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看来,吴三桂肯定是汉奸无疑了,他对待崇祯帝根本不是真心的。明朝末年,当时的吴三桂是拥有兵权的,但是他就是不出兵帮助明朝,反而做起了墙头草。无论怎样评价吴三桂,都是不能洗白的了。
当初吴三桂亲手杀掉了明朝最后的一个帝王,而且最后还反叛了清朝,这样看来吴三桂汉奸的名声就是板上钉钉了。当时的吴三桂投降清朝,表面上看是吴三桂走投无路投降了,那么他对崇祯帝是真心的?
史书上面记载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吴三桂对崇祯帝不忠之心。历朝历代中都会有对皇帝不忠心的人,这是非常正常的,当时的明朝岌岌可危,一些人为了自保不出面保护明朝更是正常。
现如今的人们对吴三桂的看法不一,有很多人认为吴三桂是出于无奈才投降清朝的,可是史书上记载的一个细节改变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清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入关,必须要走一个地方,就是山海关,这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古代冷兵器时期,没有飞机坦克,没有机械化行军的前提下,古代的行军只能靠马匹或者双腿。从明朝到现在,北京城和山海关就在那里,山海关到北京的距离从来没有改变过。从史书中记载的这个细节就可以给出答案。
明末蓟辽督师袁崇焕走这段路程用了2天时间。1629年11月,皇太极率军绕过关宁锦防线,从西线入侵。袁崇焕得知后,立即做出了行动,从山海关出发,驰援北京,用了两天两夜。这段距离大约都是300公里的距离。
300公里的距离,48小时的时间,平均每小时行军6.3公里。那么再来看看另外一个例子,同样多尔衮走山海关到北京这段距离。多尔衮走了多久呢?答案和袁崇焕一样,是2天。由此看来,无论什么时候,兵贵神速。
那么吴三桂走这段距离走了多久呢?这一走,就走了半个月。当然,我们必须给吴三桂扣除两天信使从北京前往山海关宣旨的时间。即使是扣除这段时间,吴三桂的行军时间也太长了。这半个月中,吴三桂没有什么想法,这恐怕不太现实。
如果吴三桂能够有袁崇焕一半的速度,早点赶到北京,明朝的结局就会有很大的变化。3月22日这一天,吴三桂接到消息,崇祯帝自缢身亡,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吴三桂又掉头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