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终前,光绪帝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仪,留下了2句让人泪目的话
创始人
2025-07-07 10:34:10
0

光绪帝是一位可悲的皇帝,他在位时期,清朝已经出现摇摇欲坠的趋势,纵有满腔热血的他想要改变国家落后的状态,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自始至终,光绪帝只不过是慈禧太后手中的傀儡罢了,在他临终前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仪,于是留下了两句令人泪目的话,那么他当年究竟说了哪两句话?

光绪帝的悲惨人生

虽说皇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光绪帝则是截然不同,即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实则没有一点权力。

他的一生更为悲惨完全不由自己掌控,因为前期乾隆皇帝的闭关锁国政策,大清朝已经开始没落,国际环境实在令人堪忧。

大清朝同治皇帝去世,他可是咸丰帝与慈禧唯一的孩子,由于他的英年早逝,并没有留下能够继承皇位的孩子。

慈禧为了能够力挽狂澜,想要将皇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她选择了自己妹妹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继承皇位,年号改为光绪,从此载湉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启了他悲惨的一生。

慈禧之所以选择自己的外甥继承皇位,其实是另有目的,因为光绪帝年仅四岁比较好控制,毕竟是一个懵懂少年怎能懂得治理国家大事,而实际掌控的还是慈禧太后,这样一来她就更容易继续垂帘听政。

而载湉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后,立刻瘫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光绪帝的父亲早已看清当前的局势,国家大权实则在慈禧太后手中,自己的儿子光绪即使当上了皇帝,也是没有一丝丝的自由,也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明君,终将成为一个任由她摆布的傀儡皇帝而已。

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的生活,却整日被束缚在皇宫之中,却没有了童年时期的快乐时光,做为人父,岂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过这种日子。

对于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过于残忍。虽然是自己的亲外甥,但是像慈禧这样冷血的人,只会顾及自己的感受,完全不会顾及这份亲情。

起初慈禧表面上十分关心光绪帝的成长,而慈禧是在担心光绪帝长大以后不再受自己的控制。

光绪帝就是在慈禧太后的诸多限制和管控下慢慢长大的,他始终都没能逃出慈禧的手掌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光绪帝逐渐长大,再也忍无可忍,也有了自己的主见,想要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光绪帝十二岁那年,他完全有能力亲政了,但是慈禧太后对于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仍然不肯放手。

就连光绪皇帝的婚姻大事,也是由慈禧亲自挑选的,在慈禧的安排下,她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光绪皇帝成为了皇后。

这样一来,她就能完全监视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慈禧也是第一个知情者。

光绪帝认为成亲以后,慈禧先前答应把皇权还给他,果然慈禧没有食言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只是名义上把权力交给了光绪帝。

这下倒好表面上是光绪帝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亲政,但实际做主的还是慈禧,本来可以在朝堂上解决的事情,每日光绪帝还得向慈禧请安汇报,朝中一切事宜还得经过慈禧才可以实施,反而到麻烦了很多。

年少的光绪,对于慈禧的这种控制早已不满,本以为亲政以后,可以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在朝堂之上几乎都是慈禧听政时期的大臣。

光绪心想当这种皇帝的意义何在,他不甘心只当一个傀儡皇帝,就这样一位怀有满腔热血的皇帝内心无比憋屈,于是他开始准备反抗,随之与慈禧的矛盾很快爆发。

当时的大清朝由于落日余晖,逐渐走向灭亡也是早晚的事,可是光绪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王朝走向覆灭,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拯救这个走向衰败的国家。

光绪帝失败的反抗

在甲午战争爆发中,彻底摧毁了大清王朝的美梦,光绪帝一直是积极反抗,始终不愿妥协,但最终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败,这场战争对光绪帝的影响很大,他亲自感受到了即将亡国的那种滋味。

就在国家危亡之际,慈禧还要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光绪见此情况,直接反抗慈禧暂时先不要修建颐和园。

