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位开国少将后成正国级,两位深受毛主席器重,一位被邓小平认可
创始人
2025-07-08 17:02:08
0

1955年,我军进行了全军的第一次大授衔,在这次授衔仪式上,总共有上千人被授予了将级以上的军衔,这其中,被授予少将军衔的人最多,截止到1965年,有1360人获得了少将军衔。

在这1360人中,有三位少将后来发展的不错,都成为了正国级,这三人中有两位深受毛主席器重,而另一位,则是得到了邓小平的认可。

他们分别是汪东兴,李德生,以及刘华清。

汪东兴是江西弋阳县人,1916年出生,少年时期,他接触了革命思想,随后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先后担任儿童团团长,少先队队长等职,1932年,16岁的汪东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转为由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队伍中的一员。

1933年,汪东兴跟随红军队伍来到了中央苏区,他先后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长征开始后,他历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直属队指导员,红军第二野战医院政委等职。

抗战时期,汪东兴并没有在抗日前线,而是在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医院副院长,八路军军医院副院长等职,1945年七大时,他曾被选为七大候补代表。

1947年,汪东兴被调到中央领导的身边做警卫工作,汪东兴当时主要的任务就是保卫毛主席,在陕北打游击战时,汪东兴尽心尽职,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央决定新中国的首都就定为北平。

汪东兴先于毛主席他们前往北平,为他们居住的香山双清别墅进行警戒,3月26日,毛主席来到了双清别墅居住,建国后,汪东兴历任公安部八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等职。

1955年,汪东兴被授予少将军衔。

毛主席非常信任和器重汪东兴,1949年冬天,毛主席前往苏联访问时,曾点名要汪东兴负责自己的警卫工作,他说:“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

后来毛主席几次前往河南,江西,湖北等地视察工作时,都是由汪东兴负责警卫工作,文革时期,毛主席在对一些老干部进行保护时,也都是由汪东兴传话。

1976年,汪东兴为文革的结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7年,他被选为政治局常委,成为了副国级,1980年,他辞去所有职务。

2015年,汪东兴因病去世,享年100岁。

李德生是河南新县人,1916年出生,14岁时,他参加了红军,此后在鄂豫皖苏区历任交通班班长,班党支部书记等职,1935年,在红四方面军长征时,李德生因为反对张国焘,而被错误的撤销了职务,直到后来到了1936年,他才被平反。

抗战时期,李德生先后担任八路军排长,营长,团长等职,抗战胜利时,李德生时任八路军太行纵队第4支队769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历任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7旅旅长,二野第三兵团12军师长等职,当时李德生的顶头上司,就是赫赫有名的王近山将军。

建国后,李德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历任志愿军35师师长,12军第一副军长等职,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众所周知秦基伟带领15军打出了志愿军的国威,鲜为人知,在上甘岭战役的后期,实际上就是李德生领导的。

回到国内后,李德生历任12军军长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1年,李德生前来100团二连调查训练情况,意外发现了一位能人郭兴福,在他的指导下,郭兴福创造出了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8月,总参军训部《军训通讯》杂志副总编郝云虹等人路过12军时,观看了郭兴福的“训练”,他们深为震撼,10月,他们在《军训通讯》特地出了一期增刊,专门介绍郭兴福的教学经验。

1964年初,中央军委号召全军学习郭兴福教学法运动,引起了全军的热烈响应。

文革开始后,李德生担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省革委会主任,1968年10月,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当周恩来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突然打断了他问:“哪个叫李德生?”

周恩来立刻示意李德生站起来,介绍说:“李德生同志,是安徽省革委会主任、十二军军长。”毛主席看到李德生站了起来笑着说:“不认识你呀,你这个同志。”

毛主席再问:“你是哪里的人呀?”

李德生:“河南新县人。”

周恩来插话:“是不是和许世友同志一个县啊?”

许世友听后转过头说:“德生同志是和我一个县。”

毛主席再问:“你今年多大岁数了?”李德生:“52岁。”

毛主席:“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不是通报了他那个整芜湖吗,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是复杂了,你是怎么搞的啊?”

李德生简单的回答:“就是大造舆论。”毛主席听后很满意:“是啊,就是要造舆论。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几十年了,就是靠造舆论。不然的话,怎么能拉起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搞那么多队伍。不做群众工作,你没有群众,也就没有军队,没有党,没有无产阶级政权。”

毛主席记住了李德生的名字。

1969年在九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周恩来再念到他名字的时候,毛主席说:“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站了起来,毛主席问:“你多大年纪了啊?”

