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上半叶,清朝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西方列强试图通过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使其沦为半殖民地的境地。
为了自保,清朝不得不向列强妥协,接受“割地赔款”的苛刻条件。
尽管条件已定,但国库亏空的清朝无力兑现这些赔款。当清政府倒台时,还欠下了列强7.3亿两白银的外债。那么,这笔债务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战争赔款,欠债累累
纵观整个封建时代,战争赔款在历朝历代中所占比例不大,尚不足以动摇王朝的财政根基。然而,到了清朝,随着赔款金额的不断增加,国家财政负担逐年加重,最终导致了王朝的崩溃。
战争消耗的军费、赔款、外债成为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部分,其中赔款所占的比例最大。
清朝到底赔了多少钱呢?
1847年,道光皇帝指示宗室大臣耆英代表清廷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根据条约,清政府需向英国支付2100万银元,约合1470万两白银的赔偿款。
道光年间的国库总收入不过4000万两白银,这次赔款占据了约37%的国库资金。
为了避免国库空虚,道光王朝提高了兵饷、商捐等税收科派的额度,还将通商口岸的税收一并纳入赔偿款,以维持财政平衡。
尽管《南京条约》赔款巨大,但尚未对道光朝的财政造成过于恶劣的影响。然而,这场战争让其他列强认识到,所谓的“天朝上国”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封建政权,只需用武力威胁,便能轻易获得赔款。
于是,法国、美国等国纷纷加入侵略队伍,试图分得一杯羹。这些贪婪的列强,接连不断地来到中国耀武扬威。
1894年,日本发起了甲午战争。清政府派出北洋海军应战,但最终惨败。清政府不仅要支付《马关条约》中2亿两白银的赔款,还要偿还向英国汇丰银行借的3000万两白银。
面对这些巨额债务,清政府向俄国和法国借了9900万两白银,并同意以4%的年利率分36年偿还。之后,又向英国和德国借了1.13亿两白银,年利率4.5%,分45年偿还。
清朝倒台,民国接盘
然而,清王朝没有预料到的是,西方列强还在谋划着更大的勒索。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增加了9.8亿两白银的赔款。
尽管清政府将赔款任务分摊到全国,但一些贫瘠省份如云贵高原地区,难以每年上缴400万两白银的税赋。因此,出现了清史中“到处民穷财尽,真有不可终日之”的记载。在繁重的赋税下,清朝百姓生活艰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虽然清朝倒台,但欠条并未消失。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成为清朝债务的接盘侠。孙中山承诺替清王朝还清债务,至此清朝仍欠列强7.3亿两白银。
民国政府效仿清朝,将铁路使用、关税、盐税等收入用于还债,并通过发行国家债券和招商引资来偿还债务。但这些措施在7.3亿两白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一战后,欠款减少
西方列强想通过战争重新瓜分世界,以获得更多利益。19世纪末,欧洲老牌强国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争夺霸权,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水平超过欧洲,向英国发起挑战。
1914年,一战爆发。中国宣布中立,但因山东半岛割让给德国,受到威胁,不得不站在协约国对立面。1917年,中国派遣超过14万劳工支援欧洲战场。
一战导致民国政府暂时停止偿还清政府债务。1918年,英法俄联军战胜协约国。作为战胜国,中国获得了一定国际话语权,公开拒绝向战败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偿还清朝遗留的债务。尽管德奥不满,但作为战败国,只能接受。此外,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主动放弃清朝欠款。
尽管如此,中国仍未彻底清除债务。
新中国成立,债务清零
那么,中国到底是什么时候才解决掉清朝留下的这笔烂账的呢?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一战后,西方国家召开巴黎和会,商讨对战败国的处罚。对于德国占领山东问题,西方国家将山东主权交给日本,引发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反感。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让中国知识分子看到希望,加速民族主义思潮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带领中国寻找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的途径。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中国被迫应战。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摆脱帝国主义侵略,但共产党仍为解放中国而战。
1949年,共产党解放南京,建立新中国。此时,中国才真正从清末战争中获得平静。毛主席表示:共产党不是清政府,没有签署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谁签的字就找谁要钱。中国多年战争付出足够,不会再支付这些恶债。
尽管西方列强仍想让中国清偿清政府债务,但面对独立且强硬的新中国,他们不敢再提。
2020年,美国一政客竟拿出清政府债券,向中国索赔。这些债券是清政府为修铁路发行的,与英美德法签订,金额600万英镑。随着清王朝覆灭,这些债券不了了之。美国见中国经济强大,企图“索赔”,实在可笑。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岂能被美国摆布。况且,毛主席早已表示,这些债务与新中国无关。
所以,只有国家真正富强,才能不被其他国家轻易侵犯、趁火打劫!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