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中的治学趣事
创始人
2025-07-07 09:02:21
0

《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典籍。该书叙事精准连贯,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历来为学者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很多文人治学的趣事,读后给人启迪。

关于“专注”

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目不窥园,后世传为佳话。然而,汉代有此定力者,绝非董仲舒一人。《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七年目不窥门;《后汉书·卢植列传》记载,卢植曾于富家讲学一年,讲学时附近常有美女歌舞,但卢植终年未瞥一眼。

《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关于高凤的故事更让人叫绝。高凤出身耕读世家,痴迷读书。有一次,他妻子到田里干活之前,把麦子晒在庭院,叮嘱他拿着竹竿看着,免得小鸡过来啄食。过了一段时间,天气骤变,下起暴雨,麦子很快被冲得七零八散,但高凤全然不知,仍在“持竿诵经”。直到妻子回来责问,他才反应过来。

以上几位潜心修业,心无旁骛,后来都成为名震一时的大儒,可敬可爱。

关于“知止”

《后汉书·马融列传》记载,马融想要给《左氏春秋》作注,但看到了贾逵、郑众作注在先,于是找来他们的注解阅读,读过之后马融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马融看到了贾、郑注解的“精”和“博”,因此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还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

《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青年才俊王延寿游览鲁国的灵光殿之后,写出了一篇很有气势的《灵光殿赋》。凑巧的是,大儒蔡邕也游览了此殿,也在写《灵光殿赋》。蔡邕写到一半时,看到了王延寿的作品,大加赞赏,连连称奇,“遂辍翰而已”。“翰”,“毛笔”的代称,“辍翰”即“停笔”也!

马融和蔡邕都是汉代的大学问家,“知止”是他们共有的人生智慧。正因为知止,他们才有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关于“惜时”

《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了一位十分牛气的文人,名字叫包咸。为何说他牛气?太守派人请他给儿子授课,他却说:“礼有来学,而无往教。”意思是说:按照礼节,求学的人要登门拜师学习,而不应让老师屈尊到学生家里。太守觉得他的话在理,立即安排儿子过去。包咸学问很大,后来还当上了皇太子(刘秀儿子)的老师。太子即位后,每次读书遇到疑点难点,都会派人到包咸家里请教。需要说明的是,包咸不是天才,做学问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他的知识完全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书中记载,王莽执政末期,包咸曾被“赤眉贼”拘捕,遭关押十余日。这期间,他没有蹉跎一寸光阴,“晨夜诵经自若”,因此众贼十分感动,很快就把他释放了。

《后汉书·文苑列传》也记载了一位惜时如金的学者,名字叫崔琦。他曾“耕于陌上,怀书一卷,息辄偃而咏之”。这般勤奋用功之人,当然不会被社会埋没,后来他写赋、写颂、写铭,著书立说,针砭时弊,为世人敬仰。

包咸被人拘禁尚能日夜读书,崔琦耕田休息的片刻仍然手不释卷。如此惜时进取、奋发向上之人,学业有成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王佳伟)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1958年,陈毅在江西南昌,与昔日老友贺子珍相见,几人坐在一起,追忆往事,57岁的陈毅回味着:...
原创 读... 文 / 子玉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战国的主题是变法,但目的都是为了竞争,以超越别的诸侯进而称霸,统一天...
淬励井岗教育,激扬皖西风采 ——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赴井冈山雕塑园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2024年7月15日,蒲公英红色文化...
原创 看... 1939年,有记者统计出了当时中国国库的所有资产约60亿美元,其中令人震惊的是反动势力国民党蒋介石一...
原创 李... 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这是一段发生在隋末唐初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两位英雄——徐世勣和单...
原创 哪... 哪三个原因导致白起之死?只会打仗,他的局限性导致他的悲剧 长平之战后,秦召襄王否定白起继续进攻赵国的...
原创 难... 唐太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上皇帝,有“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不是那种坐在指...
原创 俄... 俄国是欧洲近代史上六大列强之一,自彼得大帝实行西化改革后,俄国先后击败瑞典与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东欧...
原创 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虽然其武力值从正史三国志来看,与孙坚的水平相当。但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却是毫...
民众暑期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 7月17日,江西南昌,民众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参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