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在更替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流血事件,康熙时期他的几个成年皇子争夺皇位,彼此间争斗也非常激烈,失败者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雍正登基之后,曾经的八阿哥等人都遭到了清算,他对于废太子一家十分善意,还将废太子的儿子封为郡王,而对于大阿哥却不闻不问。
雍正登基
康熙皇帝几位皇后寿命都非常短,他的第一位皇后出自赫舍里家族,在12岁的时候就嫁入宫中,4年之后生下了嫡长子,但是这个长子身体不好,没多久就夭折了。公元1674年,她又生下了次子,后来因为难产去世。
这位皇子出生后就失去了母亲,再加上康熙对皇后的感情非常深,在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就将其封为太子,康熙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年幼时期,胤礽聪明好学,文武出众,擅长诗词典籍,骑马射箭也十分出众,在朝中也有着极高的名声。
但谁也没有意识到康熙的寿命如此之久,在位时间达到了61年,随着太子和诸位皇子渐渐长大,他们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太子第二次被废之后,八爷党权势极大,朝中臣子甚至逼迫皇帝,希望能将其封为太子。
康熙对其十分不满,最后把皇位交给了四儿子,雍正成为了新的皇帝。
善待废太子
雍正在登基之初,考虑到自己的名声并没有立马对曾经的兄弟们下手,但是后来凡是参与到夺嫡的这些兄弟们,几乎都没有好的下场,被囚禁被逼迫,甚至墓碑上还被写上了猪狗不如之类的字样。
他的亲弟弟还被赶去看守皇陵,被圈禁一生。相比较八皇子九皇子来说,废太子的日子就好过一些。雍正在即位之后,不仅没有针对废太子,甚至还将他的儿子封为了郡王,可以入朝处理政事。
公元1724年胤礽病情加重,雍正得知消息亲自下令,让臣子们妥善安排他的后事,在对方51岁去世后,皇帝还亲自去祭奠,据说废太子在晚年时期对于雍正十分感激,还教导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听皇帝的话。
胤礽去世后,还被雍正追封为和硕礼亲王,下葬的丧仪等级也按照亲王的标准。之所以这么做也和他的父亲有一定关系。康熙在公元1712年再次废除了胤礽,之后将其关起来,不允许私自外出。
临终之时,对于这个儿子依然不放心,特意找来雍正,叮嘱对方善待废太子,并且还要将废太子的儿子封为亲王。雍正曾经在第3任皇后身边待了一段时间,也接受到了父亲的教导,和胤礽的关系也比较亲近。
甚至在征处前期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坚定的太子党。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后,他还出面请求皇帝复立太子。两人之间私下里关系应该也是不错的,所以才会善待费太子。
大阿哥
古代继承讲究的是嫡长制度,如果没有嫡子的话,就可以由长子来继承家业。在康熙年间最有资格与太子争夺皇位的,要算是康熙的长子胤禔了,他的年龄最大,刚刚出生时也得到了父亲的喜爱,十分聪明能干,多次跟随父亲出征。
27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郡王。他对于太子之位十分觊觎,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到塞外巡游,此时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也产生了废太子的心思,后来直接下令将废太子关押起来,由胤禔看守。
胤禔得知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立马找到父亲,表示应该将太子除去,如果父亲不愿意动手的话,自己可以帮他动手。这让康熙十分愤怒反感。后来胤禔又涉嫌在后宫中用巫蛊之术诅咒废太子。康熙得知后直接除去了他郡王的爵位,将其幽禁起来。
雍正在公元1722年即位,此时胤禔已经被幽禁了14年的时间,年纪也已经非常大了,但他在登基之后并没有赦免胤禔,一直到公元1734年被囚禁了整整26年的胤禔去世,他去世之后下葬的丧仪等级按照的也只是贝子的标准。
为什么雍正从来不赦免自己的这个大哥,因为这个大哥在康熙年间就已经被囚禁了十几年的时间了,父亲临终也没有其他的指示,所以雍正也不会忤逆父亲的意思将其释放。
在胤禔被囚禁之后,深知自己夺位无望,反而转投了八阿哥的队伍,让自己的心腹都支持老八,希望对方上位之后自己能够被释放,所以胤禔勉强也算是一个八爷党,雍正才对他十分反感。
结语
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成王败寇,胜利者掌握权势对于曾经逼迫自己之人也会多番针对,通往皇位的路也总是布满了鲜血荆棘,雍正走过这条路,才会在到达终点之后善待废太子一家,对大哥不闻不问,让其在囚禁之地了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