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朱德的结拜兄弟,四次进犯井冈山,全部失败,沦为千古笑柄
创始人
2025-07-06 04:32:06
0

他是滇军名将,曾经是朱德的至交好友,却又兵戎相见,同室操戈。

他是常败将军,屡屡进犯红军,却每每被红军击败。

他声名不显,却因歌谣“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败江西‘两只羊’”而贻笑千古。

他就是国民革命军第9军27师师长、云南宪兵司令、陆军中将杨如轩。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著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人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龙市胜利会师。

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等人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极大了增强了井冈山根据地实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引起了敌人极大的震恐,自根据地建立以来,敌人就调集重兵进犯根据地。

其中进犯次数最多的敌军将领就是杨如轩。

在对井冈山四次“进剿”中, 第一次到第三次,杨如轩都担任总指挥, 最后一次,担任前线指挥。

01、相交莫逆

杨如轩,云南宾川人,1895年出生,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

杨如轩与朱德、朱培德、范石生、金汉鼎、王钧、杨池生、杨希闵、杨蓁、邓泰中、李应恒、董鸿勋等日后滇军名将是同窗好友。

在云南讲武堂读书期间, 杨如轩曾和朱德、朱培德、杨池生、唐淮源、金汉鼎、范石生等人一起组织过五华社, 宣传革命思想,并成为结拜兄弟。

滇军时期的朱德

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滇军名将蔡锷、唐继尧等人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起义军成立了都督府,由蔡锷任云南都督,云南胜利光复。

杨如轩和朱德就参加了恩师蔡锷领导的这次武装起义,投身于辛亥革命浪潮。

重九起义后,杨如轩再次回到云南讲武堂继续学习。

当时刚毕业不久的朱德成为了云南讲武堂的军事教官,和杨如轩算是亦师亦友。

杨如轩毕业后,分配在昆明干海子补充队,1915年夏,升任补充队第七连连长,而朱德则历任滇军营长、副团长、团长。

从此,杨如轩和朱德并肩战斗,参加了滇军护国战争。

时任滇军步兵第10团团长的朱德被编在护国军第1军第3梯团第6支队,而杨如轩被编在第1军第3梯团第6支队第2营任营副兼第7连连长,朱德是杨如轩的顶头上司。

护国战争胜利后,朱德升任滇军旅长,杨如轩升任团长。

在战斗中,杨如轩和朱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相交莫逆。

滇军时期的杨如轩

此后,杨如轩历任滇军旅长、讨逆军第1军第2师师长(总司令兼第一军长杨希闵)。

1923年3月,孙中山将讨逆军改编为中央直辖滇军,杨希闵任总司令,杨如轩任第2师师长。

不久,滇军发生内讧,孙中山免去杨如轩师长职务。

杨如轩一气之下投奔北洋军阀吴佩孚,任前敌总指挥。

1926年,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杨如轩见吴佩孚大势已去,只好宣布下野。

关键时刻,杨如轩在云南讲武堂另一个同窗好友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朱培德(朱培德与朱德并称云南讲武堂“模范二朱”)拉了他一把,重新将他拉回国民革命军阵营。

而此时的朱德正担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长。

有所不同的是,朱德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了不一样的革命之路,而杨如轩依旧是一个军阀。

1927年8月1日,朱德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9军军长。

南昌起义后,留守江西九江的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金汉鼎,下辖韦杵的第28师,周志群的第29师)为镇压南昌起义,将杨如轩所部改编为第9军27师,杨如轩任师长,驻军抚州,负责安靖后方秩序。

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起义军南下广东前夕, 曾还派人给杨如轩送信, 劝其加入革命。

杨如轩思虑再三,没有答应老学长的邀请,但是当起义军路过他的防区时, 他下令不予阻截, 悄悄退出城外给起义军让路。

杨如轩剧照

杨如轩希望用这种方式,避免和朱德兵戎相见,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随着形势的发展,他的努力成为枉然。

02、兵戎相见

1927年9月底,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 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当时,驻扎在南昌的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无法坐视毛泽东在自己辖区发展根据地,他立刻下令驻吉安的杨如轩率第27师“剿匪”,并令杨如轩担任“剿匪”总指挥。

1928年2月上旬, 杨如轩向井冈山根据地进发,发动了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

杨如轩随即制定作战计划。

令第27师第81团和第27师第79团的1个营进攻万安, 威逼遂川;

令第27师第79团的另外1个营经永新推进到井冈山北大门宁冈县城新城。

毛泽东闻讯后,迅速集结部队撤离遂川,返回茨坪(井冈山核心地区)准备迎战。

而后,毛泽东根据敌人部署,制定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作战部署。

首先,毛泽东决定集中兵力, 首先歼灭新城的敌军,扼守井冈山北大门。

2月17日,毛泽东兵分两路,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团、第2团,奔袭新城。

为了拿下新城,毛泽东采取了“围三阙一, 开门打狗”战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合围新城。

