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想让伟人去新疆当省长,伟人如何回应?
重庆谈判之际老蒋和伟人谈判,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蒋介石给出了他最大的“让步”——表示可以让伟人去做新疆的省长。
那么,面对老蒋的这个最大“让步”,伟人是如何回应老蒋的呢?
在1945年8月14日的那天,蒋介石欣喜若狂地给伟人送去一封信,信上语气非常的客气。他对伟人表示,自己非常希望能够争取和平;如今日本的事情基本上告一段落了,然而国内和平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商量,因此特别希望你能亲自来重庆和我谈判一番。
在日本人投降之际,蒋介石发出这么一份消息,其实他当时是动了一石二鸟之计。
第一是向全社会、全世界表明自己“热爱和平”;第二则又是给伟人出了一个大“难题”。至少在老蒋自己看来,这绝对是一个大难题。
因为很多人都能想象到,老蒋这次多半是打得鸿门宴的主意,像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落在老蒋自己身上,他肯定是要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毕竟当年他可是因为轻易去西安,结果就被西安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给扣押了。
然而这次他提出这么一份消息,就算是伟人有这个顾虑,却并不敢轻易拒绝。
因为拒绝蒋介石的和平谈判,就会给伟人自己置于舆论不利的境地。果不其然,老蒋的这份消息送到后,就引起了延安内部的激烈讨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伟人不应该赴约,毕竟这也太过于危险了吧?
老蒋看到伟人这边没有直接表态,居然一连三次发出消息邀请伟人前来谈判,而且还把他给伟人的书信全文刊登在了报纸上,可以说是做足了姿态。这个时候老蒋的意思非常明显,如果伟人不敢前来重庆谈判,那么他就可以向天下人表示,破坏和平的不是他而是伟人。
尽管这么做多少有些耍赖皮的味道,但是不得不说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舆论风暴。
为了应对老蒋的这波舆论攻势,伟人也不得不见招拆招。
一开始伟人看到蒋介石发来谈判的通知,是反过来给蒋介石也将了一军,他要求蒋介石回答“朱总司令”的问题——其实就是当时蒋介石想要独吞抗日的战果,想要拒绝让八路军接受日军投降。
这样的事情老蒋怎么回复?老蒋也没办法正面回答。
不过耐不住老蒋套路多得很,又是登报纸、又是说给伟人飞机都准备好了,这也让伟人这边不得不重点考虑这个问题。和平谈判成功的可能性虽然比较低,然而若是真的能够实现和平,那么从大局的角度出发,这个风险还是要冒的。
主要是在事情没有彻底结果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和平谈判有可能实现和平。
最终伟人决定先派周恩来等人前去,然后自己在后面安排一下,还是要去参加谈判。伟人的决定让许多人都感到不安,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猜测蒋介石要搞鸿门宴,这个时候伟人居然答应前往,岂不是相当于自投罗网?
伟人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风险所在,然而为了全天下的利益考量,这个风险他还是决定冒。
为此他做了万全之策。一方面他吩咐底下的将帅在战场上要狠狠地打,因为我军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越多,敌人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就越少;另一方面他调整了人事安排,让刘少奇代替他的一部分工作,其实就是做好了在万一遭遇扣押的情况下,整个团队依然能运行。
做好了这一切准备之后,他真的就坐上飞机,前往重庆去了。
伟人没有来重庆之前,蒋介石那是忙得不亦乐乎。
一方面他们继续在舆论上给伟人施压;另一方面他则到处调兵遣将,利用和平幌子做掩护,实际上是往全国各地调兵,想要在我军和全国百姓不知不觉之际就把各个险要的要塞全部占领,以方便之后的战斗形成优势。
因为在老蒋心里看来,他这个邀请伟人大概率是不会去的。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伟人居然真的来了重庆!伟人的到来一度让老蒋显得手忙脚乱,他们之前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不过老蒋和那些国军要员们,也都是久经风雨的人了,在经过稍微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他们就做好了应对伟人的策略。他们派出一干人等欢迎伟人、举行宴会,而且还特别地准备了一堆亲国军的新闻记者,想要在到时候双方的发布会上给伟人难堪。
然而这些人不论是文才还是口才,都不是伟人的对手。
在谈判期间这些招数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最终双方的争夺还是体现在了谈判桌上。
当时老蒋对于我军提出,必须把我军缩减到12个师。老蒋提出的这个想法根本就不现实,而且也完全无法体现他谈判的“诚意”。因为当时我军人数超过了120万,缩编到12个师无异于自杀。
这样的结果比打一仗还要差太多了,战场上都得不到这么好的结果,蒋介石却想要在谈判桌上促成这样的结果,那只能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心思想把这个谈判谈成。
而我军方面提出我们保留48个师,国军方面保留263个师。这个提议就合理许多,但是老蒋方面表示,12个师是他的最大底线。而伟人方面为了尽最大可能促成和平,再一次降低了我们这一方的要求,给出最低底线是保留20个师。
不过老蒋却坚持寸步不让。谈判谈到这里,就是外面的人也都看出来了,老蒋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不肯让步。而12个师的数量我军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双方之间谈判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这可就让一个人急红了眼,那便是驻华大使郝尔利。
因为当时美国不希望中国打内战,一旦打内战他们在中国的许多利益会破裂。
当然,他们同时也不确定内战的结果,最终是否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威胁。郝尔利为了控制不确定性的产生,亲自找到老蒋威逼利诱,要求老蒋必须要答应我军20个师的底线。老蒋面对美国顿时没有了傲气。
不过他也自有一番套路。他表示答应这个也不是不行,但是需要伟人在之后前往新疆当省长去。郝尔利得知了这个条件之后,立马跑到伟人那里告知伟人。
郝尔利觉得这条件没啥,他直接和盘托出了老蒋的一系列条件。当听说老蒋居然准备让自己当省长去之后,伟人好奇地问老蒋准备让他去哪个省,郝尔利就说出了新疆的名字。听到这个答案伟人第一反应是哈哈大笑。
他有些不敢相信老蒋居然提出这个条件,同时大约对郝尔利相信了这个条件也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因为那个地方处在西北边陲之地,自古以来除了打仗一般是流放才去那边。
蒋介石居然让伟人去那里当省长,这不是摆明了想要“流放”他吗?而郝尔利居然相信了这个条件,更加令人啧啧称奇。
不过伟人还是和善的跟郝尔利说:“我当什么省的主席并不重要,我们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民主化的好办法。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讨论。”
郝尔利却并不理解伟人,他认为这个结果就是伟人可以选择的最好结果。看到伟人居然不认可他的这个结果,他居然愤怒地向伟人表示:要么承认谈判破裂,要么让国军统一当时的天下!甚至以命令的口吻“要求”伟人必须这么做。
当然,他的话直接再一次引来伟人爽朗的笑声。
这么重要的事情岂能是一次谈判就能够真正解决的呢?
最终郝尔利气急败坏直接回美国去了,而后面谈判虽然勉强出了个结果,蒋介石却很快掀开了面具,直接挑动了内战的爆发。不过内战的结果并不是郝尔利想的那样,而是伟人他们最终建立了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