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昌起义他率领一个师叛逃,建国后却与十大元帅并列,官至副国级
创始人
2025-07-07 02:02:31
0

从开始革命以来,党组织就知道:我们的革命道路,将会是非常艰苦的。的确,实践也证明了,我们的革命,是艰苦而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意志不够坚定,退出革命的人。

南昌起义爆发时,蔡廷锴就曾带着一整个师的部队,叛逃出了起义军。但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他及时醒悟过来了。随后,蔡廷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之后,他受到了中央的重视,与十大元帅一起,担任着副国级的职位。

一、蔡廷锴的出身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封建朝代,到了统治的末年时期,几乎都会出现相似的情况:皇帝享乐腐朽、官员贪污腐败,底层的劳苦百姓则被重重剥削,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被暴露出来。

而生活在清朝末年的底层百姓,可能是最为艰苦的一群人了。外国侵略者入侵,导致他们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偿还债务,统治阶级不断向老百姓征收赋税,导致他们生活更加困难。

中国最早参加革命的一群人,有一部分是接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而另一部分,则是出身于非常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们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的一面,希望能够通过参加革命的方式,找到一条能够生存下来的出路。蔡廷锴正属于这些人中的一个。

1892年4月,蔡廷锴出生在广东省罗定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里。蔡家,与当地其他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艰苦。因为蔡廷锴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想要让儿子有出息的蔡家父母,决定省吃俭用,也要将儿子送去读书。在全家的努力之下,蔡廷锴获得了到镇上读小学的机会。

蔡廷锴非常高兴。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等候着先生来上课。在课堂上,蔡廷锴认真听课,遇到不懂的地方,也积极地向老师提问。这段上学的经历,给蔡廷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没有上学之前,他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孩子。而在学校里,他不仅能够接触到知识,还能听到外面的消息,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这让小小年纪的蔡廷锴,在心中立下了“要去外面闯荡”的愿望。

二、蔡廷锴参军

不幸的是,三年之后,蔡廷锴的母亲病逝了。给母亲治病,就花费了非常多的钱。蔡家再也拿不出钱来支付蔡廷锴的学费了。他只能辍学回家,承担起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农忙时,蔡廷锴跟着姐姐一起下地种田。

因为父亲是一个裁缝,所以他也要跟着父亲学习,继承父亲的手艺。1910年,蔡廷锴得知“革命党在全国各地开展革命”的消息后,就瞒着家人,以替人裁缝衣服的名义离开了家,加入到革命军中。

此后的十多年里,蔡廷锴辗转于多个军队之间。直到1924年,他加入了孙中山大本营补充团,并担任连长的职位。开始走向了他从军的高峰时刻。大革命开始后,蔡廷锴带领着部队,参加讨伐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战斗。

因为在战场上表现英勇,屡创佳绩,在1927年年初时,蔡廷锴被任命为国民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的副师长。当时,他的上级领导,是北伐名将叶挺将军。蔡廷锴和叶挺,既是老乡,又是战友,两人的关系非常好。

1927年4月,蒋介石等反动派发动“四·一二”政变,企图消灭共产党的势力。为了粉碎蒋介石等人的阴谋,叶挺、贺龙、周恩来等人,决定到江西举行南昌起义。

为了壮大起义军的势力,叶挺将军将蔡廷锴也邀请了进来,并让他来担任起义军的左翼总指挥。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蔡廷锴并不是党员,而且,他的意志不坚定,态度和行为表现也非常地消极。不能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

但是,因为情况紧急,叶挺将军并没有改变主意,仍然让蔡廷锴担任左翼总指挥的职位。叶挺曾经拍着蔡廷锴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蔡老弟,我顶着压力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你。你可不要辜负我的信任啊!”

三、叛逃后参加民革

然而,叶挺将军的信任和苦心,最终还是错付了。叶挺、朱德等人,带领着军队,在指定地点发起进攻时,蔡廷锴不仅没有按照原定的计划前往增援,反而带着手下的五千多名士兵叛逃了。这使得起义军陷入了很大的危险之中。

刚刚回到国民党部队中时,蔡廷锴因为叛逃的经历,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他被任命为地十九路军的军长,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围剿”红军。但是,多次的围剿行动,都是以失败告终。为了保存十九路军的实力,蔡廷锴主动与红军联系,达成了停战的协议。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蔡廷锴主张积极抗日。因为与蒋介石的政见不合,他离开了国民党的军队。1937年后,蒋介石将蔡廷锴召回,让他担任国民党第十六集团军的副司令员,指挥军队开展与日军的对抗。

内战爆发后,周恩来找到了蔡廷锴,对他进行劝说。最终,蔡廷锴同意参加共产党组织的中国民主促进会,和李济深、何香凝等人,一起参与到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斗争中。

1949年,蔡廷锴和李济深等人,作为民主促进会的代表,受邀来到北平,商讨建国的相关事宜。新中国成立之后,蔡廷锴被任命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的副主席职位。与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一起共事,为新中国的民主制度的建设贡献力量。

总结

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无数的伟大革命者能够坚持走完革命道路的关键。蔡廷锴最初没有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党组织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没有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因此,他会在南昌起义中率兵叛逃。

回到国民党军队中,见识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之后,他才意识到共产党的正确性和伟大性。好在,他及时地醒悟过来了。帮着共产党一起团结民主人士,一起推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据统计,整个解放战争,蒋介石身边的高级将领起义者多达两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兵团级别的高级将领。 这么...
原创 陕...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完成!根据资料记载,三大主力会师之时...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刘家梁红山... 近日,刘家梁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团结村启动。作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中国...
原创 刘... 刘章当着吕后的面,不仅讽刺吕氏,还杀了吕家的一个人。 但是吕后的反应居然是“默然”“因罢”,既没有责...
原创 1... 1955年,叶剑英元帅代表中央军委赴广州主持中南军区将官授衔仪式。 在检查授衔人员名单时,他发现“方...
原创 埃... 前言: 当我们仰望埃及金字塔的雄伟身影时,是否曾想过在那遥远的年代,地球另一端的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什...
原创 跟... 跟赵云打,输了不是被人小看,而是脑袋都没有了?关羽呢? 一个国家分三个国家征战,谁统一就是皇帝,大家...
原创 毛...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在革命时期,毛主席仪态洞若观火的洞察力曾无数次看清未...
原创 粟... 粟司令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展拳脚,用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证明了自己的才能,与四野首长林总并称我军“战神”。...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