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难道是为了孝庄?非也!非不欲也,是不能也!
创始人
2025-07-04 17:02:34
0

1643年冬,正值清朝巩固江山、国泰民安之时,皇太极却在猎场上突然驾崩,年仅47岁。此时皇太极并未指定继承人,朝堂上一时间陷入了空窗期。

皇太极逝世的噩耗迅速在京城传开,朝野为之震惊。大臣们面面相觑,都在猜测谁将坐上这无主的龙椅。

一、无主的龙椅,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

在皇室中,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非皇太极的亲弟多尔衮与长子豪格莫属。多尔衮戎马半生,曾立下赫赫战功,在军心中威望无双。

他志在称帝,觊觎已久的王位就在眼前,多尔衮豪气冲天,志在必得。豪格作为嫡长子,也拥有正统的继承权。两人势均力敌,朝堂上立即分成了两个派系。

多尔衮渴望夺权已久,本想趁皇太极病重之时夺位,奈何皇太极猝然驾崩,多尔衮才没有时间完全布局。但机不可失,他决心这一次一定要登上帝位。为此,多尔衮联合了正蓝旗部分贵族,巩固自己的势力。

与此同时,豪格也在积极争取支持者。他深知皇位乃其生命之根本。明朝遗老见证过无数皇族内斗的惨烈,劝说豪格务必团结满汉官员,以稳定局面。

于是,豪格迅速笼络两黄旗将领,并同满汉文武百官建立密切联系,扩大自己的政治资本。两派你来我往,争斗不休。

豪格此时已30岁,多尔衮更年轻三岁。两人都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志在必得,根本容不下对方。他们彼此猜忌,都担心自己的皇位之梦会被对方无情夺走。朝中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氛围,但两方势均力敌,难分高下。

二、福临少帝出乎意料登基,多尔衮错失良机

就在皇位悬而未决之时,多尔衮心生一计。他意识到公开抢夺大位过于冒险,不如扶持一个傀儡小皇帝,幕后掌权。多尔衮选择了年仅8岁的九皇子福临来执行这一计策。

多尔衮认为,福临年幼无知,可以轻易摆布。一旦福临即位,豪格就成了叛逆的罪人。到时,消灭豪格和其支持者易如反掌。这样,多尔衮就可以通过福临这个傀儡,逐步掌控朝政,最终称帝。

计谋已定,多尔衮立即行动,极力游说朝臣拥立福临为帝。他先稳固住正蓝旗的军心,再拉拢部分汉臣。在多尔衮的操纵下,八王议政最终决定由福临继位。没人料到,这个不起眼的八岁小皇帝,将给多尔衮带来无尽的麻烦。

1643年夏,福临正式登基为清世宗。多尔衮得意洋洋,认为大权已握。谁知福临立即得到了满汉百官的支持,特别是汉臣对这个没有杀戮记录的“纯洁小皇帝”推崇备至。多尔衮这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福临及其背后的势力。

三、孝庄助福临稳固龙椅,多尔衮只得按兵不动

在福临即位的背后,孝庄太后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出身叶赫的女子,擅长政治运作。她洞察先机,第一时间拉拢汉臣,获得他们对福临的效忠。

孝庄委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汉臣们表示,福临即位能使满汉团结,朝局稳定。她还许诺只要汉臣支持福临,日后必重用汉官,使汉人在朝堂上也有发言权。

孝庄的策略奏效了。在以范文程为首的汉臣支持下,福临的地位已牢不可破。见识过明末乱世的汉臣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政局稳定。于是,他们态度鲜明地支持这个“最小的皇帝”。

