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四大文明之一,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印度的范围囊括今日的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孟加拉国三个国家。在这片被称为印度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数个统治过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国家。但十分令人吃惊的是,印度从未出现过一个中央集权帝国。
与他的邻居中华不同,印度在夏商周三代和中华一样搞得是分封制度。但是中华自秦朝之后,便推行起中央集权制度。随后的两千余年间,这套制度逐渐完善,最后到清朝雍正帝时,君主的权力达到巅峰,这标示着中华中央集权制度的成功。可印度在同一时期,却并未出现过一个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帝国。
并且直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为止,印度也就只有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奥朗则布曾经试图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然而最终以失败告终。换言之,一句话总结,中华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印度却直到如今的三个国家成立,都未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而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开发国力的提升,大家应该都有目共睹。历史上中华能够对周边所有国家保持天朝地位和维持朝贡体系,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这套中央集权制度。制度的优势,让中华有足够的国力碾压周边诸国。同样的例子还有太阳王时代的法国,虽然法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时间很晚。
但却是欧洲所有国家中,第一个完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也因此法国的国力在太阳王时代,得以创造一国压两洲的霸权。关于印度为什么不能成功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有时间我会写一篇文章,详细为大家分析这件事情。但毫无疑问的是,印度如果能够成功推行中央集权制度,那他的国力提升,着实难以估计。
因为印度虽然与中华相比,面积只有后者的二分之一。但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印度的耕地面积却是中华的两倍。在古代还未曾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时期,耕地就是一个国家国力的指标。耕地越多,能够产出的粮食也就越多,相对的能够养活的人口也就越多。
如果仅仅从这一点来看,印度的国力并不次于中华。中华对印度的优势,也就仅仅体现在制度优势上。而如果印度也推行了这套中央集权制度,又会为历史的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呢?首先如果实行这套制度,在没有大型对外战争的情况下,只是保有印度抵御外部入侵的话。
那么印度的统治基础会变得相当牢固,毕竟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可以有效弹压各种叛乱。其次在面对欧洲列强的殖民入侵时,不提印度能不能战胜他们。就是一个统一的印度,也足以威慑欧洲列强,让他们对印度像对中华一样,不敢轻易开战。
这就为印度争取了缓冲时间,而能不能取胜,就完全看印度自己要如何应对欧洲列强的入侵了。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