由第1团第1营担任主攻, 攻打新城东门;第3营攻打南门;教导队和第3营一部攻打北门;第2团第1营在敞开的西门外设伏。

2月18日,经过数小时激战,工农革命军全歼杨如轩所部1个营及宁冈靖卫团,俘虏300余人,击毙的敌营长王国政,活捉敌县长张开阳,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

1928年4月下旬, 朱德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合, 两军合编为红4军。

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红4军下辖三个师,朱德、毛泽东、陈毅分任第10、第11、第12师师长,王尔琢任参谋长兼第10师28团团长。

井冈山胜利会师,引起敌人的极度恐慌。

蒋介石和朱培德再次启用杨如轩担任总指挥,令杨如轩率第27师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进剿”。

至此,杨如轩终于和老上级、老朋友、好兄弟朱德兵戎相见。

战场无私情,枪声一响,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当年同窗之谊,结拜之情,不复存在。

这一次,准备多时的杨如轩,使出浑身解数,发誓要一举攻克井冈山。

杨如轩令第79团从永新县的七溪岭正面推进;第81团从永新县的五斗江方向侧面迂回;自己和第80团坐镇永新城。

杨如轩来势汹汹,朱德和毛泽东并不慌张,随即就制定迎敌计划——毛泽东率红31团, 到宁冈、永新交界的七溪岭阻击敌79团;朱德率红28、29团担任主攻, 迎击敌81团。

4月底, 杨如轩麾下第27师第81团团长周体仁率部向五斗江推进,正好与率部到达遂川黄坳的朱德狭路相逢。

朱德先让红28团团长王尔琢率部佯败,退至五斗江设伏,同时自己率红29团和敌人周旋, 将敌人击退。

周体仁果然被朱德给麻痹了,一头钻进了红军在五斗江设下的埋伏圈后。

敌人一上钩,红28团全力出击, 一举将敌军击溃,周体仁慌忙向永新城方向逃窜。

战机稍纵即逝,朱德与王尔琢会合后,立即向永新城追击。

永新城一战,杨如轩师部和第80团被击溃, 红军一举占领永新城。

杨如轩见势不妙只得弃城而逃,行至龙源口的第79团主力得悉上述战况, 仓皇退往吉安。

红军就此打破了杨如轩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

杨如轩剧照

03、屡战屡败

红军占领永新城,打破第二次“进剿”后,蒋介石十分震惊, 立即命令湘赣两省“加紧剿匪, 不得有误”。

5月13日,朱培德任命杨如轩为总指挥,率第27师,和第7师(师长王均)、第9师(师长杨池生)各一个团, 共计5个团,向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三次“进剿”。

杨如轩随即率第27师师部、第79团和第9师第27团的1个营, 进扑永新城,其他4个团由龙源口向宁冈进犯。

毛泽东和朱德根据敌情,决定避敌锋芒, 先放弃永新, 把敌人引出来,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 ,分而歼之。

5月16日,朱德令红31团1营奔袭湖南茶陵,引蛇出洞。

杨如轩果然令4个主力团南渡禾水, 企图由龙源口进攻宁冈;同时令第79团团团长刘安华率部出击,前往西乡。

这时,毛泽东令红29团和红32团奔赴七溪岭, 阻击敌人,朱德则率红28团和红31团1营火速奔袭永新, 寻机歼灭第79团,而后进攻永新,直捣杨如轩师部。

5月19日,朱德率部全歼第79团,击毙团长刘安华。

而后,朱德乘胜追击,直奔永新县城而来。

等杨如轩听说第79团被全歼时,红军已经向永新城发起猛烈进攻。

杨如轩大惊失色,慌忙换上便装出逃,在逃跑过程中,他被一颗流弹击中,虽然侥幸未死, 却也被吓破了胆,狼狈吉安。

杨如轩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三次“进剿”又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败,杨如轩威风扫地,引起了朱培德的不满。

这年6月,朱培德令第9师师长杨池生接替杨如轩总指挥之位,杨如轩改任前线总指挥,率第9师3个团和第27师的2个团,湘军第8军军长吴尚的第2师联合,向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四次“进剿”。

面对敌人又一次进攻,毛泽东和朱德令红4军主动从永新撤离, 退回宁冈,而后采取“集中兵力、歼敌一路”的战术打退敌人的进剿,令红32团在宁冈、酃县边境牵制湘军第8军第2师;朱德、陈毅、王尔琢率红28团、29团团和红32团1营奔赴龙源口, 依靠地利抗击来犯之敌。

6月21日,红4军侦察到杨池生正以第9师第25团、第26团、第27团向新七溪岭和老七溪岭逼近;

杨如轩率第27师第80团、81团驻防永新城,在白口设立前线指挥部。

6月22日,红4军根据敌情确定了作战部署:

决定朱德、陈毅率红29团和红31团1营在新七溪岭阻击第9师第27团;

王尔琢率红28团在老七溪岭迎击第9师第25团和第26团;

袁文才率红32团和赤卫队埋伏在武功潭, 寻机摧毁敌人的前线指挥部, 截断敌人退路;

