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 第二任君主—夏启(前1978年—前1965年)
创始人
2025-07-05 19:32:14
0

夏启(前1978年-前1965年),又称姒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是中国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出生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他是大禹和涂山氏族女子的儿子。禹死后,姒启取代伯益继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禅让制从此被世袭制取代,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姒启在位期间,通过甘之战击败了有扈氏,消除了内部反对势力。然而,他也因荒于音乐和饮食而受到批评。在他统治的晚期,爆发了武观之乱,导致政局动荡。姒启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逝,享年约78岁,葬于安邑附近。

姒启取代伯益继位,是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向世袭制过渡的重要事件。根据传说,禹原本打算将王位传给皋陶,皋陶早亡后,决定传给皋陶的儿子伯益。然而,禹死后,姒启立即发动攻击,夺取了领袖的位置。关于这场斗争,有记载称:“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尽管斗争激烈,但由于姒启有坚实的支持基础,最终成功夺取王位。

继位后,姒启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通报各部落和酋邦,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然而,这种破坏传统习俗的行为引起了一些部落的不满,尤其是有扈氏,他们公然反对姒启的统治。为此,姒启发动了甘之战,最终击败有扈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甘之战的主要记载是《尚书·甘誓》,其中姒启对六卿的战斗动员令展示了他的决心:“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战斗的胜利标志着国家的形成,但也揭示了对财富和权力的无尽追逐。

姒启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继承权爆发了武观之乱。这场内乱进一步削弱了夏朝的稳定性。周代文献中提到:“夏有观、扈”和“虞有三苗”并论,表明姒启的子孙之间的斗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1958年,陈毅在江西南昌,与昔日老友贺子珍相见,几人坐在一起,追忆往事,57岁的陈毅回味着:...
原创 读... 文 / 子玉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战国的主题是变法,但目的都是为了竞争,以超越别的诸侯进而称霸,统一天...
淬励井岗教育,激扬皖西风采 ——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赴井冈山雕塑园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2024年7月15日,蒲公英红色文化...
原创 看... 1939年,有记者统计出了当时中国国库的所有资产约60亿美元,其中令人震惊的是反动势力国民党蒋介石一...
原创 李... 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这是一段发生在隋末唐初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两位英雄——徐世勣和单...
原创 哪... 哪三个原因导致白起之死?只会打仗,他的局限性导致他的悲剧 长平之战后,秦召襄王否定白起继续进攻赵国的...
原创 难... 唐太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上皇帝,有“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不是那种坐在指...
原创 俄... 俄国是欧洲近代史上六大列强之一,自彼得大帝实行西化改革后,俄国先后击败瑞典与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东欧...
原创 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虽然其武力值从正史三国志来看,与孙坚的水平相当。但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却是毫...
民众暑期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 7月17日,江西南昌,民众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参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