显得“主少国疑”,国家需要的是一位长君。

而明英宗的异母弟,当时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自然是合适人选,而且朱祁钰也支持于谦为首的主战派。

于谦与孙太后商量以后,郕王朱祁钰成为新皇帝,是为明代宗。(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明英宗因此成为太上皇。

最后在明代宗的支持下,于谦全权负责下,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大明王朝因此度过了一次生死考验。

于谦的行为当时看来有些权臣的作风,但纵观于谦为官清廉的一生,被抄家时甚至抄家的锦衣卫都觉得惭愧。还有不参与皇族内斗,后来英宗回国被囚禁起来以后,有臣子拥立他复辟之时,手握兵权的于谦得到消息后也是听之任之,最后更是被冤杀。

可见于谦真乃一代完人,值得我辈学习和敬仰!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1958年,陈毅在江西南昌,与昔日老友贺子珍相见,几人坐在一起,追忆往事,57岁的陈毅回味着:...
原创 读... 文 / 子玉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战国的主题是变法,但目的都是为了竞争,以超越别的诸侯进而称霸,统一天...
淬励井岗教育,激扬皖西风采 ——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赴井冈山雕塑园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2024年7月15日,蒲公英红色文化...
原创 看... 1939年,有记者统计出了当时中国国库的所有资产约60亿美元,其中令人震惊的是反动势力国民党蒋介石一...
原创 李... 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这是一段发生在隋末唐初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两位英雄——徐世勣和单...
原创 哪... 哪三个原因导致白起之死?只会打仗,他的局限性导致他的悲剧 长平之战后,秦召襄王否定白起继续进攻赵国的...
原创 难... 唐太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上皇帝,有“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不是那种坐在指...
原创 俄... 俄国是欧洲近代史上六大列强之一,自彼得大帝实行西化改革后,俄国先后击败瑞典与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东欧...
原创 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虽然其武力值从正史三国志来看,与孙坚的水平相当。但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却是毫...
民众暑期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 7月17日,江西南昌,民众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参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