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投降唯独此国不接受,机枪扫射一夜,20万日军只剩一万
创始人
2025-07-07 05:33:04
0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上世纪的战火点燃的可不仅是房梁屋檐,还有雄雄抗敌心,淳淳报国情。我死国生,我死犹荣,在国恨家仇面前,身虽死而精神才生。抗日战争跨时间度长,造成百姓的心理创伤无法估计,事到如今中国人民也被曾经的伤痛笼罩。

可世界二战,不单单是中国和日本的单一战场,其中涉及多个国家,各个种族都有难以言喻、无法计量的损失。1945年日本军宣布投降,我们举国欢庆。战火虽然停歇,但是历史承载的痛苦从未减轻。

和平停战是大家最乐意接受的一种结局,可是挑起战争一方升上白旗就能全身而退,对于被侵犯的那一方来说未免太不公平。

中国人一向秉承和气生友的态度,这可不代表全世界的国家都是这样的观念,在日本投降之际,就有一个国家坚决不接受投降和道歉,一定要日本付出相应的代价,机枪扫射一整夜,20万日军仅剩下一万!

这个国家正是二战时期损失惨重的澳大利亚!

日本投降,他绝不原谅

1945年,在原子弹的轰击之下,日本的国土上面核辐射严重,如若日本军仍旧在世界横行,很有可能家园都不复存在,在两方面的权衡利弊下,最终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

当年日本军的肆意烧杀抢掠,一直都是中国百姓心中不可拔除的硬刺,人人都说现在时代和平,不应该对日本人再存芥蒂,可也有人说,我们从来不配替同胞原谅罪人!

事实如此,任何一件事都有双面效应。历史的罪责只能由历史去原谅,当下的生活只能由我们去向往。

中国在当年无疑是世界上损失最重的国家之一,我们失去的不仅又国宝国粹,更有无数爱国志士,年轻战士。可因为人人希望和平,人人都想停止战争,不管国际还是平民,接受日本投降都是最好和唯一的选择。

中国如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也是如此,在和平面前无条件的接受了日本投降,唯独澳大利亚。

当时在各国领导同意日本投降之后,近20万的日本军开始休养生息,重整旗鼓,打算即刻启程回到日本。没想到风平浪静之下隐藏着巨大危险。远在南半球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不远万里来到欧亚战场,同时还带领着大批军队。

趁着日本军掉以轻心便大肆扫射,一夜之间20万的庞大日本军队缩减为1万人左右!这等局面,任谁看来都是始料未及的,日本军眼看回国在即,却没曾想半路杀出一位劲敌,活生生掐灭了他们的希望。

三次对抗,心生仇怨

对于澳大利亚的突然主动进攻,意想不到是大多数旁观者的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则是“拍手叫好”?日本在欧亚战场上,打伤死亡的无辜百姓绝不仅有20万人,所以澳大利亚在听闻日本投降,摇摇白旗就准备撤退的消息后万分鄙夷。

澳大利亚明确表明,日本军队的罪责不可能轻易原谅,竟然大家都同意放他们回日本,那么唯一的坏人就由他们去扮演。

可大家又有所不明白,既然日本主要横行的是欧亚战场,为何一个身处大亚洲的国家这样反应强烈呢?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仇怨?

原来世界二战的时期,虽然澳大利亚没有直接参与欧亚战场,但到底这是整个世界的战争,作为实力不可小觑的国家,澳大利亚也是参与其中的。

当时澳大利亚作为帮扶国家,曾经主动出兵协助英国,站在了日本的对立面。对于澳大利亚的明确立场,日本军怒不可遏,在日英交战胜利之后,不仅俘虏了近13万的英国士兵,还将澳大利亚派来的一万五千人全部伏努。

这些本来作为协助人员,和二战并无直接关联的澳大利亚士兵,在日本军中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对待,不仅对他们实施了酷刑,严加拷打,还毫无人性的将这些士兵活埋处死!

日本军的手段残忍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不仅上世纪的中国人被这样无情对待,几乎所有不幸落入他们手中的士兵都没有生还的可能。

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营救这一万三千士兵,听闻他们的遭遇是心急如焚又别无他法,慢慢的,仇恨这颗种子便在心中种下。

这边,澳大利亚已对日本恨之入骨,另一边日本还在筹谋如何占领世界,邪恶的魔爪越伸越远。

1942年,日本侵占了孱弱的东南亚地区,进而又偷袭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成为了战争历史上不容忽视的一笔。

日本军狡猾奸诈,澳大利亚对于他们的偷袭毫无预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澳大利亚在突如其来的炮火中及时撤退,但还是损失了243名士兵。

同年,澳大利亚在支援荷兰战场时,又被狡诈的日本军队所盯上,日本军仗着军火充足,强火攻击,这一次不管是澳大利亚还是荷兰都再次战败,共计死亡了100名左右士兵。

等待时机,报仇雪恨

接连三次的偷袭和针对,澳大利亚是是可忍熟不可忍,早早的把这些记录在册,就准备寻到恰当时机反将一军!

就在日本表象投降却又伺机攻打几内亚沿海的时候,美国和澳大利亚联手,阻止日本邪恶的念头。美军的强大兵力攻打下了日本的200余架飞机,让他们没办法寻求援助和补给,同时澳大利亚阻断了日本军的粮食供给,准备让他们在几内亚岛上活生生饿死,以报那些俘虏之仇。

日本军的求饶声并没有换来澳大利亚的同情和宽恕,这些凄厉的求饶声只能让他们想象到自己的士兵死前遭受了怎样的痛苦!须臾,机枪扫射的声音传来,日本20万的军队一夜之间仅剩1万,出了恶气的澳大利亚声势浩大的转头回国。

恶人也许会死去,但恶意却永远不会绝迹。——莫里哀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不管胜利还是失败,有得便有失。和平一直都是全世界人民所向往的,所以挑起战争的那一方往往罪不可恕,在战争面前,各个国家都有苦难言,眼及所处都是荒芜。

尽管如此,对抗战争永远都是各国百姓的首选,对抗战争尚且有迎来光明的一天,妥协战争则永远生活在黑暗。日本军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恩怨,在愤怒和报复中终结 ,在新生活中淡忘,愿往后再无战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胡... 胡琏的晚年生活如何?孙子回忆:你不知道他有多想家! 说到胡琏将军,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主席评价他的那...
原创 雍... 雍正帝可以说是大清200多年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也是大清12位皇帝中身上迷案最多的一位皇位...
原创 简... 夏朝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一共存在了471年,属于奴隶制社会,铜石并用时代。夏代早期纪年...
原创 南... 吴越军很快到了福州并且潜入城中,但与福州守将李达联合后仍然没能挡住南唐军的攻势,福州内城变成了孤岛。...
原创 没... 古代的二代权臣上位,基本凭的是从父亲手里继承权力,还有个别猴急的,等不及父亲去世,就和父亲争权乃至架...
原创 2... 前言 1949年的10月初,新中国成立,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渣滓洞和白公馆的监狱里了,听到这个消息之...
原创 唐...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回...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1950年2...
【短评】推陈出新让“文博热”持...   内蒙古博物院《静影沉壁 熠彩北疆——内蒙古古代壁画精品展》参观人数突破20万人次,呼和浩特博物馆...
原创 康... 满清皇帝其实对西方的了解差异很大,康熙、乾隆和道光就完全不一样。康熙当年就有两个略有名气的西方笔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