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高祖十二年(前195)十月,刘邦在讨伐英布时,被流矢所中。从此落下了病根,总是反反复复的发作,吕后为他请了一个外科圣手,他把医生赶了出去,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刘邦知道自己的时间所剩不多了,便开始筹备起了之后的事情。
首先,预立太子,确定皇位继承人。早在高祖二年(前205)六月,刘邦已经立刘盈为太子。然而到了晚年,他认为刘盈生性“仁弱”,担心皇权旁落,常想废嫡立少,以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
在去世之前,刘邦曾留下了两道遗诏,然而就是这两道遗诏,维持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
1,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汉室江山还存在,就永远善待大臣们的子孙后代)
2,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不姓刘就不能封王,不立大功就不能封侯)
这两项相当于遗嘱的誓言,从根本上杜绝了两党篡权夺位的可能性(PS:三国时期曹操就是先异姓封王,其子曹丕才篡位当皇帝的)。汉初两党相互制衡,谁先称王就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所以这份遗嘱立的相当巧妙。
然后,刘邦很放心的将太子托付给相党,而太子又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和能征善战的外戚们。从而达到了一种平衡。
刘邦在离世后,让吕后小心刘濞。当年刘邦虽然平定了英布,但江淮一带却无人打理,于是刘邦就让侄子刘濞管理,不过刘邦发现刘濞有谋反之心,于是就让吕后小心。
与此同时,刘邦为了防止死后可能发生的变故,除了任命周勃统兵于燕、代之外,又急令陈平去荥阳,与灌婴镇守这个军事要地。当时,陈平正押送樊哙回长安,途中接到诏书,又得知刘邦死讯,便日夜兼程赶回长安。
一切都如刘邦所预想的一样,吕后准备发飙,可刘邦却以为她做好了各种抵御,她没办法只能服从。
原来刘邦早就想好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