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宋朝的基调就是重文轻武,因为在经历唐末藩镇之乱以及五代的混乱后,宋朝皇帝从中吸取教训,一直利用文官来压制武将。因此在太平时节,武将难有出头之日。
而在北宋末年,为了抵挡北方金人的入侵,武将才有了用武之地。但也仅仅只是有了一点地位,宋朝皇帝对于武将的忌惮从没有减少。正是如此,宋高宗才一直没有支持岳飞北伐,前去收复失地。
虽然宋高宗十分忌惮这些武将,但是有一人却让其百般信任,在这人死后,更是让宋高宗亲自前去祭拜。这个人究竟是谁,能让一向不信任武将的宋高宗做到如此?
宋高宗作为赵宋的宗室,耳濡目染之下,对于武将天生有着不信任,但是当时国家正值危难之际,他又不能不重用这些人。然而,在南下的途中,途经镇江,对宋高宗长期不满的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退位。
幸而得到韩世忠、张俊等人的帮助,才得以恢复自由。而经历过此次叛乱的宋高宗对于武将的不信任更是达到的极点。也正是如此,他后来宁可与金人谈判,卑躬屈膝,也不愿让武将出征。
但是有一个将领却能一直得到宋高宗的信任,后来更是被其封为异姓王。这个人就是张俊。
张俊本是边关小将,在靖康年间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当时投入还是康王的赵构麾下。
靖康二年,北宋灭亡,为了延续宋祚,赵构被拥立为天子,其中张俊就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这个时候,他成为赵构的亲信。
在苗刘之变中,当时张俊正驻军吴江,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率军前去平叛。
因为有着拥立之功和救驾之功,宋高宗对张俊称得上是完全信任。当然张俊不仅仅只是如此,他的本事也不小。在与金人的交战中,张俊曾在明州殊死抵抗,杀敌数千。后来宋高宗逃到海上,正是张俊为他抵挡想要继续追击的金军。
到了后来,宋高宗想要收回众将的兵权,但是直接说明不免让人寒心,于是他就送了一本《郭子仪传》给张俊,让其好生研读。张俊开始没放在心上,在经过宋高宗反复提醒后,这才去阅读,这才明白宋高宗的心思,原来皇上想要收回兵权。
绍兴11年,宋高宗犒赏大军,并暗示要收回兵权的意思。张俊立马领悟,率先站出来表示要将兵权上交朝廷。有了张俊的表率,其他武将也没有办法,一个个地都上交兵权,而张俊也因为这件事被封为清河郡王。
这个时候的张俊已经不复往日那样愿意力抗金军,他只想一心讨好宋高宗,以保自己荣华富贵。也正是如此,在同一年配合秦桧促成岳飞的冤案。
不过正是张俊的如此做法,让宋高宗对他越发信任。
绍兴24年张俊离世,宋高宗为了表示自己对他的恩宠,不仅宣布停止上朝三天,更是亲自到他的府上祭拜,还加封他为循王,如此恩宠,在宋朝几百年历史上不曾见过。
虽然张俊得到宋高宗的无限恩宠,但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也使得他遗臭万年,到现在也一直都有张俊跪岳飞的雕像。