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山东之地的历史,可以发现这里只出现过王莽以及萧道成两位皇帝,而且这两位皇帝在位时间也不长,其朝代也没有延续多久就灭亡。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改朝换代的人,这里的人都非常的本分,不像古代其他地方经常出现揭竿造反的情况。这对于希望国家安稳的统治者来说是好事,可是为何清朝的康熙帝好几次都说山东人不好呢?
首先是康熙在位的时候,他处理许多当朝大臣,其中有三名让他印象颇深的官员,皆是出自山东。这三名官员分别是孙光祀、李之芳以及王清,他们三人都是排名前列的大臣,比如孙光祀是兵部右侍郎,李之芳是有着天官之称的吏部尚书,王清则是吏部左侍郎。
这三人能到这样的位置除了自身的能力外,肯定也有康熙看重他们的缘故。但是这三人最终辜负了康熙的期望,王清的话还可以说过错不多,顶多就是培养自己朝中势力的问题。而李之芳和孙光祀却是晚节不保,被爆出了许多恶事。
康熙对此感到愤怒,以至于康熙说山东人偏执、挟仇以及好胜的时候,带上了他们三个人的名字,作为典型来批评,可见康熙对他们是何等恼怒。某种意义上来说,康熙对于山东人印象就是被他们三人带坏的,迁怒于整个山东人。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让康熙对山东人印象不好,那就是在清朝前期,山东之地一反常态,出现了非常多的起义之事,屡次抵抗清朝的统治。在顺治在位期间就已经到处搞事,等康熙为帝后还是如此,搞得康熙心烦意乱。其实这种造反的事在山东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只是可能因为当时山东受明朝影响太深,一腔热血未冷,所以才起义频繁。
其实相信不止康熙对山东有所偏见,不少人对山东都有偏见,认为古代山东流行响马之风,拉山头起义。其实真正仔细去看历史,会发现山东人其实本分、忠厚。而这都是受到了孔孟思想的影响,所以才少出现改朝换代之人,而常出治国的良人。所以看待问题一定要全面,太过片面是不行的,小伙伴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