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最典型的一场冤案:老公、公公被杀害,儿媳却指正婆婆是凶手
创始人
2025-07-07 13:05:02
0

清朝最典型的一场冤案:老公、公公被杀害,儿媳却指正婆婆是凶手!

晚清时期官场腐败,官员们不去想着怎么有所作为,却把经历放在结网官官相护上,对上级的要求不是货真价实的落实执行,而是尽量搪塞,得过且过,蒙混过关,用欺上瞒下的态度求得一个太平的状态,这样的心态导致了很多冤假错案,张程的《泛权力》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咸丰年间,四川合州七润桥住着一户鞠姓人家,父母和儿子、儿媳四人同居。一天夜里,母亲向氏醒来,发现丈夫不在床上,起来一看,房门和大门都打开了。她赶紧招呼儿子出去看看。儿子奔出房门好久都没有回来。向氏和儿媳大惊,战战兢兢地熬过一夜后,天明就出去看,发现鞠家父子二人被人杀死在门外不远的道路旁边。

案子报到合州,知州荣雨田找不到头绪,久而不得凶手。向氏隔三差五地上衙门状告催促破案,上级衙门也反复催逼,限定了破案期限。荣雨田担心期限将满招来处分,就和幕僚商量对策。幕僚们对这桩无头案也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刑名师爷推荐了衙门里的刑吏陈老伦,说这个人人头广、手腕高,可以托他试试。荣雨田就叫来陈老伦,承诺如果能破了鞠家命案,赏500金,还会提拔他。陈老伦倒是毫不犹豫,一口应承下来,只是提了一个要求,说鞠家命案复杂,请知州大人宽限一些时间侦破。

荣雨田答应了,并预支了赏金给他。在破案这件事情上,仅是吏员的陈老伦的实际权力比知州荣雨田要大,不然荣雨田也不会求他了。侦破民间案件时,对民俗民风的掌握、人情世故的通晓,往往比法定权力要大得多。而从外地来赴任的州县长官以及他们带来的幕僚们,显然在这方面比不上本地的吏员、差役们。这种情况,就为地头蛇般的吏役们上下其手、从中欺上瞒下提供了机会。陈老伦破案的手法果然很有一套,不过这种手法说来却是令人哭笑不得。

他办案的方法很简单,并不在侦破线索上做文章,而是派了一个媒婆到鞠家,和向氏套近乎。得知鞠家命案后,媒婆假装关切,对向氏说:“你家遭此惨祸,真可怜。我看你家里挺贫困的,今后你怎么生活?我看衙门短时间也破不了案,事久则费多,你拿什么钱到衙门办案?不如你把你的儿媳改嫁了,既可以省一份生活费,又可得到聘金。”向氏听信了媒婆的话,就托她物色人选。媒婆就乘机推荐了陈老伦。向氏对陈老伦也很满意,一是以能够攀附公门中人为荣,二是听说陈老伦在当地实际权力很大,收人也很高,显然不会亏待了她的儿媳妇,于是就欣然答应了这门婚事,择时将儿媳嫁入了陈家。

陈老伦娶到向氏的媳妇后,将家里的事情无论大小,包括理财都全部托付给她。陈夫人在朝家哪有在陈家过得这么安逸富足,很快就喜欢上如今的生活,忘记了前夫。美中不足的是,陈老伦常常下班回来,面带忧色。陈夫人问他怎么了。陈老伦就说知州大人把侦破鞠家命案的任务交给了自已,自己没有头绪,向氏又天天催问。陈老伦让陈夫人做做向氏的工作,别再上衙门催问了。陈夫人表示为难,婆婆的丈夫、儿子都惨死,她怎么会善罢甘休。陈老伦默然。

又一日,陈老伦满脸沮丧、惨戚戚今地回家。陈夫人惊问缘故,陈老伦说:“知州限我一月内破案,不然就要让我顶罪,我命在旦夕之间。”这时已经完全适应了陈家安逸的生活,满心希望长守相守,突然听说失夫要顶罪,安逸不再,便焦急万分,忙问有什么办法。陈老伦这时吞吞吐吐地说:“我知道应该怎么办,但碍于你不能说。” 陈夫人一定要他说,陈老伦就说:“我已经侦破到你公公是被你婆婆和奸夫谋杀的,你不知道吗?”陈夫人不相信,陈老伦继续说:“你婆婆和人通好,怎么会告诉你呢?但是这种事情,只需你上堂指证婆婆的奸情,我就能活。其他事情与你无关,我来处理。”陈夫人贪图长享安乐,就昧着良心答应了下来。陈老伦随即以向氏通奸谋杀亲夫报官。

第二天,向氏又到合州衙门催缉凶手,荣雨田拍案大怒:“此事已查究得实,你和奸夫联手杀死了丈夫、儿子,竟然还敢控官!”向氏呼冤。荣雨田喝道:“奸夫都抓住了,你还敢抵赖!”果然,差役拉出一个壮男来,和向氏对质。那人将如何通奸、如何谋杀鞠家父子,说得清清楚楚。向氏还是坚决否认。荣雨田就传讯陈夫人,询问向氏平日有无与人通好。陈夫人按照陈老伦的教唆,指正向氏有奸情。儿媳的指证,让向氏大为错愕。面对两个证人和荣雨田用刑的威胁,向氏除了被迫“认罪”,已经没有了一点办法。

向氏联合奸夫,杀害丈夫和儿子,除了两个人证外没有物证,这样的说法可信吗?荣雨田和官府中人是否相信,外人不知道。但接下来的结果是:此命案就此了结。从知州荣雨田到刑吏陈老伦,他们不仅都少了上司的催逼,而且还有了破案的成绩。

像陈老伦的这种破案方式,像荣雨田这种为保官而一手制造冤假错案的官员,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惜草菅人命,欺上瞒下。这种现象,在晚清官场比比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心领神会,谁也不会出来揭穿,去自惹麻烦、自讨没趣。如果没有根本能打破这种潜规则的更有来头的人来出面翻案,他们会照旧继续这样做官发财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毅:嗅着历史的味道 作者:王毅 来源:西部散文选刊 20世纪90年代末,央视推出的探索与发现栏目就是一块磁铁,深深地粘...
原创 被... 一个朝代的史书,通常都是下一个朝代进行撰写的。明朝时期的史书也不例外,明史是由清朝撰写的,但是在历史...
原创 毛... 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缔造者,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和影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百年后的人看我们今天的照片又会是什么样的感慨?看吧,真正的清朝...
原创 强... 这位是中国历史书上大书特书的一位女中豪杰,她被明朝尊称为三娘子,因为她的努力,促进了蒙古与明朝的和平...
原创 此... 前言: 在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谁能从一介小卒一路攀升至朝廷重臣?谁又能在刀光剑影中屡建奇功,却又在政...
原创 改... 严格来说,桂陵之战虽然给后人留下了“围魏救赵”的最佳战术模版,但对当时的天下格局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原创 我...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是“暴君中的暴君”,唐太宗则是“圣君中的圣君”,两个人的评价可谓天悬地隔。但是其...
“戈壁夫妻”扎根大漠18年守护... 7月16日,张吉全和闻春瑜夫妇沿着汉长城巡护时加固防护栏。 玉门关外,大漠戈壁,汉长城遗址巍然屹立,...
原创 蒙... 文 / 子玉 灭掉金国成为北朝的蒙古进一步灭宋将江南并入蒙古的版图是历史的大势,但江南却并不利于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