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精锐45万,赵国接受上党地区,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失误吗?
创始人
2024-11-15 15:44:05
0

原标题:损失精锐45万,赵国接受上党地区,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失误吗?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尤其是损失了40多万精锐,现在人们回过头来看,都骂赵王白痴。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在我看来,赵国不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最终结果都一样,接受上党地区还能占据主动。

首先,战国后期天下统一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谁也挡不住。

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延续了春秋时期的称霸逻辑,统一天下的意识还不强,强大只延续了两代半,还不具备统一天下的资本;战国中后期楚国、齐国崛起,虽说可以称雄一方,但秦、楚、齐实力旗鼓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统一天下自然不太可能;垂沙之战后,楚国衰落,乐毅伐齐后,齐国被打残,秦国一支独大,几无对手,具备了天下一统的实力,再加上几百年的连续战争,整个社会已承受不起、厌战情绪浓厚,统一天下已成为了主流趋势。

其次,随着楚国、齐国的没落,只有赵国才有抵抗秦国的勇气和实力。

战国后期,韩国、魏国整天被欺负,楚国国都被攻破,齐国被打残,燕国实力微弱且远处北方,能和秦国一决雌雄的也就剩下赵国了,秦赵大战也就是早晚的事了,躲也躲不过。

秦赵同源,赵国也是一路拼杀出来的,希望他们乖乖投降基本上不太可能;被秦国肆意欺凌不还手,也不是赵国的风格,这从赵襄子勇于扛起反智大旗就能看得出来,秦赵这场大战迟早要爆发;从地理位置来看,倘若秦国占领了上党地区,向东出发,很快就能到邯郸,那以后赵国更被动。

三家分晋初期,赵国实力在三晋中居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骑兵战斗力大增;赵国侵占了大量的北方牧区,取得了宝贵的优质战马产地,实力更是强劲。这个时候,赵国就有和抗衡秦国的实力了。

长平之战前几年,赵国在阏与之战中曾经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这给了赵国勇于反击的信心。

实力具备,信心十足,这是赵国敢接受上党地区的底气。

最后,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主要还是出现了军事失误。

赵武灵王在沙丘被饿死后,赵国的改革陷入了停顿,其军事实力整体上还是处于弱势的,这也是长平之战初期廉颇出击受阻、采取守势的原因。当时的赵王上位不久,急需一场大的胜利来稳定局势和证明自己,觉得廉颇太保守,就让赵括替代廉颇,打算主动出击,这犯了个天大的错误。

第一,赵国实力本就不济,赵国君臣不愿面对现实;

第二,临阵换将,犯了兵家之大忌;

第三,赵括还年轻,军事才能仅限于理论层级,还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

第四,赵括考虑问题还不全面,被秦军截断了粮道;

第五,对手太强悍——遇到了超级名将白起!

从朝堂到战场,赵国犯了一连串错误,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依照当时的形势,倘若老将廉颇仍在前线防守,其他几国再赞助点粮草,最终结局如何,可就十分难说了,至少不会败得如此彻底。

综上所述,长平之战前夕,赵国接受上党地区,虽说吃相太难看,但依据当时形势,也不算是大错;至于后果太残酷,这是赵国上下一连串军事错误导致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在这期间诞生出四百多位皇帝,从秦始皇开始...
原创 一... 标题:一文一武两位官,都是买的,一位受百姓爱戴,另一位成了民族英雄 第一章:金钱的魔力 明朝嘉靖年...
原创 杀... 提起宦官,估计你会想起明朝阉宦魏忠贤。而宦官给我们的印象似乎都是“奸臣”。事实上,魏忠贤也不例外。在...
原创 统... 从1927年联合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举行“兵谏”,成功逼迫唐继尧下台后不久,龙云就被国民政府任命为...
原创 为... 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江苏省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而著称。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该省内的多...
原创 隋... 在隋唐演义之中最不缺乏的就是英雄人物,尤其是为人熟知的李元霸和宇文成都等好汉,当然其中的四猛八大锤则...
原创 晚... 慈禧在颐和园赏雪,值班的侍卫忙里偷闲!此时我们看到的就是慈禧,在晚清的时候慈禧的权利是最大的,在那个...
原创 日... 我们都知道在日本投降之后,许多日本人就从中国还有其他国家回到了日本,但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里面有3...
原创 心... 1944年,中国云南省萨尔温江攻势期间,中国男童受聘协助中国第39师部队 1944年5月,一名10...
赵春雷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原一级巡视员赵春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