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刘备、关羽和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元勋,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义兄弟。 #深度好文计划#
他们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为忠义无双、英勇无敌的英雄人物,但在《三国志》中出身却并不如传说中那么神奇,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没有详细描述刘关张三人前期的发展史,那么他们是怎样从平民百姓成长为名震天下的名将的呢?武功又是如何锻炼和展现的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够为大家解惑。
刘备的发展史
刘备是涿郡涿县人,名义上是汉室宗亲,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因汉朝推恩令的实行导致刘备这一脉很早就落寞了,虽顶着皇室宗亲的名头却没有什么名望和地位。
刘备的父亲早逝,他只能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过着贫苦的生活。
十五岁时母亲让刘备去游学,曾先后拜郑玄、卢植等名士为师,还与公孙瓒等人结为朋友,学习儒家经典和兵法。
刘备虽然出身低微,但有着远大的抱负,希望能够匡扶汉室平定天下,后来还参加朝廷对黄巾军的平叛。
刘备的武功并不出众,也没有什么绝技或武器,最擅长的是用刀和弓箭。
不过,作为一个在外游历的人多少有一些傍身的武功,更何况刘备还参加过黄巾军的平叛,即使没有名师指导也能自学一二。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经常比试武艺,刘备用刀与关羽对练从不占光到不落下风,用弓与张飞对射从不是一合之敌到不分胜负,都说明刘备在实战中不断进步。
或许刘备的刀法和弓法都不如关羽和张飞,也没有他们那么精湛和威猛,但也足以应付一般的敌人。
更何况刘备的真正优势不在于武功而在于仁德,广结良臣义士团结各方势力,最终成为三国之一的蜀汉的开国皇帝,实现自己的理想。
关羽的出身和武功
关羽河东郡解县人,他的出身并不高贵,祖父和父亲都是平民,没有什么官职或财产。
关羽年轻时还因为杀死当地的恶霸,被官府通缉逃亡到涿郡,在那里遇到刘备,并与他结为义兄弟从此跟随他征战四方。
关羽的武功非常出色,有着一身过人的武力,青龙偃月刀、赤兔马更是让其如虎生双翼一般,成为三国时期最具有威慑力的武将之一。
《三国演义》中,汜水关前关羽曾温酒斩华雄,后与刘备、张飞挑战吕布,还曾经在官渡之战中斩杀大将颜良,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由此观之,其刀法有多厉害,说是威震天下也不为过。
那么,关羽频频在敌军重围中斩杀敌将成为一名虎将,这一身本领从哪里来的呢?在古代有一个词语叫做“兵匪”,属于官方的叫做兵,没有官方编制的叫做匪。
严格来说,关羽的身份是一个“逃犯”,在家乡曾杀死一个恶霸。什么是恶霸?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可以看出来,能够击败一方恶霸足见关羽的不简单。
汉朝时期山西运城、河北涿郡都属于边塞,民风彪悍人人会武,关羽的武功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练习而来,技巧或许没有多少,但上百斤的青龙偃月刀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一力降十会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张飞的身份不简单
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与关羽、赵云等人并称为“五虎上将”,以勇猛果敢、刚直不阿、忠诚无私而闻名于世。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在三国志中,张飞的武功都非常出色。
那么,他的武功又是从何得来的呢?张飞的武功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来的,而是在平时、战场上练出来的。
张飞在之前其实就是一个杀猪的,每天都拿刀杀猪,这是一个典型的力气活。
张飞的武器我们也不陌生,是丈八蛇矛,这武器用法也是直接捅。再加上张飞杀猪练成的巨大力气,和精准无比的控兵器能力,造就了他无人能敌的武功。
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成熟的士兵,有时候除了力量和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见血”。
为何有“老兵与新兵蛋子”一说,不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还有历练上的原因,见过血的士兵比未见血的士兵要强很多。
张飞年轻的就开始杀猪,身上早就被沾染血腥之味,是他在战场上的天然优势。如何来形容呢?
就好比现代社会中经常杀狗的,狗见了这类人都不敢去咬,总是躲得远远的,有时候人也是一样。
正所谓“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也并非武侠小说中那么厉害,战场上扬名无非是靠力气和智谋,猛将不仅力气大,浑身的杀欲也让人胆寒。
对比刘关张三人,刘备会武功但不多,关羽的武功高但更偏向于儒将,唯有张飞就知道杀杀杀。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