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这是古代武官的一个称呼,表示的是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总兵的这个官民是从明朝初期开始实行的,到了清朝这个官职仍然存在。在湖南省有一位72岁的老人就称自己是清朝总兵的后人,而且他还有着世代相传的腰牌。老人自称清朝总兵后人,拿出腰牌证明,专家建议上交,老人该咋办。
老先生说他们家祖辈都是朝廷的人,为国效力。最近的就是易真又,加入湘军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还被封为将军呢。而在老人所有的珍藏品中,他最宝贝的是一块巴掌大的银色刻有“令”字的腰牌。老人说这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是家里最值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这是他的先辈易秉承在做辽东总兵时用的腰牌。这是荣誉的象征,一直被家族珍藏。
“虎符”一分为二,一份在中央,一份在将领,只有两者合二为一,士兵才会承认将领的合法统兵地位,才会接受持有“虎符”的将领的统帅,为他们卖命送死。一直到清朝,军权归为各省巡抚提督之文官,而听从巡抚提督之总兵武官则改为正二品,视驻地,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于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之谱。
这块镀银的腰牌有手掌大小,正面刻有一个“令”字,背面刻有“总兵腰牌”四个字。从材质上来看,的确符合史书上记载的用料,相关的篆刻方式也符合史料记载所以专家建议老人能够将其上交至博物馆,能够更好地保存腰牌,为了相关部门提供研究数据。不过,家族最窘迫的时候都不曾放弃这块腰牌,易邵白老人自然也不会同意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