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1950年2月5日,国民党侵扰上海高空投下空袭的预告宣传单,嚣张至极。
投下传单的第二天,1950年2月6日,正准备新年的上海人民收到了国民党送来的“年货”。
当天12点25分起,国民党派遣17架飞机对上海各地的水电公司投下60余枚炸弹,轰炸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据统计在这次空袭中死伤人数高达1300多人,史称“二·六大轰炸”,成为了上海解放初期百姓们的黑色记忆。
实际上从1949年6月,一直到1950年5月这一年时间内,国民党陆续对上海发动了57次空袭。
那么国民党空袭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又是如何力挽狂澜,重建上海的呢?
连番轰炸
1949年5月27日的早晨,枪炮交火的声响逐渐消失,当上海市民打开家门,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家门口路上睡满了解放军战士。
自5月12日起,陈毅将军带领三野将士们向上海发起总攻,仅用了16天就歼灭了15万国民党军。
进城时,陈毅将军特别嘱咐过将士们,正式进入上海后不可取百姓一分一毫,要将上海完整交到百姓的手上。
全面解放后,解放军进入上海接受检阅,上海人民夹道欢迎,和平之花在这片废墟上静静绽放开来。人们畅想着新上海的模样,人民的生活又该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谁也没想到,仅在一个月之后,国民党竟派遣轰炸机悍然在上海高空发动空袭!
原来,国民党败逃上海后,一直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大陆。
国民党得知解放军正在积极组建和筹备海军和空军,着手解放隔海相望的宝岛台湾的工作,为了保留在沿海的立足点,他们利用美国支援的飞机,对进行上海沿岸实施军事封锁。
国民党将对上海的空袭视为这一年最重要的任务,甚至还预备了反攻大陆的计划,仅在上海解放初期一个月内,就对上海发动了7次袭击。
由于在解放战争中连连失利,国民党原来在华东、华南掌控的空军基地早已丧失。因此他们转而利用舟山群岛和海南岛三亚等地区,以及台湾机场,不停对沿海重要城市的交通枢纽,基础设施进行破坏,以阻挠城市的重建与恢复。
在国民党的空袭计划之中,上海所受的空袭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也是蒙受损失最多的一座城市。
而在这长达一年的轰炸之中,负面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二·六大轰炸”。
1950年2月6日上午9点,国民党在台北召开空军动员大会。会上,他指出现在国民党要反共,空军是核心力量。
空袭伊始,按照蒋介石等人的指示,国民党空军率先袭击的是上海各地的水电公司,旨在中断上海重新建设工作,使得城市陷入瘫痪,引起群众恐慌。
比如当时国民党在杨树浦发电厂投下10枚炸弹,大部分发电设备都在此次空袭中损坏,而杨树浦发电厂正好是上海的主力发电厂,一时之间上海陷入到了黑暗之中,整座城市陷入停滞状态。
这对于刚刚才从战火中脱身的上海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和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国民党空军还进行无差别袭击,据统计,在“二·六大轰炸”中,有2500多间厂房和民房毁于炮弹,受灾民众高达5万人。
国民党这一无差别,重点针对水电公司的空袭策略,在二战时期,利用对空军力对敌人的工业、交通网络等重要城市基建进行轰炸,是交战国常用的手段。
早在1936年,国民党曾在应对日本全面侵华时,就曾提出用轰炸机直捣日本敌军的空军根据地,并计划轰炸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影响日本国内的人民的生活。试图从内部威慑日本。
只不过,当时的国民党空军由于各种原因,仅在日本本土上空投放传单,进行纸片轰炸以示威胁。
如今国民党却将这一手段用在国人身上,其心可诛。当时暂居在上海的宋庆龄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二·六大轰炸以后,本就遭受过战火侵袭的上海,在国民党的空袭之下变得更加满目疮痍。这场轰炸带来的不只是对新上海的重创,还在上海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愈合的伤口。
空袭前一天,国民党在上海上空十分嚣张地投下空袭预告,第二天空袭来得突然,许多正在吃饭的民众无辜遭难。许多人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好友被落下的炮弹夺去了生命,“恐美病”在民众间蔓延开来。
空袭仍在继续,从虹口到苏州河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为了活命,这些老百姓只能被迫离开自己的居处,而接下来要在哪里落脚,他们是迷茫的。
全城瘫痪、工业停摆、百姓死伤无数,这是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如此严峻的问题。
初解放的上海百废待兴,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此番轰炸让新旧问题一起爆发,上海已陷入到了最为危机的时刻。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这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中共新政权来讲,都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面对这样困难的社会环境,陈毅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站出来,与其他同志一起克服难关。
全民反击
事发当天,市长陈毅与其他上海政府领导一起,参与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得知此消息后,他立刻中止会议,赶回市政府与其他同志一起商讨后续解决方案,并安排公安部维持社会秩序,保证受灾人民的人身安全,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
会议上,陈毅收集到各方的情报,经分析,他和其他同志都注意到:
