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南下被阻击,危急时刻收到一个神秘手令,至今仍没被破解!
小编继续为大家说淮海战役的事,蒋介石的两个王牌,黄百韬军团、黄维军团全军覆没,剩下一个杜聿明的军团,是蒋介石最后的希望……
就在黄维兵团即将被全歼时,杜聿明的三个兵团也一步步的被解放军圈进了口袋之中,此时杜聿明已经看到黄百韬兵团的覆灭,下一步解放军的锋芒接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再打下去只能是自取灭亡,为了保存一点有生力量,杜聿明斗胆向蒋介石提出了撤退的建议,就在一个多星期前谁都不敢提半个字的杜聿明专程飞到南京,向蒋介石提出目前的战略态势于我军极为不利,当务之急就是立即放弃徐州,从徐州西南绕道萧县到达阜阳地区后,即可以依托淮河确保后方供应,在向共军中野侧被实行反包围,此举亦可解黄维之围二可确立新的有利形势,保存有生力量,进而扭转长期以来我军的颓势,此建议的核心在于要放弃徐州,这是蒋介石所不能容忍的事儿。
但这时的蒋介石也识了点时务,他一改过去的固执欣然同意了杜聿明的主张,这次杜聿明十分的谨慎,在向蒋介石和顾祝同话别时,他低声悄悄地说:此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历次作战中,我感到国军中枢出了问题,我们的情报应该是很灵的,但还老是被共军牵着鼻子走,我只有两个要求,以此计划千万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包括国防部的人,这事儿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总统知。二、放弃徐州后,我军在转进的途中不能丧失信心,也望南京方面不要将部队调作他用,蒋介石顾祝同二人连连点头。
原来国防部三厅厅长郭汝瑰是中共地下党员,他曾多次将高层机密情报向中共提供,弄得在前线的国民党将领经常摸不着头脑,仗一打起来共军好像成了国军的参谋长,情况一清二楚,所以才有杜聿明的这一番话。
11月30日晚,杜聿明的部队开始从徐州撤退,这不动不要紧,一动起来全军一片混乱,李弥兵团和孙元良兵团哪里还管什么命令,提前十多个小时就开始跑了,当杜聿明察觉后,简直就无法制止。杜聿明的企图被解放军发觉,立即就开始对杜聿明部队进行攻击,并紧紧咬住不放,杜聿明到了这个地步只有硬着头皮冲。三天后到达了河南永城地区,形势稍稍有了一点好转。
就在这时蒋介石突然来了指示,这封电报一下就把杜聿明搞得无所适从了,究竟是执行总统命令,先南下淮西口寻求与共军主力决战进而歼灭之,然后救黄维,还是按原定计划继续向西南前进,脱离战场,依托淮河后在救黄维呢,杜聿明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正当他犹豫不决时,部队上空又飞来了一架飞机,在第二兵团74军处空投下一份蒋介石的手令,杜聿明拆开一看又是蒋介石严令执行命令的,而且是蒋的亲笔信,杜聿明无奈只好下令将命令传达到各兵团司令长官,并要求各司令官立即到总部开会,兵团司令官会议之后又召集各军师长开会,如实传达总统手令。
手令一宣读会场就像是炸开了锅,16兵团司令官孙元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计划已定就按计划执行,照此打下去真是不可思议。有的说:总统怎么说变就变了,邱清泉竟然开口骂起来,国防部混账,老头子糊涂啊,杜聿明看看这个架势就着大家的话头说:既然总统有了命令,我们是党国的将领,当然要执行,不要多说了,马上行动,按总统的意见办,谁也不得延误。这时邱清泉又唱起了高调,我邱清泉可不是怕死鬼,我可不能违背老头子的命令当逃兵。
就这么来回折腾,大约花费了三四天的时间,到了12月6日杜聿明部大举南下时,遭到了解放军的阻击,这次又遇到了与黄维兵团当时相同的情况,解放军越打越猛,越打越多,杜聿明先派孙元良16兵团先行突围,结果孙部大部被歼,孙元良只带了少数人逃出包围圈。这时杜聿明接连向蒋介石告急,此时蒋介石手头已没有多少机动兵力可以增援杜聿明了,只好厚着脸皮与华中剿总白崇禧商量调兵,不想白崇禧对蒋阴奉阳违,明里答应,实际上却不动一兵一卒,华中的第20军已经上船东调,也被白崇禧加以制止。
直到这时蒋介石仍不明白杜聿明的处境,还发了一个以总统蒋中正名义给杜聿明的252号手令,试图挽回败局,手令的内容很长,估计不外乎是要求杜等待援兵全力突围吧,但此时杜聿明的徐州“剿总”已是一片混乱,连翻译首令密电码的人都找不到了,以至于这份手令的内容至今未能翻译出来,躺在今天的中国第二档案馆里睡了50多年,252号手令就像是为杜聿明集团送了终,杜聿明只有靠自己了,但没多久,杜聿明全军就遭到了灭顶之灾,杜聿明本人也被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