李德生回答:“53岁。”

1970年,李德生来到北京,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之后 他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1973年,李德生被选为政治局常委,成为了正国级,李德生能有如此的成就,实际上也是源于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此后,他历任国防大学政委,党委书记等职,1990年,李德生离休,他于2011年去世,享年96岁。

第三位成为正国级的开国少将,他叫刘华清。

刘华清湖北黄安人,1916年出生,1927年,黄麻起义后,刘华清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工作,曾任儿童团团长等职,土地革命时期,刘华清历任二十五军政治部科长,第十五军团政治部科长等职,抗战时期,刘华清历任129师司令部秘书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刘华清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第6旅政委,二野11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建国后,刘华清历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5年,邓小平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在他的领导下,全军整顿工作开始陆续展开,时任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由于工作非常不顺心,就给自己这位二野领导写信,他希望能够继续工作。

5月,邓小平做出批示:剑英、春桥、振华同志:刘华清同志的问题,即使当时是中央处理的,现在也由海军商同科委做出实事求是的结论。至于他的工作,可由海军党委考虑,也可以回到科委工作。如何,请酌。并请振华同志过问一下。

尽管如此,刘华清还是没有工作,后来邓小平又辞去职务,此事也就搁置起来,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为了尽快改变十年动乱给军队装备发展造成的混乱局面,决定加强对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刘华清被重新启用为国防科委副主任,1979年,由于对越自卫反击战,刘华清又来到了总参,担任副总参谋长,刘华清在对越自卫反击中贡献很大,他确保了前线源源不断的弹药供应。

1982年,中央军委慎重考虑后,又任命刘华清为海军司令员,刘华清来到海军后,先后进行了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业务整顿、安全整顿等,还搞了了财务、营房大检查,这使得海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1987年,邓小平主动辞去职务,但是仍然被选为军委书记,半个月后,中央通知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去开会,来到景山,邓小平指着刘华清和洪学智说:“军委决定,调你们来,担任军委副秘书长。”

听到这消息,刘华清觉得很意外,因为这一年他已经71岁了,按照中央提倡的干部年轻化,他已经做好了退休的决定,但是邓小平的这番话,改变了他的想法。

邓小平又指着刘华清说:“调他来,就是抓现代化,抓装备。”

1989年,邓小平正式辞去所有职务,同时,他也提议要刘华清担任军委副主席,邓小平说选刘华清当军委副主席,恐怕只比看资格好。

对于这个任命,刘华清更加意外,同时,他也能感受到邓小平对自己的认可,1992年,刘华清被选为政治局常委,成为了正国级。

直到1997年卸任,刘华清将自己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早在海军工作时,刘华清非常重视航母的发展,他曾说:“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1982年,刘华清任海军司令员时,他一手推动了航母的前期论证与预研工作,后来,刘华清被称之为我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

2011年,刘华清因病去世,享年95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热身赛-杨舒予15分杨力维关键...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8日消息,2025年中国女篮热身赛继续进行。在长沙,终场前19.5秒杨力...
原创 清...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始于中英鸦片战争,当时中国还在大清国的治下,统治者为道光皇帝。我们也都知道...
原创 关... 夜幕低垂,蜀汉边疆的寂静只被偶尔的马蹄声打破。在这乱世之中,英雄辈出,而关羽身边的三名得力干将更是传...
原创 8... 1987年10月的一天,刚回到平壤的金贤姬走下飞机,准备将手上特意买来的毛背心带给母亲,却立刻接到上...
原创 史...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自古以来,废太子,往往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通常难逃被谋害的厄运。 然...
原创 中... 1974年,因为组织派发的工作始终没有着落,江渭清不得不赋闲在家。在这段时间里,他先后接到了五次中央...
原创 定... 1853年5月,就在定都天京后两个月,太平天国统帅部决定来一场史上少有的豪赌,即是挥师北伐,一举荡平...
原创 都... 元青白釉折肩钵。青白瓷是宋、元时期南方地区生产的一种重要瓷器品种,质感如青白玉。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
原创 1... 1953年12月下旬,毛主席的60岁生日即将到来,金日成遣人送来了24箱苹果,以作寿礼。 毛主席收下...
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 新华社电 三星堆考古又“上新”!23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