国民党虽是无差别轰炸,但依旧把轰炸电力公司作为首要目标,这也是上海陷入停摆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此,作为市长的陈毅第一时间通知各部级领导,回去组织小队进行轰炸后的抢救,并注重强调把治安维持好,优先抢救伤员和维修电力装置。
虽然电力设施受到较为严重的损毁,但由于电力还未完全普及到每家每户,所以许多人还备有汽油灯,这个时候它们就派上用场了。卫生局通知各个医院准备带着汽油灯,全夜值班,尽力抢救所有伤员。
1950年2月7日,空袭后的第二天,市工会组织上海各大电力公司,全力清理、抢救现场,参与人数多达60个单位,共计2000多人。抢救队伍赶到现场时,天空乌云密布正下着毛毛细雨,视线并不是很好。
但大家为了能让上海尽快重新运作起来,坚持再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有条理地分工合作,维修电线、电器,校验零件。随后铁道兵团的急行军赶到现场进行清理工作,电力设施的抢救才加快了维修速度。
40个小时后,在2月8日的早上7点,第一台机组恢复发电工作,发电量很快恢复到原来的65%,暂时能够应付市内的急需用电了。并且这次抢救工作所用的时间比各部与陈毅市长商讨预计的时间早了6个小时,可见众志成城的力量。
在这之后,电力抢修、维护的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并对生产混乱无序的问题设计方案解决,将现有的发电装置分为三段以供工厂生产、重要作业和普通用户使用。宋庆龄的书信中曾描述了,当时每家每户一个月只能用十五度电的情形,可谓是一度电一寸金。
两个月后,在全市人民的努力配合下,上海的电力供应量很快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陈毅市长在一季度工作总结中对上海全市军民的努力做出了肯定。
生产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后,接下来就该处理国民党抢夺空权,伤害百姓一事了。
大轰炸一事发生后,上海市民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大多数人都担惊受怕,害怕未来会继续出现空袭。
而国民党特务正是抓住了这种恐慌心理,在市民间传播谣言,企图动摇中共新政权,甚至公开纠结反动势力挑战新政权。与此同时,盘踞在台湾和舟山的国民党势力也在暗中派遣特务进行刺杀、扰乱民心等活动。
当时的工会组织总结了来沪特务煽动情绪的手段,一是会挑唆群众,利用他们不安的情绪攻击工会干部,二会收集、安插匪特分子在群众之间,最后还恐吓资本家不要购买公债。
这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在动摇和挑战新政权,企图破坏其生长土壤。
对于这种情况,上海军管会立即发动党员和积极分子,深入到市民中去做思想工作,还将当时企图掀起工潮的主谋抓捕,公开审判,以安抚市民内心的恐慌。
另外,针对在大轰炸中死去家属的补偿,考虑到不同的家庭情况,电力公司提供了三种抚恤金,为受害者家庭提供了维持生活的资金。
在舆论上,很快查明此事是蒋介石与美帝国主义、日本侵略分子勾结制造的,陈毅市长在二季度回顾8个月以来的工作时,指出:“国民党无差别空袭上海,炸毁电力公司,说明他们是慌不择路,已到了陌路才会行事如此不着调。大家要有信心,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打倒美蒋!”
随后《大公报》也做出反馈,指出全体上海人民要做的是“反轰炸”,团结互助,继续生产。这在全市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一度低迷的群众情绪被调动起来,大家都干劲十足。
防控建设
除了安抚民心、把控舆论阵地以外,陈毅所领导的上海市政府还根据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空袭的紧急措施。
就在发生空袭的当天晚上,陈毅立即安排公安部在全市设置了437处岗哨,800多人组成203个流动巡逻组,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中来回巡视、戒备。
当时上海市政府已经预计到国民党接下来还会进行空袭,由于建国初期国内没有比国民党更好的战斗机。
鉴于此,陈毅选择以退为进,派遣解放军战士抓紧时间在各地挖建防空洞、壕1300多个,为解决民众的生活饮水问题,调动人力、物资打井150多口。
没有飞机,大炮也可以顶上,市政府在几个制高点上安设了高射炮,加强对室内重点基础设施的保护。除此之外,军管会对于后续空袭问题,向全市发表了应对空袭的处理方法,在全市施行后,空袭伤亡人数下降不少,挽回了不少损失。
军事方面,当时人民空军队伍刚刚建立,还没有成熟的空中战斗力量,这也是国民党如此嚣张的原因之一。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正访问苏联,参观了苏联的军工产业。得到上海遭到轰炸的消息后,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立即抽调了两个高炮团急抵上海增援。
1950年2月12日,毛泽东指示林彪可以带领第43军的一个团的兵力渡海,其余兵力随后赶来,尽早解放海南岛,以实力反击国民党。
随后中共领导人在了解上海受袭具体情况后,与随行军事团协商决定,向苏方请求援助。
经反复协商后,于当月14日和苏联签署了同盟互助协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国际纷争,国民党再次发动空袭时,中国解放军掩护苏联派遣的援军,悄无声息地将敌机击毁,并在机场附近肃清特务。
一直到1950年5月,3个月以来,国民党对苏联派遣空军援华一事概不知情。
与此同时,第四野战军成功登陆海南岛,于1950年5月1日解放海南,国民党被迫撤离舟山,以保全台湾。
至此国民党失去了能侵扰上海高空的近岛,上海领空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终于,上海的天空恢复了安宁,不再有敌机盘旋于人民头上。
大轰炸事件从开端到结束,用了一年的时间解决,这件事能够圆满结束体现了中共新政权卓越的执政能力,处理群众关系的方式和态度,并且在多次空袭中,新生的人民空军队伍也得到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为后来队伍建设和壮大起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