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为何被撤职?李先念指自己耳朵暗示原因
创始人
2025-07-07 08:02:32
0

熟悉中国现代外交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下面的一组图片感到陌生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举行第2758号决议表决大会。最终,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定。当中国的外交代表团得知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消息后,一名叫做乔冠华的中国外交官当场纵情大笑,这一幕被各国记者的相机拍下,从此载入史册。

然而,令众人感到诧异的是:作为亲眼见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乔冠华,在短短6年之后便遭到党组织的隔离审查,黯然退出了中国外交历史的舞台。当有人问及乔冠华为何有如此境遇时,李先念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向众人道明了原因。

那么,乔冠华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曾经为中国外交做出卓越贡献的他,为何在事业的巅峰之后便骤然迎来了黯淡收场的结局?

如果您对这个故事感兴趣,还请一键三连,点个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们为您讲述的最大动力!

1913年3月28日,乔冠华出生在江苏盐城县乔家村的一户富庶家庭。乔冠华的父亲,是当地闻名乡里的开明绅士。优渥的家庭环境,给了幼年乔冠华远超当时同龄人的教育条件,加上乔冠华自幼聪明伶俐,因此很快便在当地私塾获得了“过目成诵”的美誉。

乔家看乔冠华着实有着不俗的学习天赋,因此便早早地将乔冠华送往盐城中学读书。县城内的学习,开拓了乔冠华的知识视野,他多次跳级考试,年仅16岁便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哲学系,成为了江苏省著名的“天才少年”。

坐落在北京城的清华、北京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的双子星,影响中国革命发展历史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皆起源于此。在这个中国各路思潮的交汇之地,乔冠华选择了自己想要终其一生坚定恪守的信念和理想:马克思主义。然而,由于过于年少,乔冠华尽管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青年学生运动,却迟迟没有入党。

1933年,20岁的乔冠华从清华大学哲学系顺利毕业,准备前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深造。这一次的留学之旅,意外给了乔冠华践行自己理想道路的机会。在日本,乔冠华参与了日本共产党领导的各项活动。在这里,乔冠华发现:原来真的有一种信念,超越国族、文化之别,只为了实现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乔冠华在日本共产党内从事革命工作的活动,对他后半生选择外交事业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上台,侵略中国,仇视共产主义的言论在国内甚嚣尘上,与日本共产党共事的乔冠华没过多久便遭到了日本当局的驱逐。无奈之下,乔冠华只好秘密掩盖自己是马克主义者的身份,辗转到德国读书,于1936年正式取得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这一年,乔冠华只有23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得知国家陷入危难之际的乔冠华毅然放弃了德国的优渥条件,回到国内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乔冠华虽然身为一介书生,不能持枪亲身上阵杀敌,但是他却敢于以笔为枪,在《时事晚报》、《世界知识》等各大报刊上发表抗日言论,支援中国的抗日事业。毛主席曾经称赞乔冠华的文笔,说乔冠华一支笔可抵得上两个坦克师。民国时期的中国文人,也将乔冠华与后来《人民日报》的总编辑胡乔木并成为“南北二乔”。

多年来的海外求学和新闻工作,开拓了乔冠华的视野,让他对当时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局势有着惊人的判断:1939年,当纳粹德国突然对受英法两国庇护的波兰宣战时,乔冠华就一语道破了当时法国政府色厉内荏的本质,预言道不出三年,德国就会攻破巴黎凯旋门。而在1942年,德、意、日三国组成同盟,向世界各国发起猖狂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尚未明朗时,乔冠华就写下了《条条大路通柏林、罗马、东京》的社论,预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必以轴心国集团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乔冠华卓尔不群的外交战略视野,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日后新中国的国务院总理,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周恩来。在周恩来的竭力推荐下,乔冠华于1942年被调往重庆,担任《新华日报》国际专栏的编辑工作,留在周恩来的身边。与此同时,乔冠华还在重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与他相伴终生的伴侣,就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位外交发言人:龚澎。