孝庄自己也掌握着两黄旗兵权。加上汉臣的支持,福临坐拥巨大优势。即便多尔衮不惜与之硬碰硬,也难以动摇福临的地位。多尔衮沉吟再三,终于放弃了夺位的念头。

他明白,若是执意强攻,后果将难以收拾。一旦引发满汉对立,甚至爆发军变,多尔衮的名声也将万劫不复。他必须为大局着想,哪怕这意味着自己一生的野心毁于一旦。

四、多尔衮致豪格于死,自己也因意外辞世

无法称帝,多尔衮只得转为对付死敌豪格。他多方布局,终于将豪格贬黜为庶民,软禁在家。多尔衮还威胁豪格的支持者,再无人敢公开与他为伍。

尽管已经失势,但豪格在多尔衮心中仍是个巨大的隐患。1649年,多尔衮终于找机会将豪格连同全家抓入大牢,至此彻底解决了这个心腹大患。

与此同时,多尔衮在朝堂中也已经权倾朝野。宁可得罪小皇帝也在所不惜,他公然藐视皇权,对福临无法掣肘。一时间,多尔衮成了人人忌惮的清朝霸主。

就在多尔衮志得意满之时,命运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1650年一次狩猎中,多尔衮不慎从马上摔下,导致严重内伤。大夫进宫医治,也回天乏术。几日之间,这个野心勃勃的睿亲王就此撒手人寰,终年仅34岁。

多尔衮虽死,但他夺权的野心还明显留下了蛛丝马迹。福临亲自处置多尔衮遗物时,发现他私藏有一套皇帝的黄袍。福临看在这个叔叔已死的份上,没有过问,就此将一桩窥视王位的秘密葬送了。

人言多尔衮之不称帝是因为倾心孝庄,其实这纯属杜撰。多尔衮没有称帝,实因为当时大势已去,福临后台强大,他既无能也无力动摇皇位。

多尔衮死后,福临的龙椅方得以稳固。这个出人意料的小皇帝,凭借睿智的孝庄太后等后台支持,终于在这场宫廷权力游戏中胜出,开创了自己的盛世。

五、患难见真情,福临开辟康乾盛世

福临即位后,孝庄太后临朝称制,执掌大权。她续行皇太极的满汉合流策略,安抚汉臣情绪,稳定了政局。1661年孝庄去世后,福临亲政,此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位英明的君主。

福临深谙经武,功绩卓著。他选择开明睿智的臣子辅政,采取怀柔民心的政策,使各族人民安居乐业。

在位期间,福临击退沙俄侵略,使国土达1300万平方公里之巨;他鼓励开垦,积极发展经济,国库年进白银达1200万两之多。

福临与孝庄太后共同经历的宫廷权斗,让他深刻认识到朝纲稳定的重要性。所以他采取宽松的文治,使国泰民安。在福临治下,清朝逐步走向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多尔衮与豪格的争斗,成就了这个意想不到的少年皇帝。福临并非生来志在称帝,但命运将皇位赐予了他。福临没有辜负时运,与顾全大局的多尔衮不同,他静水流深,最终稳稳坐上了龙椅。

无论多尔衮的野心多么强烈,福临的皇位都形势坚不可摧——因为它代表了当时的最大政治利益,得到了满汉各族积极的支持。多尔衮算计深远,也难违时势潮流。皇位既得之不易,福临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

结语

福临开创的康乾盛世,正是这个少年君主与众多睿智帮助者共同打造出来的。他们历尽艰辛困难,经受住了权力更替的动荡考验。

这段历史充满了宫廷权谋,但最终以一个开明时代的到来而告终。这证明了天下苍生渴求秩序稳定的共同愿望。福临正是依靠这一点,建立起自己的伟业。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乾... 作为皇帝的妻子,母仪天下的国母,皇后的身份和意义不言而喻。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贤德淑良的皇后,如...
原创 李... 在历史大剧《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他最初敢于为民请命,有学问又很正直,还与康熙皇帝...
原创 吕... 1735年,58岁的雍正突然暴亡,死因一直是个谜。 民间传闻,他其实不是得病死的,而是被吕四娘给割去...
原创 李... 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 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
原创 回... 1861年,年仅31岁的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皇位的由他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继承。 鉴于当时载淳年幼,生...
原创 顺... 历史的误区在于,我们常常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发生在几百乃至几千年前的历史。 现代人23岁大多还没结婚...
原创 胡... 胡宗宪靠山倒台后,向嘉靖皇帝献上白鹿,摆脱危机 胡宗宪既是抗倭功臣,又是奸相严嵩的间接党羽。胡宗宪的...
原创 大...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浙江杭州两任知府——马宁远和高翰文,似乎干的都比较失败。前者被利用炸...
原创 明... 前言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人俘获,成为了继北宋末年徽钦二圣被俘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被敌人俘获的...
原创 明... 在明朝的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争不断。在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两个名字尤为显眼——李自成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