毛泽东率红31团3营在永新龙田一带监视第8军第2师。

6月23日,战斗打响。

首先,红29团团长胡少海率部抢先占领新七溪岭的制高点望月亭,与敌人第27团展开拉锯战。

由于第27团装备精良,望月亭险些失守,关键时刻,朱德手持机关枪,亲率红31团1营赶来支援,顶住了敌人的进攻。

战斗中, 朱德的军帽被打穿了一个洞,依然不下火线。

班长马义夫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 壮烈牺牲,在他的激励下,红军将第27团压制下去。

与此同时,红28团团长王尔琢率部在老七溪岭迎战敌人第25团、第26团。

战斗中,红28团3营营长肖劲(3营下辖6连、10连、11连、12连,6连连长林彪,11连连长杨至成,12连党代表粟裕)不幸中弹牺牲。

但是,3营浴血奋战,拿下制高点百步墩, 将敌人死死压制在龙源口。

这时,等候已久的袁文才找准机会红32团直扑白口,执行斩首计划,突击杨如轩前线指挥部。

红32团神兵天降,杨如轩手足无措,又一次狼狈而逃,跑路时,杨如轩右臂中弹,血流如注。

他不敢久留,向永新狂奔而去。

杨如轩一跑,第25团、第26团军心涣散,全线溃败, 逃往永新。

王尔琢乘机率红28团奔赴新七溪岭,与红29团会合, 将敌人第27团围困在龙源口, 到下午三四点钟, 全歼该团。

随后, 红军直奔永新。

杨池生见部队惨败, 连夜拔营逃往吉安。

红4军乘势三占永新,打破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第四次“进剿”。

红军打退敌人进剿

此战之后, 红军将士和井冈山群众编了一首歌谣嘲讽杨池生和杨如轩:

“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败江西‘两只羊’。真好!真好!快畅!快畅!”

伴随着这首歌谣的传播,杨如轩成为千古笑柄。

04、荒唐一梦

杨如轩四次进犯井冈山根据地,四次失败,可谓是屡战屡败。

1929年,蒋介石进行大裁军,杨如轩被解除兵权, 调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

1930年,杨如轩以宣慰使名义回到云南,被云南省主席龙云委任为云南宪兵司令。

抗战时期,杨如轩还曾兼任昆明防空司令,实际上,他早已经没有了兵权,远离了军界。

解甲归田后,身材魁梧的杨如轩喜爱京戏,经常登台扮演关羽,还曾开办过学校,为家乡发挥余热。

杨如轩

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杨如轩被宾川县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1974年12月,由于杨如轩认错态度良好,被特赦出狱, 被安排在云南省文史馆工作, 直至1979年病逝。

杨如轩在云南省文史馆工作期间, 曾经写过一首诗,总结自己当年率部进犯井冈山根据地:

四十年前一梦空, 无端附逆乱交锋。

那堪旗鼓未成列, 忽报弹花满市中。

其实,杨如轩并非无能之辈,他是正经军校毕业生,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讨伐陈炯明、平定沈鸿英叛乱中,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

可是,他后来迅速蜕变为政客军阀,曾经的革命理想荡然无存,沉溺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疏于战阵,军事水平急剧暴跌。

这样的杨如轩对抗万众一心的红军,自然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贻笑千古。

试想,如果当时他接受了朱德的邀请,参加革命,兄弟齐心,一起为革命奋斗终身,那他的人生境遇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代宫廷花卉画的百态千姿:看康... 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皇帝的移动花园:清代宫廷花卉画”特展,展览分为“岁时安乐”“塞...
原创 陈...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尽快恢复国内的治安环境,政府下达了命令,收缴市面上的枪支、弹药,只允许军队、警察...
原创 有... 前言 作为陪伴毛主席时间最长的卫士,李银桥和毛主席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朝夕相伴整整十五年,李银桥可以...
原创 邓... 前言 “我老早就想来,1965年有这个念头,1966年我想来也来不了啦!” 1973年10月,邓小平...
原创 许... 著名数学家许宝騄与著名红学家俞平伯既是堂兄弟关系,也是郎舅关系,许家和俞家都曾是浙江的名门望族,而且...
原创 蒙... 蒙古军入侵斡罗思,自然是从相当于伏尔加河上游一带的东北斡罗思地区开始的。作为西征,是其第二阶段。 ...
原创 中... 侵华日军将领中山政康中将,曾以第三师团野炮兵第3联队长、日本关东军炮兵队司令部高级参谋、第24独立炮...
颠覆认知的真实后羿,篡权夺位管... 后羿在上古神话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的伟大人物,射日的故事更是无人不知,相传在上古时期,天上出现九个太...
原创 装... 1938年四月,滇军60军奉命增援徐州,22日凌晨,军长卢汉刚刚抵达运河边,就听到枪炮声,一名183...
姆巴佩、维尼修斯与冈萨洛:皇家... 当皇家马德里与巴黎圣日耳曼在世俱杯半决赛中碰面时,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前锋——冈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