乔冠华夫妇结婚的消息,不仅让夫妇二人身边的家人、同事感到十分高兴,也惊动了当时远在延安的毛主席。毛主席特地写下“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的贺联,祝福这对结为伉俪的革命新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乔冠华夫妇陪伴在毛主席、周恩来的身边,出色地完成了重庆谈判的各项外交工作。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乔冠华秘密抵达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的工作,为我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发声,争取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曾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在外交、宣传领域有颇多建树的乔冠华被任命为外交部国际新闻局局长,主持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工作。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这让深谙纵横捭阖的乔冠华再次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1951年,朝鲜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美国被迫坐上谈判桌,开始了和中朝两国的第一轮停战谈判,乔冠华作为李克农的外交谈判顾问,参与了谈判的全过程。在会场上,乔冠华的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赢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纵司令员彭德怀的称赞,彭德怀将乔冠华亲切地称之为外交场上的“乔指导员”。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在历经前后两轮,长达3年的停战谈判后,最终划上了一个句号。然而,关于亚太局势的未来在当时仍然扑朔迷离。为了维护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地区的和平稳定,世界各国于1954年4月举行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在这次国际会议上,乔冠华再次据理力争,成功促使美国同意释放钱学森等重要科学家回国。

但是,乔冠华在历史上真正的高光时刻,还是当属1971年促成中国重返联合国一事。1970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两国向联合国呈交“两阿提案”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事宜便被提上了日程。但是,派谁组成联合国代表团,参与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谈判,成为了一个让当时毛主席等中国领导人深感忧虑的问题。

当时周恩来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已很难再承担繁重的外交工作。经过深思熟虑后,毛主席决定让乔冠华、姬鹏飞等人组成外交代表团,出席联合国。临行之际,毛主席开玩笑地对乔冠华说道:

“此事非乔老爷出马不可。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朝鲜战争的时候,是我们到联合国,告玉皇大帝美国的状。现在,玉皇大帝要访问中国,我们这次去不是告状的,而是要为第三世界的国家伸张正义,你们身上的担子很重,第一炮一定要打响啊!”

事实证明,乔冠华并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也并没有让中国人民感到失望。在经过激烈的外交谈判后,乔冠华等中国外交代表团毅然拒绝了美国“两个中国代表”的外交提案,成功促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席位。为日后中国同西方国家建交,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后,乔冠华又在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际起草《中美联合公报》,又在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负责起草《中日联合声明》,为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建交做出了诸多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乔冠华一度登上事业的巅峰,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中国外交家。西方国家的新闻记者曾高度评价乔冠华,称“他的一声笑,震碎了联合国大厦的所有玻璃”。

遗憾的是,在众人的褒奖声中,乔冠华逐渐迷失了自我。1973年,乔冠华和“四人帮”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为了自己的权力,乔冠华甚至不惜批评昔日伯乐和恩师周恩来的外交路线。尽管晚年的乔冠华就此事不止一次向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道歉,但是终其一生乔冠华都没有得到邓颖超的原谅。乔冠华后半生一系列的所作所为,让那些曾经欣赏他的人都非常失望。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之后,一度担任过新中国重要外交工作的乔冠华也随之接受党的隔离审查,暂时免去了一切外交职务。当时许多人对乔冠华的离职,都感到十分诧异。接替乔冠华职务的黄华见到时任的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后,向李先念询问乔冠华被撤职冰接受隔离审查的真正原因,李先念叹了口气,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耳朵,说道:

“乔冠华已经淹在了四人帮的泥潭里,那泥巴都已经快到他的耳朵根上了!”

1982年,对乔冠华的隔离审查正式结束。此时的乔冠华,已不能再重返中国外交界的舞台,只能挂一个“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的虚职。1983年9月,乔冠华因癌症病逝,终年70岁。

纵观乔冠华坎坷起伏的一生,怎能不让人唏嘘感叹?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在自己的人生中树立伟大的功绩,必然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当他背离人民的那一刻,也就注定了他后半生走向失败和没落的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据统计,整个解放战争,蒋介石身边的高级将领起义者多达两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兵团级别的高级将领。 这么...
原创 陕...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完成!根据资料记载,三大主力会师之时...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刘家梁红山... 近日,刘家梁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团结村启动。作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中国...
原创 刘... 刘章当着吕后的面,不仅讽刺吕氏,还杀了吕家的一个人。 但是吕后的反应居然是“默然”“因罢”,既没有责...
原创 1... 1955年,叶剑英元帅代表中央军委赴广州主持中南军区将官授衔仪式。 在检查授衔人员名单时,他发现“方...
原创 埃... 前言: 当我们仰望埃及金字塔的雄伟身影时,是否曾想过在那遥远的年代,地球另一端的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什...
原创 跟... 跟赵云打,输了不是被人小看,而是脑袋都没有了?关羽呢? 一个国家分三个国家征战,谁统一就是皇帝,大家...
原创 毛...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在革命时期,毛主席仪态洞若观火的洞察力曾无数次看清未...
原创 粟... 粟司令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展拳脚,用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证明了自己的才能,与四野首长林总并称我军“战神”。...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