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名将狄青有多硬核?兵法套路犹如韩信诸葛亮翻版,西夏称其天使
创始人
2024-11-14 19:15:31
0

原标题:宋名将狄青有多硬核?兵法套路犹如韩信诸葛亮翻版,西夏称其天使

很多人都认为宋朝很弱,其实不然。北宋时期的文治武功其实都很强,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都是历代中首屈一指。而大部分人爱黑宋朝,主要是认为其武力最弱,名将缺乏。关这一点,主要是宋立国属武将“窃国”,为了防止重蹈前朝覆辙,对武将防范过严,往往扯肘,一取得好的战绩就立即拍死,不能长久。

其实宋朝的名将很多,而故事最多的是兵飞、狄青及杨家将了。杨家将的故事尽管家喻户晓,但毕竟是有名无实,大多是传说而已。即岳飞固然很厉害,其名声大是因为他占据了“民族英雄”这个高度,但在用兵上似乎这没有了伙青硬核。

狄青主要是在抗击西夏中战功卓著,犹以英勇畏、用兵如神著称,因为屡屡挫败西夏军,西夏人对其非常忌惮,认为他是上天派来的,是不可心战胜的,故称他为“天使”。

狄青成功的传奇战例很多,很多打法在套路上感觉有韩信、诸葛亮的影子。狄青贯用的、也是最成功的是“骄兵之计”,还善于杀“回马枪”。我欣赏两个战例。

宋仁宗宝元年间,西夏进犯边塞,当时新招募的万胜军还没有完全训练好,尚未掌握战阵,只要遇见敌人,一接战就溃败,根本无法与西夏抗衡。那时狄青在边塞为将,面对西夏大军的进犯便心生计,采取骄故之策。

狄青在边疆长期与西夏作战,非常了解西夏军队的作能力,因此平时非常重视部队的训练。在他的手下训练有一支“虎翼军”,战力非常强,故西夏兵也常常吃亏,不但忌惮,而且在战术上也很重视。

由于万胜军刚刚组建,尚无战力,但只靠虎翼军兵力上显然对于劣势。狄青将虎翼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万胜军的旗帜,然后率虎翼军出战。

果然,西夏人看到来迎战的是不堪一击的万胜军,就非常轻视,想都没有想,便指挥全部人马直接冲了过来,结果嫩青率领虎翼军迎头痛击,大败而归,几乎全军覆没。

狄青在泾原路守边时,有一次遇到西夏大规模进攻,由于兵力对比悬殊,丝毫没有胜算,他认为必须用奇计才能制胜。

狄青命令军中全部舍弃弓箭弩机,只允许带短兵器。然后又在军中约定,听到一声锣响就停止前进;听到锣声再响起来则严阵以待,然后佯装退却;锣声停止即返身突击敌人。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率领部队迎了上去。

宋军刚与西夏军刚一相遇,狄青立即下令击锣,士卒都停了下来;锣声再次响起,士卒都退却。西夏人看到宋军还没有交战就撤退了,都大笑着说道:“谁说狄天使是勇武的将领?”等到锣声停止,士卒忽然转身勇往直前,突入敌阵,敌兵顿时大乱,相互践踏而死者不可胜计。

从这两个战例可以看出,狄青确实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当然其英勇在民间的传说也是非常多的。传闻狄青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这大概是个舞台形像吧,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是这样,确实没有看到有相关的记载。

但是,狄青在戍边的四年时间里,也确实够拼的。他参加了大小数十次战役,身上多处负伤,但从不畏敌,在宋与西夏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官至枢密副使。

但是,由于北宋特殊的政治制度,狄青受到了文官集团的攻击,嘉祐元年八月被贬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朝廷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后郁郁而死,年仅49岁。

到宋神宗登基,希图重振国威,但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亲自为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之灵,并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家镇大庙村:宜职院人文与旅游... 7月8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会同刘家镇大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
英国军官集体傻眼了,6万吨航母... 据现场消息人士透露,科尔的表态让英国官员们集体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表达的意思,是在说“英国无权插...
特朗普又抱怨上:普京白天说话客... 【文/观察者网 邵昀】 综合路透社、法新社等7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再次表示,美国将向乌...
原创 惠... 在最近热播的历史剧《天下长河》中,作为康熙的惠妃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是要搞事情,比如:三藩...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之名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因其雄才大略令唐朝文化声名远扬,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也是中华文明...
原创 在... 一个在中国待了8年的美国小伙,会认为两个国家哪个更好一些? 丹尼尔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大学时曾在...
原创 湘... 很多人都知道“北协和,南湘雅”,却很少有人告诉你,当年的协和、湘雅,可不是稳稳的第一第二。至于还有个...
原创 1... 说起邓小平同志,人们会想到他伟大的改革开放,想到他那著名的南巡谈话。可以说,现代中国之繁荣,奠基于毛...
原创 身... “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 民国时期,李书文出生在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村。 他的一生嫉恶如仇、光明磊...
党史百年天天读 ·8月23日 重要论述 1944年8月23日 毛泽东同谢伟思谈国共关系问题。谈话指出:国共两党关系的状况是解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