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联:“抱貂蝉,遇贵妃,问昭君,想西施”,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创始人
2025-07-07 08:32:25
0

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这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文化常识。

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清代人编写的《白雪遗音》,书里把她们四位称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并且形容她们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

连作者自己都没想到,这个“四大美女”的说法迅速占领热搜,得到人们的一致肯定。

到现在,这个定论已经成为我们教科书上雷打不动的知识点了。

不过,这四大美女确实是不好当,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先说西施。

西施,相传姓施,名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下(今浙江省诸暨市城南),苎萝山下有东西两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西施的父亲以卖柴为生,母亲浣纱为业,西施幼即浣纱,世称“浣纱女”,天生丽质,为绝世之美人。

西施之美,在先秦诸子的文字中屡见。在《慎子》中,西施是天下最漂亮的女子。

在《庄子》中,西施之美颜玉容被描写得栩栩如生。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西子捧心,东施效颦,这个对比鲜明的成语就由此而来。

话分两头。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互相攻伐,公元前494年,吴国击败越国。越王勾践入吴为人质。勾践获释后发誓要洗雪这奇耻大辱,制定兴越灭国之策,其中第四术为“吴王淫而好色,往献美女,其必受之”。

几经寻觅,终于在诸暨苎萝山下找到超凡脱俗的西施。

作为青年女子,西施作出了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大的牺牲。

毫无疑问,西施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仇雪耻计划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关于西施的结局,有很多种说法,但无论是隐居湖畔,还是失足落水,都没有离开江湖河水。

看来,这位自幼与水为伴的浣纱女子,最终还是在流水中找到归宿,当属命运使然。

再说貂蝉。

貂蝉虽然是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在正史中并无记载,乃《三国演义》的虚构人物。

《三国演义》是这样描写貂蝉的:身轻似燕,如同仙女下凡。“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樱桃小口,绛色的嘴唇。两行洁白的牙齿,说话非常和气。

在小说中,貂蝉是“连环计”这一经典情节的关键人物。

忠于汉室的司徒王允,要除掉操纵朝廷的奸臣董卓,于是把自己的义女、大美人貂蝉先来帮忙,通过一女二嫁,把貂蝉先许吕布后送董卓,貂蝉又从中因势利导,最后成功使吕布刺杀董卓。

貂蝉从来不是这场游戏的“决定者”,与其说是她“赚”了“董吕父子”,不如说她本人也是王允的“囊中之物”。

再说王昭君。

“昭君出塞”的典故,人尽皆知。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表示“愿婿汉氏以自亲”,以结永久之好。

此时的王嫱王昭君,看到宫中正在选拔可以嫁给匈奴单于的佳人,“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自愿和亲匈奴。

在和亲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她劝单于呼韩邪不要打仗,在匈奴传播中原文化,使得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

王昭君这种牺牲自己,换取国家安宁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可惜,她最终身老塞外。

最后说说杨玉环。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夸赞杨贵妃的美貌:“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只是微微一笑的回眸,便妩媚至极,艳压群芳。

唐明皇就是喜欢杨玉环,他们两个是恋爱:

李隆基吹拉弹唱懂音律,审美情趣丰富;杨贵妃不仅美丽,而且懂他的艺术情趣,创作了霓裳羽衣舞。

后面的故事,世人皆知。安史之乱爆发,杨玉环被赐死在马嵬坡,惊心动魄,哀婉到极点。

四大美女的故事令人惆怅,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一位对联爱好者以四人为题,创作了一个上联:

“抱貂蝉,遇贵妃,问昭君,想西施”。

这个上联和谐通顺,已经有了不少优秀的答案:

如:

“上大学,听孟子,讲论语,知中庸”。

以“四书”对“四大美女”,妙手偶得,而其中的动词,也是用得精准到位。

再如:

“住红楼,看水浒,读三国,梦西游”。

以“四大名著”对“四大美女”,彼此的知名度不相上下,真是让人拍案叫绝了!而动词的精准作用,也让整个下联充满神采。

当然了,最完美的下联还是这一个:

“掷潘安,窥宋玉,歌长恭,看卫玠”。

“四大美女”当然要对“四大美男”呀!

潘安、宋玉、高长恭(北齐兰陵王)、卫玠,是古代四大美男子。

不仅如此,这个下联也有很多典故,文化意味非常丰富:

“掷潘安”中的“掷”,是指典故“掷果盈车”。

潘安人长得很美,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

“窥宋玉”也有典故,唐代才女鱼玄机曾有诗云“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指的就是女子爱窥看貌美的宋玉。

“歌长恭”中的“长恭”,是指兰陵王。

当年,兰陵王大胜于邙山,得到了将士们的讴歌,后来形成了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这也是“歌长恭”的由来。

最后的“看卫玠”也有故事,据说当时京城的人听说卫玠长得帅,一个个都趴在自家墙头看他,以至于每天人挤人,成了人墙。

在我的认知里,这个下联堪称完美。

都说高手在民间,您能给出一个更好的下联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据统计,整个解放战争,蒋介石身边的高级将领起义者多达两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兵团级别的高级将领。 这么...
原创 陕...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完成!根据资料记载,三大主力会师之时...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刘家梁红山... 近日,刘家梁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团结村启动。作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中国...
原创 刘... 刘章当着吕后的面,不仅讽刺吕氏,还杀了吕家的一个人。 但是吕后的反应居然是“默然”“因罢”,既没有责...
原创 1... 1955年,叶剑英元帅代表中央军委赴广州主持中南军区将官授衔仪式。 在检查授衔人员名单时,他发现“方...
原创 埃... 前言: 当我们仰望埃及金字塔的雄伟身影时,是否曾想过在那遥远的年代,地球另一端的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什...
原创 跟... 跟赵云打,输了不是被人小看,而是脑袋都没有了?关羽呢? 一个国家分三个国家征战,谁统一就是皇帝,大家...
原创 毛...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在革命时期,毛主席仪态洞若观火的洞察力曾无数次看清未...
原创 粟... 粟司令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展拳脚,用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证明了自己的才能,与四野首长林总并称我军“战神”。...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