在经过光绪帝多次的反对,终究也没能阻挡颐和园的修建,就像李鸿章这样的大臣居然都敢违抗皇上的旨意,去修建颐和园,从而导致甲午战争失败了。

毕竟人家李鸿章可是慈禧身边的人,哪会听从一个没有实权皇帝的话呢。

就在光绪帝极为烦恼之时,恰巧清朝出现了一批思想觉醒的文人大臣,他们意识到大清是多么的腐败无能,于是康有为等人联手发动的“公车上书”引起了光绪帝的注意,也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光绪帝仿佛看到了希望,心中瞬间燃起复兴大清朝的美好愿望。

光绪帝为了发奋图强,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次与慈禧产生的重大反抗,那就是戊戌变法,他义无反顾的跨越慈禧太后所设的层层障碍,他坚定了此次变法的决心,为此还颁布了《定国是诏》来昭告天下。

此次变法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主要是参考西方的先进之处。

戊戌变法学习了西方的方法,还针对国内目前的形势进行了改革,光绪帝和维新派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这项重大的变法无疑触碰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从而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开始时慈禧只是静观其变,当她发现这次变法会直接削弱自己的势力,她就坐立不安了,所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是坚决不同意,强烈阻止新政的实施,从而导致势力单薄的维新派无法实行。

眼看变法即将失败,在加上朝中大臣无一人愿意出手相助,于是光绪帝找到了拥有强大兵权的袁世凯,成为了光绪帝最后的救命稻草。

本来打算以袁世凯压住慈禧的势力,不料袁世凯却背叛了光绪帝,他却将光绪帝他们的想法全部告诉了慈禧,这下可不得了。

最终这场闹剧以失败而告终,只持续了长达百日的变法,而光绪帝满腔热血被彻底浇灭,从此他也失去了人生中最后的希望。

光绪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光绪帝临终前的无奈

这次政变失败,光绪帝从此也失去了人身自由,显然慈禧对于他的这种做法绝不会容忍,于是将光绪帝软禁起来。

光绪帝在软禁的那段日子里,备受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煎熬,他的处境是越来越不堪,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得到保障。

自从光绪帝被软禁起来,他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每天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长时间的忧愁苦闷,再加上变法给他带来的沉重打击,光绪帝不堪重负病倒了,但慈禧依旧没有表现出任何怜悯之心,并且慈禧还想着提前送光绪帝一程。

于是慈禧开始寻找新的继承皇位的人,光绪帝和同治帝一样有着无法生育的问题,于是慈禧又选择了溥仪,也就是大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光绪帝在得知是自己的侄儿溥仪称帝以后,无奈的说道:“为何不直接找一个大点的那在好不过了,但这是太后的旨意谁又敢违背呢“?

简单的两句话,却道出了光绪帝悲惨和无奈的一生,自己的悲剧可能还会在溥仪身上重演。

不久之后光绪帝驾崩了,年仅三十八岁,可惜慈禧已经准备好安排溥仪登基的事宜,她也驾鹤西游了,再也没有实现自己继续掌管朝政的梦想。

但最终溥仪也没有在这个皇位上做久,辛亥革命爆发,大清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从此进入了中华民国时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1958年,陈毅在江西南昌,与昔日老友贺子珍相见,几人坐在一起,追忆往事,57岁的陈毅回味着:...
原创 读... 文 / 子玉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战国的主题是变法,但目的都是为了竞争,以超越别的诸侯进而称霸,统一天...
淬励井岗教育,激扬皖西风采 ——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赴井冈山雕塑园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2024年7月15日,蒲公英红色文化...
原创 看... 1939年,有记者统计出了当时中国国库的所有资产约60亿美元,其中令人震惊的是反动势力国民党蒋介石一...
原创 李... 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这是一段发生在隋末唐初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两位英雄——徐世勣和单...
原创 哪... 哪三个原因导致白起之死?只会打仗,他的局限性导致他的悲剧 长平之战后,秦召襄王否定白起继续进攻赵国的...
原创 难... 唐太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上皇帝,有“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不是那种坐在指...
原创 俄... 俄国是欧洲近代史上六大列强之一,自彼得大帝实行西化改革后,俄国先后击败瑞典与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东欧...
原创 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虽然其武力值从正史三国志来看,与孙坚的水平相当。但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却是毫...
民众暑期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 7月17日,江西南昌,民众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参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